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程道养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重定向自司马飞龙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程道养(?~437年),河州枹罕(今甘肃临夏市枹罕镇)人。南朝宋时期益州起义军首领,讹称是晋室近戚。[1]

  • 早年加入道教,居于益州阳泉寺。赵广起义后,诈称司马飞龙,拥立为蜀王 ,国号蜀国,年号泰始,是为蜀泰始王。[2]
  • 宋文帝调兵遣将,派裴方明周籍之萧望之领兵围剿。
  • 元嘉十四年,起义军内部分化,蜀王程道养为臣下王道恩所弑。被赵广追尊蜀太祖、谥号武王。

基本信息

姓名    程道养  
别称    司马飞龙  
身份    益州起义军首领 
出生地   河州枹罕(今甘肃临夏市枹罕镇)人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437年 
所处时代   南朝宋
主要成就   赵广起义后,诈称司马飞龙,拥立为蜀王    

人物生平

程道养,东晋末年出生于枹(fu)罕(今甘肃临夏市)。早期加入道教,云游四海。后来,定居益州阳泉山道观中。

元嘉九年(公元432年)3月,因南朝宋益州刺史刘道济残害人民,不得人心。益州土地肥沃,仇池正闹饥荒,许穆之、郝惔之二人率部民投靠仇池国武都王杨难当,当时许穆之改姓名为司马飞龙,郝惔之则改姓名为司马康之,皆讹称是晋室近戚。不久,郝惔之即为仇人所杀。假称晋朝宗室司马飞龙,出征益州,一举攻破巴兴(今四川蓬溪)、阴平(四川德阳)。不久,许穆之为益州刺史刘道济所击斩。然而,司马飞龙这个名字响震益州。

元嘉九年(公元432年)7月,益州五城(今四川中江)军官帛氐奴、梁显、赵广因升官受阻及利益分配不均,遂诈称司马飞龙仍在阳泉山中,聚众数千人,起兵造反;赵广起义后,领兵一举攻占广汉,并击斩益州参军程展及治中李抗之所部五百援兵;此后,巴西人唐频起兵响应赵广,并与赵广等人攻陷涪城(今四川绵阳东),迫使涪陵、江阳、遂宁诸郡郡守弃城逃去,起义军遂占领涪陵、江阳、遂宁;9月,赵广等人领兵 攻打成都,刘道济据城自守,赵广部众屯聚日久,不见司马飞龙,皆欲散去,赵广遂于阳泉山中将程道养寻出,立为蜀王,国号蜀、建元泰始,是为蜀泰始王。程道养称王后,以其弟程道助为骠骑将军,封长沙王,镇守涪城;赵广、帛氐奴、梁显、张寻、严遐等皆为将军,会攻成都,一时聚众十万。益州刺史刘道济遣中兵参军裴方明任浪之各率千余人出城作战,皆败回;

元嘉九年(公元432年)12月,南朝宋派裴方明、任浪之再次出城作战,大破程道养。此时,刘道济劝降起义军将领孟子,约期里应外合,夹击起义军,事泄,赵广杀孟子,不久,裴方明多次出城作战,屡次击败起义军,致使起义军溃不成军;同月,程道养收拢部众七千人,退守广汉,赵广收拢部众五千人,退守涪城,此时,成都粮尽,裴方明率部两千人出城觅食,为赵广击溃,裴方明单骑回城,起义军再围成都;

公元433年2月,刘道济病逝后,裴方明成为成都主将,裴方明乘程道养于毁金桥祭天之际,率三千人出城袭之。程道养大败,再次退保广汉。

元嘉十年(公元433)年2月,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派遣荆州刺史、临川王刘义庆以及巴东太守周籍之都督巴西等五郡诸军事,率两千人援救成都;3月,程道养与赵广自广汉至郫县,建立数百连营,以待刘宋军,与此同时,周籍之与裴方明合兵,一举攻克郫县,继而进击广汉,程道养与赵广等逃还涪城及五城;5月,裴方明进军涪城,赵广等人战败逃散;9月,程道养率领余部两千余人退入广汉山谷中,继续抗击刘宋军。

元嘉十三年(公元436年)初,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派遣宁朔将军萧汪之继续率军围剿;6月,程道养为萧望之击溃,再次逃入广汉山谷中隐蔽;

元嘉十四年(公元437)年4月,赵广向南朝刘宋投降,起义军军心顿时受挫于是,起义军将领王道恩袭杀程道养,投降刘宋,起义覆灭。[3]

人物轶事

  • 在许穆之(司马飞龙)、郝惔之(司马康之)的后裔子孙以及族人部下中,有的以先祖所改之氏承传,改称为司马氏,并尊奉司马飞龙 为得姓始祖,世代相传至今。

所载史籍

  •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3]
  • 《南史·卷十七·列传第七》[4]

参考资料

  1.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有司马飞龙者,自称晋之宗室,晋末走仇池。
  2.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赵广本以谲诈聚兵,顿兵城下,不见飞龙,各欲分散。广惧,乃将三千人及羽仪,诈其众云迎飞龙。至阳泉寺中,谓道人程道养曰:“但自言是飞龙,则坐享富贵;若不从,即日便斩头。”道养惶怖许诺。
  3. 3.0 3.1 《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五》.国学导航.2017-08-11
  4. 《南史·卷十七·列传第七》.国学导航.201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