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吉隆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吉隆县隶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位于西藏西南部、日喀则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84°35′至86°20′,北纬28°3′至29°3′之间。县境南面和西南面与尼泊尔王国相邻,北面以雅鲁藏布江为界与萨噶县相邻,东面与聂拉木县搭界;属温暖的半干旱高原河谷季风气候区。全县总面积9300平方公里,辖2镇3乡,总人口1万(2003年)。

元朝时曾有官员到吉隆处理要事。1778年到1781年间,清朝中央政府曾派兵到吉隆抵御廓尔喀入侵西藏。解放前,西藏有宗嘎上宗、下宗、吉隆东宗、西宗共四个宗。1960年,四宗合并成立吉隆县,属日喀则地区。2014年,属于日喀则市。

一江两河( 雅鲁藏布江、东林藏布河、吉隆藏布河)贯穿全境,有约300平方公里的吉隆盆地。著名景点有:却得淌旧石器遗址、强准祖布拉康、帕巴寺、贡塘王城遗址等。2018年10月,吉隆县脱贫摘帽。[1]

概况

吉隆县位于 西藏自治区西南部、日喀的则地区西南部。总面积9009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宗嘎镇,邮编:858700。 行政区划代码:542335。区号:0892。拼音:Jilong Xian。

基本概况

吉隆县位于西藏日喀的则地区的西南部,地理坐标东经84°35′至86°20′,北纬28°3′至29°3′之间。南面和西南面与 尼泊尔王国相邻,边境线长162公里,北面以 雅鲁藏布江为界与萨噶县相邻,东面与 聂拉木县搭界。全境东西长约300多公里,南北宽约200公里左右,全县面积12000平方公里。县城驻地距日喀的则市490公里。全县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县城海拔约为4200米。吉隆县地质构造是,北部为高原宽谷湖盆地,南部为深切级高山峡谷,大致以喜马拉雅山段至希夏帮马山峰至脊线为界,其北翼表现为南高北低,南部位于喜马拉雅中段。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东林藏布河、吉隆藏布河)贯穿全境,形成极其丰富的 水利资源网络。吉隆县土地大致有肥力限制型3452.8亩,土层限制型2248.5亩,砾石限制型17145.5亩,还有风砂土、 高山寒漠土、 高山草甸性土、 石质土等。吉隆 北部地区为藏南寒冷——温暖的半干旱高原河谷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最暖月平均气温为10—18℃,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年降水量为300—600毫米左右,属于温湿半干旱的 大陆性气候区。而吉隆南部地区则为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可达10—13℃,最暖月气温为18℃以上,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左右,年无霜冻日数在200天以上。全县总人口11797人;总户数2053户; 城镇人口599人;农业人口9244人;牧业人口1954人; 人口密度平方公里0.1人;人口 出生率1.7%, 自然增长率为11‰左右。

吉隆,为藏语“舒适村”、“欢乐村”之意。吉隆之得名,传说是公元8世纪后期, 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 莲花生大师入藏时,大师一行途经 吉隆沟(今吉隆镇一带),曾在此住了一宿。大师见此地山清水秀,风景明媚,不胜感概,又溪谷中的河水洁白如乳,溪底的卵石光润如玉,更是 赞叹不已。于是,在翌日临行之前,,欣然命名此地为“吉隆”,以表达其无限赞誉之情,“吉隆”之称谓遂流传至今。在旧文中也写作“济咙”、“济隆”、“吉仲”等。

吉隆县与整个西藏一样,脱胎于封建 农奴制社会,自给状态下的农牧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生产力得到全面解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项事业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中央第三、第四两次 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中央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吉林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吉隆县的经济建设持续稳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蒸蒸日上,群众生活日益改善,局势稳定,边防巩固,民族团结,成为吉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2002年,全县 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943万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20万元,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02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21万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了经济作物和饲草种植面积,粮油总产达到1068.72万斤,连续夺得第15个 丰收年。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肉、奶、皮较上年有较大增长,牲畜年末存栏14.5949万头(只、匹)。扶贫开发进展顺利,落实扶贫点建设45户263人,牧民定居15户75人。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发展加快,乡镇企业产值完成155万元,多种经营完成产值842.6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93%和19.3%。全县劳务输出3555人次,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415.59元,比上年增长13.7%。地方财税收入完成92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个体工商户达到168家,注册资金33万元,从业人员261人。“普六”进展顺利,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6.9%,比上年提高10.9%,青壮年文盲率继续下降。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0‰以内, 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推开,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建立正在进行。广播电视“村村通”已建成31座,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到85%左右。全县 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

