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和陈德民因书结缘(董国权)

和陈德民因书结缘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和陈德民因书结缘》中国当代作家董国权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和陈德民因书结缘

“呼……呼……”

高铁列车以超过3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风驰电掣运行。

车上一个乘客看上去有重要心事,神情急不可待。时值六月初开,天气温润,大地翠绿,水波轻漾。沿途城廓,村巷,山川,河流,稻畦,麦浪等风光美景都提不起他的兴趣,他的眼睛驻盯腕表看时间,他嫌列车跑得太慢,他恨不得立马到达南京……

这个急切的乘客不是别人,就是我自已

事先有约,这天与当代作家、文化学者、出版家陈德民先生在南京远东书局会面,磋商关于为我个人出书事宜。对于一个文学偏爱者来说,出版个人著作,是最企盼和期待事情。我始终处于亢奋状态……

“呜……”

高铁一声长鸣,在我焦急地等待中,列车驶进了南京站。舱门被乘务员打开那一瞬间,我第一个蹿出车厢,一溜烟出站,三步并做两步,急奔南京远东书局……

我和德民先生往日素不相识,从未谋过面。这次选择在南京远东书局出书,是个随机。但随机也是缘分,我咋就没有选择其它呢?其实我还是做了查阅和全面考量的,对远东书局有了更多的了解,还是远东书局适合我,让我青睐。

我渴望拜见德民先生,也好聆听他的当面指教,但内心又非常胆怯。我没有与文学大家对话的经历,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先生的提问。我自身知识贫乏,担心尴尬,心里忐忑。我心里是想先生一定谦和儒气,但文学大家身藏的渊博知识和出众才华所自然带有的威严,是摄人心魄的。

我鼓鼓勇气,坚强一下自已。

来到远东书局,登上越层二楼,轻叩先生的书榻房门,门开了,书房里没有第二个人,我想这一定就是陈先生了。先生温文儒雅,笑容可掬,待人谦恭,言语随和,这部分打消了我原来的担心和顾虑,放松一点身心,尽少拘束地同先生交谈。我把心里所想向先生坦言,先生给予理解,这让我心里踏实。

陈德民先生是著名出版家,初心就是为著书人着想,为著书人服务,方方面面帮你思忖到细微,帮你想得周到,倾心为你做事。先生从事出版业二十余年,已经为全国各地作家、学者编辑出版文学、社科类等书籍3000余种,由海内外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他帮助海内外众多作家、学者实现出书愿望,为读者奉献精神食粮,为社会作出了突出贡献。陈先生受到作家和读者的尊敬、拥戴,出版事业蒸蒸日上。

陈德民(左一)陪同中国作协社会联络部副主任、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作协著作权保护委员会副主任李晓东先生(右一)视察朱自清文化园。

德民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华学者协会副主席,朱自清研究会会长,《中华文化》杂志总编辑。他还挑梁中山文学院院长、南京远东书局主编等多个职务。先生一身多担,事务繁忙,操心劳神,但笔耕不辍,著书立说,曾出版长篇小说《红杉树下》《使命》《云台山传奇》《情系何处》《秦淮风云》及文学评论专著《诗词鉴赏与解读》《灯下夜读》和散文、诗歌等体裁的文学作品多部,在纸媒期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无数。先生是职业文化人,文学成就颇丰,在海内外社会知名度居高,影响深远。

先生近期撰写的长篇小说《红杉树下》,是一部描写知青生活的宏篇巨制,再现了曾经的历史原貌。作品客观理性,社会效果甚好,历史价值极高,自面世以来,深受读者和媒体的高度关注。当我从先生手中接过他签名的《红杉树下》时,我感动,激动。文学大家赐书,如此厚礼,感觉自已才学不配接受和有难以承受之重。

陈德民先生(左)向他的故乡一一连云港市图书馆捐赠其图书作品。图为图书馆馆长梁继东先生(右)接受捐赠。

结束我的南京之行,舍别远东书局,我一次次地回望:那令我仰慕的先生和高耸的书局大楼,我会铭记。我暗自欣喜,相遇先生是我的荣幸,我心慕自已对远东书局的选择。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仔细品读《红杉树下》。精彩、勾魂、动情之处我的眼睛盯在那里就不往下走,反反复复,没有了遍数记忆,读到伤心痛苦之处曾让我几度哽咽落泪。

看《红杉树下》,书中似乎有我的影子,我与书中人有类似的遭遇。我的心灵同《红杉树下》发生了强烈的碰撞,激发我要表达读书心得的冲动,于是写下《红杉树下的社会效果和历史价值》,陈先生将其刊发在《海派文学》公众号。我的读书心得能被先生理解,很是欣慰。

陈先生又将我这个对文学没有多少天赋和修行的荒蛮拉入《最忆是江南》(我称500作家群聊)微信群。在这个融汇众多文学艺术大家的罕有大群里,使我有幸阅读、欣赏文学艺术家们的作品,收获多多。阅读文学大家的作品、我也尝试写些读书心得。虽才疏学浅,文笔拙洼,但本意是为了表现我在陈先生的帮挈和诸位文学艺术家们的影响之下,学有收获。

《展望》董国权著,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我的《展望》一书在陈先生的帮助、指导和策划下,终于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我除了满足就是满足,除了高兴还是高兴。我这本浅书的名字之所以叫《展望》,是因为感觉人生只要往前看,不负初心初始,坚定信仰信念,跨过沟沟坎坎,穿越荆棘沼泽,环顾新的天地,生活总有希望。

有五之年操笔,脑滞指僵写不出华丽的词句和感人的篇章,只是撷取过往岁月点滴,释怀人生感受。若能与看到我这本浅书的朋友产生心灵上的共振共鸣,我就知足了。

衷心感谢陈德民先生。是先生给我加注追赶文学的动力燃料,遥飞浩瀚无垠的文学太空,近赏晶莹闪烁的文学星斗,濡染文学大家的精艺美德,学用解锁世间百态的文学妙钥,笔书嘈杂纷繁的社会与人生。先生给予我的提携关爱,让我受益无限,我感激,我会珍重先生的情谊

祝先生的文学人生一路高歌!祝先生的出版事业日益兴旺!愿先生身体永远健康!

[1]

作者简介

董国权,大学文化,天津市作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热爱文学,曾有多篇作品在文学期刊发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