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圣佑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圣佑庙

中文名称;圣佑庙

建立时间;公元1889年

所在地点;新疆昭苏县

特点;新疆保存完整喇嘛教四大庙宇之一

圣佑庙坐落在新疆昭苏县城西北,天山脚下的洪那海河畔,清幽肃穆,壮观宏伟,现存建筑8座,四周围墙环绕,是中国边锤难得的一处古建筑。

圣佑庙建筑宏伟壮观,气氛庄严肃穆,是这一带蒙古族牧民求神祈祷的场所。坐北朝南,布局严整。中轴在线依次陈列有照壁、山门、前殿、大殿和后殿,东西两侧各有硬山顶的配殿,并有东楼、西楼与之相对应。院中还修建有八角形平面的两层两檐楼亭。 大殿的平面为方形,有七开间。二层为歇山顶,出檐深远,举折高。

始建于公元1889年,现存建筑8座,面积2000平方米,寺庙占地数百亩之多。

整体布局

圣佑庙的整体布局和中土佛教相似,但细部处理仍透露出藏传佛教特点。 布局呈中轴线结构,有山门、钟楼、鼓楼等。殿有重檐,汉式的大歇山顶,殿顶正中有银色金属法器装饰,但不是常见的法轮或莲花。主殿之前也有类似天王殿的结构, 但此殿中空无一物。各殿均已无匾额,主殿前方两侧的殿堂应是药师殿密宗殿。有些窗棂上系着细布条,有几处还有印着着藏文的白色经幡,上绘驮法器的骏马形象。

寺庙座北朝南,前殿,大雄宝殿,后殿,东西配殿等布局对称。主体建筑--大雄宝殿飞檐斗拱,画栋雕梁,鎏金沥粉,气势恢宏。正壁和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奇花异卉,神话传说,历史故事,中国中原传统风格的壁画,廊画等。大殿前,高悬汉文书写的"敕建圣佑庙"匾额。殿内陈设着数百尊佛像,张挂着来自西藏的帐幔,旗幅,锈工极其精美。[1]

主要建筑

寺内建筑分照壁、山门、前殿、大殿、左右配殿、八角双飞檐亭阁和后殿等8座建筑,各建筑以南北为中轴线,东西对称分布。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宽17、通高17米。大殿建筑形 式为大出檐,高举折,陡屋顶。主殿下悬挂着满汉两种文字的"敕建圣佑寺"匾额,书法苍劲有力。

大雄宝殿是这座古庙的主体建筑,殿宽17米,7开间,平面正方形,大出桅,高举折,陡屋顶,四角飞檐呈龙头探海之势,檐下斗拱,为多层挑枋肩之。工程精细,鎏金沥粉,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巨柱擎起的殿廊上绘有珍禽异兽,猛虎雄狮,金鹿麒麟,凤凰猕猴,千恣百态。大殿正壁还绘有二龙戏珠,凤凰比翼,子牙钓鱼,苏武牧羊等中国传统风格的壁画。

主殿之内柱子林立,但经幡却稀疏。木质楼梯尚存,本来殿中建楼梯和其上围廊的目的是可以上去看佛的胸部和头部,这种风格是从印度石窟中借鉴来的,但殿中的佛像却不知所终。

这座气势雄伟,古朴庄严的大庙,占地数百亩,整个建筑面积 约2000平方米,是新疆现存喇嘛教中较完整的一座寺院。

佛楼上的蒙古包里,佛像, 各种金银祖鲁杯满设祭坛, 大小古钟声播草原远近。寺院内古木繁荫,晨钟暮鼓,僧众齐集,鸟鸣雀舞,显得古朴而又庄严肃穆。圣佑庙,西藏语名叫"吉金铃",蒙古语名为"博格达夏格松"。

【图册来源 】

历史沿革

昭苏圣佑寺藏语称"金吉铃",蒙古语为"博格达夏格松",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清代庙宇建筑群,也是新疆现存最完整的一座藏传佛教寺院。

传说蒙古族左翼厄鲁特营组建之后曾多次迁建寺院,经过几番周折后,选址到昭苏洪那海沟口。并从迢迢数千里之外的北京请来80名能工巧匠,于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动工。才修筑了这座金碧辉煌的喇嘛庙。

2001年06月25日,昭苏圣佑庙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典藏文物

殿内的壁画严重受损,一些发暗的壁毯悬在四周,绿度母和白度母的造像罗列其中。殿中仅有的几件法器也是残缺不全,殿外的木板墙壁上方倒残留八块壁画,从中能看出一些密宗的特点。

旅游特色

圣佑庙内古木参天,松杉蔽日,登堂入室,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沿着中轴线望去,8座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对称,除照壁、山门、前殿、大殿、后殿按中轴线建筑外,左右还有硬山顶配殿和八角形双层双檐阁。

== 相关视频 ==

四毛带你去看新疆保存最完整的藏传佛教寺院圣佑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