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台鉴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台鉴》是中国的一个名词术语。

语言一发即逝,不留痕迹。当人类意识到需要把说出的话记下来时,就发明了文字[1]。在世界范围内,曾经独立形成的古老文字除我们的汉字外,还有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古印度的印章文字以及中美洲的玛雅文[2]。后来,这些古老文字的命运各不相同,或因某种历史原因而消亡,如玛雅文;或因文字的根本变革而遭废弃,如楔形文、圣书字,只汉字沿用至今,而且古今传承的脉络清晰可见,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良好载体。

名词解释

敬辞。

鉴:审察。用来请对方明察。《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达生道:‘生身之母,怎敢记仇?况且爷爷不责小的不孝,反责母亲,小的至死心里不安。望爷爷台鉴!’”又二九回:“罗仁卿道:‘相公分付,小人怎敢有违?只是已许下辛家,辛家断然要娶,小人将何辞回得他?有些两难,乞相公台鉴。

’”今多用于书信开头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阅览。 ||王先生台鉴。

也作〖台览〗táilǎn 《古今小说·史弘肇龙虎君臣会》:“贵人走向前应声诺,覆道:‘西京符令公有书拜呈,乞赐台鉴。’”||××仁兄台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