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怀北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周怀北(1964年2月——)男,湖南省湘潭人,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院长、教授。在美国学习生活了12年,先后在美国国家标准局、通用电气公司等机构、公司任职。2005年,竞聘为武大国际软件学院院长,却婉拒百万高薪。周怀北在担任软件学院院长后仅几年,就带领学院就业率提升至学校榜首。
基本情况
姓 名 : 周怀北 任教专业 : 理学-物理学类 在职情况 : 在 性别 : 男 所在院系 : 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 所教课程 : 研究方向 : 1)无线通讯工程,包括移动通讯和卫星通讯,网络设计,监测与优化,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的开 发;2)生物信息工程,蛋白质结构预测,蛋白质大分子的动力学与混沌行为,计算机模拟蛋白质三维结构及其在制药方面的应用。
周怀北 | |
---|---|
出生 |
湖南省湘潭 | 1964年2月1日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教授 |
简介
1964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湘潭。
1984年7月,1987年8月毕业于武汉大学空间物理及无线电物理专业,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
1987年9月开始在中国科学院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空间等离子体探测技术。
1990年9月获得美方奖学金去美国留学,
1994年5月获得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无线电物 理博士学位。同年5月到1996年 1月在 美国 国家标准局 (National Institutes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做博士后,研究生物信息工程. 工作期间,1996年到 1999 年还在乔治华盛顿大学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学习工商行政管理(MBA)。
1996年1月到1999年 5月在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GE)任高级工程师从事卫星通讯技术的研 发。
1998年5月至2002年4月受聘于美国 Motorola/Nextel移动通信公司,任高级经理,从事移动通讯网络的研究与开发。现任中国旅美科学家协会理事,北美国际交流中心执行理事,曾任武汉大学华盛顿地区校友会会长。
主要学术成果
代表性论文 : 气体放电等离子体中朗缪尔探针应用中的问题、GPRS 数据传输技术及实时数据采集应用、电离层离子丰度对哨声传播经度效应的影响、哨声谱与出口点的关系。
教育贡献
开源期刊
由周怀北博士创办的尔湾文化,有200多本英文期刊和100多本中文期刊。截至2012年底,尔湾文化英文期刊的论文总投稿量达到15339篇,其中90%的投稿来自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中文期刊有100余本。[1]
截止2013年3月,英文部分期刊已被CAB Abstracts, CAS, EBSCO, Gale,, Index Copernicus, DOAJ, ProQuest, Pubmed,等收录。中文部分期刊已被世界著名开源期刊数据库 DOAJ和中国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收录。 [2]
截至2013年7月,尔湾文化有140多本期刊进入了SCI影响因子采集数据库,是亚洲之最。
代表英文开源期刊:
《Natural Science》
《Health》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 and Protection》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s and Applications>
代表中文开源期刊:
《Computer Science and Application》
《Applied Physics》
《Journal of Water Resources Research》
《Advances in Geosciences》
《Material Sciences》
《千人》杂志
2011年8月由千人计划专家周怀北博士发起创办《千人》杂志,得到了中组部人才局的批准。杂志电子版加纸质版发行量突破30万册,并以其跨媒体运作方式,使用纸质版、电子版、网页版、客户端等多种方式为读者提供全方位的人才资讯,在"千人计划"高层次人才中产生良好的影响。
伴随着杂志的成长,《千人》受得到了各方的关注和如潮的好评,也受到一些相关领导的肯定:
《千人》办得好,好在内容非常有看头;好在文稿及时,有针对性;好在版式活泼,有吸引力。
中央组织部人才工作局局长孙学玉
杂志很有看头。
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
相关报道
(湖北日报)
坐落于武汉汤逊湖边的尔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成立仅5年,没有政府的任何补贴,已成功创办开源(Open Access)电子英文学术期刊300多本。2012年,尔湾文化英文期刊的论文总投稿量达到15339篇,其中90%的投稿来自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最重要的是,全球的读者可以免费下载该公司出刊的电子学术论文。一篇论文一年平均被下载1000多次。据统计,全球的传统纸质期刊一篇文章2年之内平均被不到7个人阅读。这种开源的电子期刊模式,极大地促进了学术的交流和进步。
周怀北博士创办的开源电子学术期刊不仅开启了中国民间Open Access的先河,在整个亚洲也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国内现有5000多种科技期刊,但是其中大部分都经营困难,条块分割、结构失衡、重复办刊的现象也十分严重,这些学术期刊不少学术质量不高,国际影响力更是有限。究其原因,在于现行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陈旧,运作机制也呆板、僵化。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科技期刊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当其冲应当进行体制革新。从哪些方面革新?如何革新?尔湾文化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文本。
尔湾文化成功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顺应数字出版的浪潮,走电子化的道路,二是采用民营企业的机制运营,走市场化的道路。
纵观西方发达国家科技期刊的发展历程,电子化无疑是一个必然趋势。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科研竞争愈发激烈,多个国家的科研团队也许同时研究出某一科研成果,但是谁抢先公开发表,谁就可能是这一成果的最终所有者。而科研成果,尤其是一些重大成果的归属不仅直接影响着一国的科技实力,甚至还会对国内经济、国际政治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从这一角度来讲,科研成果的发布必须及时而迅速,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出版流程必须尽可能地简化,而数字出版相较于纸质出版来说,无论是在审稿、排版环节,还是在校对、发行环节,其工作都得到了大大的简化,恰好能满足科技论文快速出版的要求。
其次,科技期刊的电子化也是一国提升其学术领域话语权的必然要求。提升话语权,首先需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话语平台,学术领域亦是如此。电子期刊能在最短时间内将优秀的科研成果传播至全世界,而发布的优秀科研成果越多,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就越大。因此,我国要在学术领域争得更多话语权,就必须建立完善的电子期刊出版机制。
周怀北博士和他的团队打造出成熟的科技期刊电子出版平台,实是应时之举,也是及时之举,不仅为中国的科研成果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广泛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在亚洲、甚至在世界学术领域中的话语权,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数字出版、期刊电子化,说到底都只是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尔湾文化之所以能够成功,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它在运作机制上的独树一帜,即完全靠市场机制来运作。中国现行的科技期刊管理模式为审批制,也就是说,创办哪些科技期刊,创办多少科技期刊,都是由上级部门来统筹分配,这往往不符合科技发展的客观需要,还容易造成条块分割、重复办刊、出版资源垄断等多种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科技期刊的正常发展。
尔湾文化旗下的科研出版社注册于美国,美国对科技期刊的管理采取的是登记制,登记制与审批制的严格准入不同,只要主办单位具备办刊条件,且申报刊名不与现有期刊同名或相类似,只需在相关部门予以登记,就可以创办科技期刊。这样的制度使得各个具备条件的市场主体能够公平竞争,并在竞争中实现优胜劣汰以及出版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关视频
天下楚商:周怀北:学者创业 做知识传播的先行者(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