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哈达(藏语:ཁ་བཏགས་,藏语拼音:Kha Ta,威利:Kha bTags;不丹语:དར་;蒙古语:ᠬᠠᠳᠠᠭ/хадаг/khadag 国际发音:[χɑtɑk];尼泊尔语:खतक khada)是用长方形绢布制成的礼敬法器。哈达长短不一,一般为二至四尺,也有一丈多长的。大都为白色,象征纯洁、吉祥、繁荣。也有蓝、红、绿、黄等不同种类颜色。哈达一般是生丝织品,稀松如网,也有以丝绸为料。质料也有很多种类,大多数人们不计较质料的优劣,只要能表达对上尊者的敬意即可。

传统上,献哈达,是藏传佛教寺庙以及蒙古族、藏族的一种普遍而崇高的礼节。以为对方表达纯洁、诚心和尊敬。在西藏,凡是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最初是元世祖与八思巴互相交换哈达。

目录

礼仪

献哈达时,献者必须手捧哈达,将双叠楞边对着客人。

  • 对有名望的活佛献哈达时,必须弯腰、低头至90度,双手捧哈达过头顶,献于活佛座前[1]
  • 对长辈或一般活佛献哈达,弯腰、低头双手捧哈达过头顶,献到长辈或活佛手里。
  • 对平辈,只要将哈达送到对方手中或手腕即可。
  • 对下辈或下属,可以将哈达搭在肩上。

在回敬时,活佛可以将原哈达回敬与献哈达者,或觉得需要回赠另一条也有可能。平辈回赠哈达可以将奉还一哈达给对方手中或手腕上。 对小辈或下属献的哈达可以回敬一条哈达或将原哈达回敬对方肩上或套到脖子上。

种类

哈达大体上有三种:特等内库哈达、头等阿喜哈达和二等素喜哈达[2]。阿喜和素喜哈达又各分上中下三等。有人把阿喜哈达的仿制品阿扎哈达 单独作为一种,也有人把素喜哈达中的下等品索朗哈达(索达)单独作为一种。所谓内库哈达就是从皇家内库拿出来的特等哈达。这种哈达 宽又长,而且质地优良。这种哈达边沿织纹为长城图案,面上织纹为八大祥徽和祝福词。哈达尼玛德勒即“化日呈祥”隐花哈达便是一种。

过去,市面上是买不到内库哈达的。与内库哈达相对应的是外库哈达,但是后来把外库哈达称作素喜哈达。

规矩

在过去,使用哈达有一定的规矩、规格和形式:平日里,各级官员都得按自己的身份或名号去使用哈达,不能越轨乱礼。私人和民间使用哈 达要随便一些,没有那么严格的规矩,亲朋至友间也有使用内库哈达的。献致哈达也有一定的规矩和形式:按约定俗成的规矩,对上敬献, 对下赐给,平级之间互赠,前辈、同辈和晚辈之间也是如此,都有一定的规矩和讲究。对上呈献哈达要双手捧上,或通过代理人转献;把哈 达赐给下级时,一般把哈达系于对方的颈项,平级之间则把哈达捧送给对方手中。根据不同的用场,哈达的敬献致送的方式也有所区别。

献“哈达”的动作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要用双手捧哈达,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给对方,这时,哈达正与头顶平,这表示对 对方尊敬和最大的祝福——吉祥如意。对方以恭敬的姿态用双手平接。对尊者、长辈献哈达时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或足下;对平辈或下属,则可以系在他们的颈上。

视频

哈达 相关视频

哈达
舞蹈《哈达》

参考文献

  1. 如何 献哈达,豆瓣,2011-10-09
  2. 哈达不同颜色蕴含的意义各异,360个人图书馆,2017-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