自然地理

吉隆县 地质构造是,北部为高原宽谷湖盆地,南部为深切级高山峡谷,大致以 喜马拉雅山段至希夏帮马山峰至脊线为界,其北翼表现为南高北低,南部位于喜马拉雅中段。 段。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东林藏布河、吉隆藏布河)贯穿全境,形成极其丰富的水利资源网络。吉隆县土地大致有肥力限制型3452.8亩,土层限制型2248.5亩,砾石限制型17145.5亩,还有风砂土、高山寒漠土、 高山草甸性土、石质土等。

吉隆县地质构造是,北部为高原宽谷湖盆地,南部为深切级高山峡谷,大致以喜马拉雅山段至希夏帮马山峰至脊线为界,其北翼表现为南高北低,南部位于喜马拉雅中段。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东林藏布河、吉隆藏布河)贯穿全境,形成极其丰富的水利资源网络。

吉隆北部地区为藏南寒冷——温暖的半干旱高原河谷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2℃,最暖月平均气温为10-18℃,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0℃,年降水量为300-600毫米左右,属于温湿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而吉隆南部地区则为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可达10-13℃,最暖月气温为18℃以上,年降水量达1000毫米左右,年无霜冻日数在200天以上。

风土人情

藏戏

随着时代不断前进,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传统的《卓桑姆》、《朗沙哦布》、《索吉尼玛》、《白玛伟巴》、《顿叶顿珠》等八大藏戏的格调在许多方面落后于时代,人民群众为使藏戏更能贴近生活,表现生活,对藏戏稍有改进,如八大藏戏的唱词、动作、配器等均有改进,使藏戏表演更具特色。

音乐舞蹈

音乐,1985-1999年,在县文化工作人员的组织下,职工业余表演队在表演过程中创作了一些音乐作品,如《计划生育好》、《家乡变了样》、 《幸福生活》等歌曲,激励着吉隆人民用勤劳智慧建设幸福的家园。

舞蹈,1989年以来,吉隆县组织群众以 民间舞蹈为题材,经过粗略的提炼,编排出《吉隆锅庄》、《呀拉北京》、《盖新房》、 《筑墙》、《哈达献给共产党》等舞蹈,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民间文艺

大量古遗址的发现,说明吉隆县在唐宋时期,民间歌舞已初具雏形,出现了独具地方特色的《统加舞》(也叫手镯舞)以及 祭祀舞 《哈玛》。明清以后,随着各民族的交往不断加强, 《马灯舞》等传入吉隆县。1989年以来,地区专业和业余文艺工作者不断深入该县,搜集整理出一些民间舞蹈素材,编排了很有影响的节目。

乐器主要有:莽筒(宗教仪式 吹奏乐器,藏语叫热阿冻)、羊皮鼓藏鼓骨号等。

民歌

由于吉隆县地理环境的差异,民歌演唱的体裁、音韵、调式和其他地方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流传至今的情歌、 颂歌、 悲歌等有固定的唱腔和句式,一首曲调可唱若干段词。草地 乐歌的音域宽广,热情奔放,音韵连贯,节奏自由,展现出牧民豪放的性格。

民歌有情歌、颂歌、悲歌、劳动歌、 酒歌。

体育

吉隆人民素以能骑善射,民风强悍著称。从 松赞干布时代起,赛马就是农牧民群众喜闻乐见、赏心悦目的体育活动,从呐喊助威到马上驰骋,从跑马射箭到 马术表演,都使农牧民 兴趣盎然。至近代,吉隆骑射活动不但盛行不衰,而因 地域文化的差异各具特色。20世纪60年代,在吉隆镇、贡当乡差那乡等地开展马上梭标掷投的群众性体育活动较为普遍。

