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唐山评剧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唐山评剧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唐山评剧

所属领域;文化术语

发源地;唐山

发源时间;1910年左右

评剧的前身是莲花落,原名“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关外有“奉天落子”的称谓。莲花落这种民间说唱艺术历史悠久,流域甚广,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1]

简介

评剧,又称评戏,戏曲剧种,1910年左右形成于唐山,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35年白玉霜等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展历史

评剧产生于河北东部的滦县农村,1910年左右,形成于河北唐山一带。1935年蹦蹦戏在上海演出时,正式使用评剧名称。

莲花落是穷人行乞时的演唱艺术。或说唱吉祥如意的话,或演唱故事。解放前,滦南县境内的居民生活比较贫困,本县地近京城,受京都影响,县境乃“文学之邦,士大夫揖让进退,皆彬彬有礼,重然诺,尚气节,文字朴茂……”(《滦县志·序》),风气开化,民间文学发达。皮影、大鼓书、秧歌等传统艺术形式丰富多彩,民歌、民谣、民谚、民间故事也繁茂优美。勤劳勇敢的滦南人,依岁时风俗,各村多有唱影、说书、扭秧歌、演大戏的。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使人们赏心悦目,养成了对艺术的爱好。莲花落作为乞食的艺术,紧迫时尚,从民歌、民谣、民间故事、秧歌、皮影、大鼓等艺术形式中吸收了许多营养,经过单口对口莲花落、拆出莲花落、唐山落子等阶段,逐步发展成评剧,成为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深受广大群众的喜欢。

著名人物

成兆才是第一个评剧剧作家,他编写了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剧本,尤以1919年的《杨三姐告状》最为著名,久演不衰,成为评剧的代表剧目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评剧进入了新的繁荣发展时期,著名演员有小白玉霜新凤霞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魏荣元马泰等。在评剧中除了少数以说白为主的剧目(如《柜中缘》)之外,一般地说来,是以唱见长的。唱腔是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刻画人物性格和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评剧除在东北、华北广为流传外,中南、西北、西南的一些城市也有演出团体,它已成为一个有广泛影响的戏曲剧种。

经典曲目

评剧在不长的历史里积累了众多雅俗共赏的经典剧目:《花为媒》、《牧羊圈》、《打金枝》、《杜十娘》、《人面桃花》、《玉堂春》、《马寡妇开店》等。而评剧在现代戏的创作演出方面的成就则更是其它剧种所不及的。其中如解放初期韩少云演出的《小女婿》、新凤霞演出的《刘巧儿》及之后由小白玉霜、新凤霞、魏荣元、喜彩莲、张德福、喜彩春、赵丽蓉、李忆兰、花月仙、马泰、陈少舫等一大批名家组成的中国评剧团(现在的中国评剧院之前身)通力合作的《金沙江畔》、《祥林嫂》、《夺印》、《向阳商店》;由东北三大旦角流派创始人韩少云花淑兰筱俊亭组成的沈阳评剧院也是佳作频频:《江姐》、《黛诺》、《杜鹃山》、《洪湖赤卫队》等等不胜枚举。当然,评剧名家也没有放弃对传统戏的继承和革新,尤其是集中了鲜灵霞、六岁红等一批老艺术家的天津评剧院则更偏重这方面的工作,其中的代表作就是《包公三勘蝴蝶梦》、《占花魁》等。

视频

小女婿 杜十娘 夺印 马寡妇开店

相关视频

快来看唐山评剧团演出的《评剧名段》过瘾了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