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赠樊著作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和乐天赠樊著作》 |
作品名称: 《和乐天赠樊著作》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诗 作者:元稹 |
元稹非常推崇杜诗,其诗学杜而能变杜,并于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乐府诗在元诗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并序》“取其病时之尤急者”,启发了白居易创作新乐府,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缺点是主题不够集中,形象不够鲜明。元稹在散文和传奇方面也有一定成就。他以古文制诰,格高词美,为人效仿。
诗词正文
“ | <君为著作诗,志激词且温。
璨然光扬者,皆以义烈闻。 千虑竟一失,冰玉不断痕。 谬予顽不肖,列在数子间。 因君讥史氏,我亦能具陈。 羲黄眇云远,载籍无遗文。 煌煌二帝道,铺设在典坟。 尧心惟舜会,因著为话言。 皋夔益稷禹,粗得无间然。 缅然千载后,后圣曰孔宣。 迥知皇王意,缀书为百篇。 是时游夏辈,不敢措舌端。 信哉作遗训,职在圣与贤。 如何至近古,史氏为闲官。 但令识字者,窃弄刀笔权。 由心书曲直,不使当世观。 贻之千万代,疑言相并传。 人人异所见,各各私所遍。 以是曰褒贬,不如都无焉。 况乃丈夫志,用舍贵当年。 顾予有微尚,愿以出处论。 出非利吾已,其出贵道全。 全道岂虚设,道全当及人。 全则富与寿,亏则饥与寒。 遂我一身逸,不如万物安。 解悬不泽手,拯溺无折旋。 神哉伊尹心,可以冠古先。 其次有独善,善己不善民。 天地为一物,死生为一源。 合杂分万变,忽若风中尘。 抗哉巢由志,尧舜不可迁。 舍此二者外,安用名为宾。 持谢著书郎,愚不愿有云。 > |
” |
— <《和乐天赠樊著作》>,<诗词名句网> |
作者简介
元稹[2](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元稹家族久居东都洛阳世代为官,五代祖元弘,官至隋北平太守,四代祖元义端,官至唐魏州刺史,曾祖元延景,为歧州参军,祖父元悱官至南顿县丞,父亲元宽任比部郎中、舒王府长史。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三十七岁的元稹一度奉诏回朝,以为起用有望。途经蓝桥驿曾题诗留赠命运相似的友人刘禹锡、柳宗元。抵京后,与白居易诗酒唱和,[3]意气风发。元稹收集诗友作品,拟编为《元白还往诗集》,但书稿未成,却突然与刘禹锡、柳宗元一同被放逐远州。元和十年(815年)三月,元稹"一身骑马向通州",出任通州司马。流落"哭鸟昼飞人少见,怅魂夜啸虎行多"(《酬乐天得微之诗,知通州事,因成四首》)的通州,他"垂死老病",患上疟疾,几乎死去。曾赴山南西道兴元府求医。潦倒困苦中,诗人只能以诗述怀,以友情相互慰藉。在通州完成了他最具影响力的乐府诗歌《连昌宫词》和与白居易酬唱之作180余首。[4]
唐文宗大和三年(829年)九月,元稹入朝为尚书左丞。身居要职,有了兴利除弊的条件,他又恢复了为谏官时之锐气,决心整顿政府官员,肃清吏治,将郎官中颇遭公众舆论指责的七人贬谪出京。然而因元稹素无操行,人心不服。时值宰相王播突然去世,李宗闵正再度当权,元稹又受到排挤。大和四年(830年)正月,元稹被迫出为检校户部尚书,兼鄂州刺史、御史大夫、武昌军节度使。大和五年(831年)七月二十二日暴病,一日后便在镇署去世,时年五十三,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白居易为其撰写了墓志。
视频
参考资料
- ↑ 《和乐天赠樊著作》 诗词名句网
- ↑ 元稹简介 古诗文网
- ↑ 稹与白居易感情深厚,友情甚至胜过爱情,留下千年佳话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0-10-12 12:52
- ↑ 「元稹」诗词全集(576)首) 诗词名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