各乡镇体育比赛活动一般在 藏历7月进行,因为牧区海拔比较高,空气稀薄,马不耐久驰骋的缘故,赛场少有超过2000米的。 赛马会上各村男女老少聚集,帷幕连绵,是草地上盛大的节日,参加赛马的成年男子均为赤足无鞍骑赛。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吉隆县把每年的8月1日定为传统节日,在节日期间,各乡镇文艺表演队和体育活动参赛人员聚集县城的草坪坝上,进行各种体育活动,如 拔河比赛、赛马、射箭、 抱石头等。

体育活动主要有:滑雪、围多(又叫甩皮绳)、 赛牦牛、抱石头、丢窝窝、转山、举皮袋等。

名胜古迹

   强准祖布拉康

强准祖布拉康(以下简称强堆寺)位于吉隆镇的邦兴村,东距县林管站200米。寺庙为木结构 楼阁式建筑,塔身方形,底层最大宽度为22米。塔之底层以 片石垒砌墙体,外抹泥墙,第2、3、4层皆以小型炎砖砌筑,各层檐面皆以原木斫成梁架椽枋,其上 铺盖以石板。

强堆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 古寺。毁废之前系 格鲁派寺庙。关于强堆寺的始建年代, 《西藏王臣记》、 《西藏王统记》等书中曾有所记载。在 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于汉地及尼泊尔,分别迎请 文成公主、 赤尊公主,入藏后,按照 文成公主的“五行 算图”,修建镇边及重镇神庙,以镇压“ 罗刹 魔女”及其他 魔怪。这批神庙中,便有强堆寺(也称为降振格吉寺、绛真格杰寺等)。

“文革”时期,寺庙毁弃。1986年经吉隆县人民政府批准,予以重新恢复。

帕巴寺

帕巴寺位于被称之为“圣城”的古代中尼、中印交通重镇吉隆镇的一座千年古寺,它位于现吉隆镇政府所在地之东侧约有30米,海拔2850米处。帕巴寺的建筑风格独特,整体形状为楼阁式石 木塔,塔心有楼梯可盘旋至顶,从下至上共4层,层层出檐,逐层收分,每层均设有壶门、小窗,建有 挑檐、 椽子、飞头、瓦垄等。塔之四角自下而上,第1、2层檐角上套有黄铜制成的火焰形套饰,第3、4层上为黄铜制成的翘檐伸出,顶部有黄铜制成的刹顶,以圆光、仰月、 宝盖、宝珠联接而成,屋面用红铜盖顶。

帕巴寺的始建年代,据传松赞干布迎请尼泊尔赤尊公主,在边镇所建立的镇边寺庙之一。其建筑风格主要依照了尼泊尔寺庙的格式。

卓玛拉康

卓玛拉康位于吉隆县县城城区南隅, 曲德寺西南,原贡塘 王城遗址的中部,海拔4160米。

遗址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5米×8米=200平方米,原系两层建筑,现上层已坍塌,其余底层建筑遗址,由 门廷、中廷及 后殿三部分组成。墙体作法有夯土、 土坯石块砌建等方式。

卓玛拉康的始建年代,据文献记载“该庙宇竣工于藏俗第5绕迥之庚午”,公元1274年,也就是卓玛拉康的始建年代。

桑丹林寺

桑丹林寺北距吉隆镇40公里,位于海拔约4500米的丹林沟内。

寺内收藏有 《丹珠尔》、 《甘珠尔》 经书一套以及《亚不赛》经书一套21部,《索郎吐布》经书一套18卷。

桑丹林寺为格鲁派寺院,据实地调查,建寺至今已有480多年,寺庙人数最多时达到80人左右。

寺庙在1966年——1969年“文革”时期被毁,仅存建筑遗址。阿瓦呷英摩岩题铭( 大唐天竺使出铭)

