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吉安县第二中学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吉安县第二中学,创办于1951年,位于江西省吉安市,为吉安市重点中学。根据202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占地面积2799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132平方米。校长[1]为章涛,校训[2]为“笃学、健体、求索、奉公”。

根据2023年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54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55人。

吉安县二中的前身是吉安县敦厚镇中学。知名校友有谢庆龙。

目录

学校简介

吉安县二中坐落在县城美丽的君山湖畔,毗邻宽阔笔直的君山大道,交通便利,环境幽雅,人杰地灵,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所。

学校本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学宗旨,以“团结、勤奋、求实、创新”为校训,确立了“关注尖子生,重视普通生,促进潜能生”的“三生”教育理念,始终不渝走“现代化、高质量、有特色”发展之路。

学校的办学历史虽然还不算长,但形成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四要”办学特色——德育为首要,教学为重要,管理为必要,体艺为需要。

学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要位置。政工处、团委、年级组、班集体构成了“三层四线”德育工作网络。始终贯穿“人人讲德育,岁岁有主题”的德育思路,根据不同形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文明礼仪、自强不息理想、诚信、感恩教育;充分挖掘德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课余活动,寓教于乐;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利用一报(《吉安县二中校报》)、一站(“校园之声”广播站)、一社(《君山文学社》)、一栏(文化长廊宣传栏)、一晨(每周一早晨升国旗)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党总支坚持开展“抓党建,促治校”活动,不断培养教师的“五种精神”: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敬业爱岗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忠于职守的负责精神。

为丰富师生课余生活,充分发挥学校体艺优势,扩大学校影响,学校先后投入资金300多万元,用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维护和体育器材设备添置,先后制定了《吉安县第二中学体育传统项目发展规划》、《体育教师考评制度》等10余种制度,成立了竞技体训队、高考体训队、舞蹈队、器乐队等体艺小组,实行管理“三负责”、训练“四确定”的模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体艺潜能。

质量立校

“以质量立校”是学校的奋斗目标和执着追求。举全校之力,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学校以常规教学为主线,以教研、课改为突破口,落实“一年级打基础,二年级防分化,三年级抓提高”的教育教学规律。抓紧常规教育学中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检测“五环节”,向45分钟要质量。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成立了奥赛辅导小组、培优治拐指导小组、学生社会调查兴趣小组等10余个小组,开展了丰富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强调全体教师牢固树立“民主合作”的教学观,发挥备课组、教研组集体才智;在全校师生中倡导五种风气:严谨的教学风气、自觉的学习风气、诚信的考试风气、躬行的实验风气、浓郁的著述风气。

十多年来,学校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建立和完善了一套科学实验、民主、务实的管理体系。从管理中提升学校品位,从管理中提高学校的质量和效益,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学校管理方略。一是管理制度化。“依法治校,制度管理”,学校先后建立和完善了30余项管理制度。二是管理民主化。坚持每年一次教代会制度,畅通民主渠道;坚持每月一次教工民主生活会,采纳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坚持校务公开,接受民主监督。三是管理社会化。学校与当地派出所建立了治安联防制度,聘请公检法部门到校举办法制报告会,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广泛听取家长、社会对学校办学的意见和建议,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学校教育工作网络。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