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回头(吴地子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回头》中国当代作家吴地子竹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回头

走到病房门口,将要挡住门框,三分之一的门是闭着的。止步,被那双期待的眼睛所绊住。转身,与他的视线相对:“不让我走?”那双眼睛里露出肯定的意思。

我走近病床:“我要去上班,晚上再来陪你,你闭上眼睛睡一会”,他点头。我转身。还是将钻进那个门框,又止不住回头,他仍看着我,将我全身的血液凝固住了。我还是回到病床边,手放在他额头,顺着他的头顶揉搓。他的头发早已被医院剃得光光的,只是父亲的头型很好,剃光了也好看,更睿智了。

他看着我,我回到床边。床单如笔记本一样的白色,父亲的手搁在上面,略有肿胀,手指在不停地“摁着”鼠标。(手术后他的意识里电脑是第一位的)

以前有空时,就和父亲聊聊,聊他感兴趣的事件。比如外孙女的工作,在毕马威做内审的流程,做的行业,关注的问题,要规避的风险;讲讲财税管理方面的见解,贵金属成本核算,仓库管理,或是他曾经查过的贪污犯;再就是陶氏家族那些,祖上为九江迁移到苏州的,在因果巷有宗祠,每讲这些好像感觉自己的血液里应该有着贵族的成份,似乎就该与众不同,有气质、有修养、高贵还要高尚。

此时,他不说话,只是眼睛盯着你,听你说治疗的方案,检查的结果,我说“与医生说过了,用了药,你闭上眼睛好好睡一觉。”他点头,任何时候都像孩子一样听话。

我用两个手指夹一张餐巾纸,小心地伸进他的口中,看准了他口腔深处咽喉部带黄色的浓痰,夹住了往外拖,然后把取出来的“战利品”给他看,每次,我很有一种成就感,而每当这时父亲是一种安心的平静。

病房走廊里医护人员急急不停,大医院的病区如“菜市场”,乱哄哄,床位轮换如流动摊贩,一会来一会儿走。

下午,再去父亲床边,看他精神还好,我便要他讲思想,讲观点,无关乎是什么内容。他的理论每次都有一种新鲜的感觉,我很想听。边上床头柜的下层是带门的厨,那里有父亲从家里带来的“办公用品”,一只U盘、一支签字笔、一本厚厚的白纸无条格的记事本,还有半包“熏青豆”。他喜欢吃豆子,这是小外甥女在春节前买给他吃的,他以为胃开刀后不久就能吃东西的,没人知道他把这个“豆”带到医院里了。

父亲不拘言闲事,平日里凡谈论的不是带历史味就是哲理学术。刚进病房时,他滔滔不绝与人谈人生、谈性情,病房像个课堂,前来探视的亲朋个个像来听讲座的。

打开白色记事本,前面已经留下了妹妹漂亮的字,记录着父亲讲述的关于三千年前的木乃伊身上发现癌症的事。这段时间父亲不如刚手术时那样的精力,讲话有点断片,但口齿清,一字一字如刚雨后屋檐落下的水滴,分明,也便于记录。

每一句我重复着,让文句连贯些,也让父亲认可我记录得准确。隔壁病床的病人与家属也静静地听:“……”。我想着,我和妹妹小时候也就是在父亲只言片语中来认识父亲的。如今父亲八十了,这些只言片语早就成为翰章了。

父亲的脑中哲理的东西远远超过生活的必需品,是不对等的。他问小护士,人来到世上是来干什么的?小护士吱唔。他告诉小护士:“人来这个世上是来享受的。”

“出院后要学会浪费,星期一去吃小吃,星期二去平江路兜兜,星期三……”他眼里闪着光。

我把记录的读给他听,问他记得对不对,此时,他不语。白色笔记本的纸有点卷,我整理了一下,重新放回他的小白布袋,连同那只U盘。

然后,我起身,走出病房。[1]

作者简介

吴地子竹,女,出生于1980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