题铭位于吉隆县城正北方4.5公里处的一条山沟中,系在一 崖壁之上刻镌,海拔4130米。崖壁面阔约1.5米,高约4米,其上有崖棚遮盖,现代水渠从崖脚环绕而过。崖面距地表高约5米,一条名叫“鲁玛满久”的小溪从北向南经崖壁溪谷流向一片阔地。

题铭系阴刻,字面宽81.5厘米,字体为楷书汉字,约2厘米见方,现存共24列,约311字。题铭额题为隶篆,字约5厘米见方,上书“大唐天竺使出铭”7字,其余字体从右到左排列。

题铭文字中,有多处涉及到唐代的官职、历史、地名等,成为释读这一题铭的重要线索。

题铭文字因多年风化,侵蚀严重,有许多已模糊不清,加之历年来在此修建农用、人畜饮用水渠,在开山炸石的过程中又造成题铭文字不同程度的损坏,故字句已无法连贯成文。但从题铭及文中“大唐 显庆三年”的年号来看,系唐代前期高宗显庆三年( 公元658年)的一方题铭,文中记述了唐代使节 不远万里,在出使天竺(今印度)途中经过吉隆山口时感慨抒怀,勒石记事的过程,这一珍贵题铭对进一步研究古代唐蕃、中外关系等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贡塘王城遗址

贡塘王城遗址大约建于公元 11世纪前后,地处吉隆县城东南。城址现存4段:即西南 角楼、 南恒西段、南恒东段、及角一楼、东恒、夯土城墙,卵石 勒脚,四角筑有角楼,城恒中段筑有碉堡。另有内城恒,城内有古寺卓玛拉康。遗址约分为5个建筑时期,始建于第六代贡塘王拉觉德,终于第十七代贡塘 王赤拉旺坚时期。

擦木卡战场遗址

古战场地处吉隆县擦木卡沟内,形成于清代。古战场由一系列完整的御工事组成,包括有护恒、单兵 掩体、隐蔽部等。系清代乾隆年间清军反击郭尔喀侵略者的遗址。

哈东淌 旧石器遗址:哈东淌旧石器地点在 宗嘎镇哈东沟,形成于 旧石器时代。

遗址位于吉隆藏布河东岸二级阶地,标本采集范围约2000平方米,采集旧石器标本 砍砸器、砍斫器、刮削器等近百件。

却得淌旧石器遗址

遗址在宗嘎镇烈士墓地北侧,形成于旧石器时代。

遗址位于吉隆藏布上游二级阶地,标本采集范围约1000平方米。采集标本共11件,种类包括刮削器、切割器、砍器等。[2]

经济概况

吉隆县与整个 西藏一样,脱胎于封建 农奴制社会,自给状态下的农牧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西藏和平解放以后,生产力得到全面解放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各项事业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中央第三、第四两次 西藏工作座谈会以来,在中央的关怀下,在全国人民特别是吉林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吉隆县的经济建设持续稳步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蒸蒸日上,群众生活日益改善,局势稳定,边防巩固,民族团结,成为吉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

2002年,全县 国内生产总值完成6943万元,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5%以上。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2920万元,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102万元,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921万元。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扩大了经济作物和饲草种植面积,粮油总产达到1068.72万斤,连续夺得第15个 丰收年。畜牧业生产稳步发展,肉、奶、皮较上年有较大增长,牲畜年末存栏14.5949万头(只、匹)。扶贫开发进展顺利,落实扶贫点建设45户263人,牧民定居15户75人。乡镇企业和多种经营发展加快,乡镇企业产值完成155万元,多种经营完成产值842.6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93%和19.3%。全县劳务输出3555人次,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1415.59元,比上年增长13.7%。地方财税收入完成92万元。 非公有制经济有了新的发展, 个体工商户达到168家,注册资金33万元,从业人员261人。

行政区划

全县辖2个镇、3个乡:宗嘎镇、 吉隆镇、折巴乡贡当乡差那乡。共有3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县人民政府驻宗嘎镇。

