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97.9.169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四句教 的原始碼
←
四句教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四句教.jpeg|有框|右|<big>四句教</big>[https://pic.17qq.com/uploads/iiieebioijz.jpeg 原图链接][https://j.17qq.com/article/gijpofebz.html 来自 一起扣扣网 的图片]]] '''四句教''',亦即[[明朝]]哲学家王阳明([[王守仁]])晚年所述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四句,一般视此四句为王对其大半生学术思想的概括性论述。对“四句教”之理解阐说历代来存有争议,为有明思想史的一大议题。“有积极的张扬者如王龙溪,有谨慎的存疑者如清儒李绂,有否认者如[[刘宗周]]、[[黄宗羲]]师徒,有激烈的批判者如[[王夫之]]、颜元、张烈之流。”(参见陈立胜论文《“四句教”的三次辩难及其诠释学义蕴》)一般认为自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可窥见王的学说受佛家影响深刻。 ==内容== 四句教,指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 王守仁)用来表述自己思想精华的四句话,即“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ref>[https://www.sohu.com/a/163119469_123494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五大文化“四句教” ],搜狐,2017-08-08</ref>。” ===释义=== 这是王阳明全部思想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总结,他明确指出:心的本体晶莹纯洁、无善无恶;但意念一经产生,善恶也随之而来;能区分何为善、何为恶这种能力,就是[[孟子]]所说的“良知”;而[[儒学]]理论的重点之一---格物,在这里就是“为善去恶”。真是画龙点睛,简易直接,不偏有,不着空,直趋中道。 ==背景== 阳明在流放地---[[贵州]][[龙场悟道]],深刻明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ref>[https://www.sohu.com/a/236434177_99991341 王阳明被贬贵州住山洞,龙场悟道,到底悟出了什么道理? ],搜狐,2018-06-18</ref>。 阳 明三十八岁在[[贵阳]]首倡“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行而不知是为盲行。以对治讲习讨论以求知,俟知得真时方去行,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的弊病。 阳明五十岁以后专弘“ 致良知”一说,他慨叹道:”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生中得来。自经[[朱宸濠|宸濠]]、忠、泰之变,益信良知足矣忘患难,出生死,所谓考三王,建天地,质鬼神,俟后圣,无弗同者。 阳明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被称为“四句教”因此可以说四句教准确地代表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 若将四句教加以扩展,那就要读王阳明的《 [[大学问]]》。 ==视频== ===<center> 四句教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潘麟先生讲授:如何理解阳明四句教</center> <center>{{#iDisplay:f07044gn0qr|560|390|qq}}</center> <center>【王阳明】5.天泉证道“四句教”阳明学派的分化</center> <center>{{#iDisplay:p0130pzxs8a|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Category:110 思想、學術概說]]
返回「
四句教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