宗嘎镇 辖1个居委会、6个村委会:宗嘎; 普拉村加木村贡普村拉龙村夏村沃马村

吉隆镇 辖2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吉隆、帮兴; 热玛村、扎村、吉普村、多甫村、众堆村、达那村、 朗久村、卡帮村、冲色村、乃夏村、莎勒村、崩巴村、 郭巴村、占岗村、拉比村、玛嘎村、色琼村、 卓村。

折巴乡 辖6个村委会: 达木村、 沙德林村、麦玛村、卡芒巴村、芒杂村、洛麦村。

贡当乡 辖4个村委会:贡当村、汝村、樟村、 康比村、。

差那乡 辖6个村委会:差那村、 乃龙村、干布村、孔木村、 唐果村、长丹村。

历史沿革

吉隆,藏语意为“舒适村, 快乐村”

元朝时曾有官员到吉隆处理要事。1778年到1781年间,清朝中央政府曾派兵到吉隆低御 廓尔喀入侵西藏。西藏和平解放前有宗嘎上宗、下宗、吉隆东宗、西宗共四个宗。1960年7月宗嘎上、下宗,吉隆东、西宗合并成立吉隆县人民政府。”。属日喀的则地区。

1961年底,建立了吉隆、宗嘎、 江岸、南扎4个 区公所,尔后陆续建立了18个乡人民政府。

1981年、1983年、1987年吉隆县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机构调整和改革。

1995年,吉隆县辖1个镇、6个乡,2个居委会、40个村委会:吉隆镇、宗嘎乡、贡当乡、差那乡、折巴乡、莎勒乡、 扎乡。

1997年,面积9126平方千米,人口1.03万。辖1镇6乡,县政府驻宗嘎乡。距日喀的则市490千米。(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吉隆镇(JilongZhen) 1961年建吉隆区,1987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与尼泊尔接壤,距县政府70千米。面积2740平方千米,人口0.12万。辖热马、玛嘎、吉甫、多甫4个村委会和吉隆、帮兴2个居委会。

宗嘎乡(Zongga Xiang) 县政府驻地。1961年建宗嘎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中部,面积3029平方千米,人口0.2万。辖宗嘎、普拉、加木、沃马、 贡布、 扎龙、夏7个村委会。境内有 玛拉山温泉。

贡当乡(Gongdang Xiang) 1961年建南扎尔区,1963年改名为贡当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政府220千米。与尼泊尔仅一山之隔。面积987平方千米,人口0.08万。辖贡当、康北、汝、樟4个村委会。

差那乡(Chana Xiang) 1961年建东岸区,1963年改名为差那区,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政府100千米。面积2606平方千米,人口0.24万。辖差那、乃龙、干布、唐果、 卡丹、孔欧、 拉布7个村委会。境内有60多平方千米水面的 佩枯错。

折巴乡(Zheba Xiang) 1976年分置上迈马公社和扎巴公社,1988年两公社合并建折巴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政府125千米。面积1600平方千米,人口0.15万。辖达木、沙旦林、麦玛、洛麦、 卡门巴、芒杂6个村委会。

莎勒乡(Salie Xiang) 1976年建卡帮公社,1980年更名莎勒公社,1987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政府140千米。面积1678平方千米,人口0.14万。辖莎勒、卡帮、崩巴、郭巴、占岗、色穷、拉比7个村委会。

扎乡(Zha Xiang) 1978年建乃夏公社,1987年改扎乡。位于县境南部,距县政府100千米。面积982平方千米,人口0.1万。辖乃、扎、江、冲色、朗久5个村委会。

1998年,吉隆县辖2个镇、3个乡: 宗嘎镇、吉隆镇;差那乡、折巴乡、贡当乡。

2000年,根据第五次 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174人,其中:宗嘎镇 3083人、吉隆镇 3913人、差那乡 2343人、折巴乡 1956人、贡当乡 879人。

相关视频

吉隆镇形象宣传片

参考文献

  1. [https:/吉隆镇]
  2. 吉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