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聖佑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聖佑廟

中文名稱;聖佑廟

建立時間;公元1889年

所在地點;新疆昭蘇縣

特點;新疆保存完整喇嘛教四大廟宇之一

聖佑廟坐落在新疆昭蘇縣城西北,天山腳下的洪那海河畔,清幽肅穆,壯觀宏偉,現存建築8座,四周圍牆環繞,是中國邊錘難得的一處古建築。

聖佑廟建築宏偉壯觀,氣氛莊嚴肅穆,是這一帶蒙古族牧民求神祈禱的場所。坐北朝南,布局嚴整。中軸在線依次陳列有照壁、山門、前殿、大殿和後殿,東西兩側各有硬山頂的配殿,並有東樓、西樓與之相對應。院中還修建有八角形平面的兩層兩檐樓亭。 大殿的平面為方形,有七開間。二層為歇山頂,出檐深遠,舉折高。

始建於公元1889年,現存建築8座,面積2000平方米,寺廟占地數百畝之多。

整體布局

聖佑廟的整體布局和中土佛教相似,但細部處理仍透露出藏傳佛教特點。 布局呈中軸線結構,有山門、鐘樓、鼓樓等。殿有重檐,漢式的大歇山頂,殿頂正中有銀色金屬法器裝飾,但不是常見的法輪或蓮花。主殿之前也有類似天王殿的結構, 但此殿中空無一物。各殿均已無匾額,主殿前方兩側的殿堂應是藥師殿密宗殿。有些窗欞上繫着細布條,有幾處還有印着着藏文的白色經幡,上繪馱法器的駿馬形象。

寺廟座北朝南,前殿,大雄寶殿,後殿,東西配殿等布局對稱。主體建築--大雄寶殿飛檐斗拱,畫棟雕梁,鎏金瀝粉,氣勢恢宏。正壁和殿廊上繪有珍禽異獸,奇花異卉,神話傳說,歷史故事,中國中原傳統風格的壁畫,廊畫等。大殿前,高懸漢文書寫的"敕建聖佑廟"匾額。殿內陳設着數百尊佛像,張掛着來自西藏的帳幔,旗幅,銹工極其精美。[1]

主要建築

寺內建築分照壁、山門、前殿、大殿、左右配殿、八角雙飛檐亭閣和後殿等8座建築,各建築以南北為中軸線,東西對稱分布。主體建築大雄寶殿寬17、通高17米。大殿建築形 式為大出檐,高舉折,陡屋頂。主殿下懸掛着滿漢兩種文字的"敕建聖佑寺"匾額,書法蒼勁有力。

大雄寶殿是這座古廟的主體建築,殿寬17米,7開間,平面正方形,大出桅,高舉折,陡屋頂,四角飛檐呈龍頭探海之勢,檐下斗拱,為多層挑枋肩之。工程精細,鎏金瀝粉,雕樑畫棟,金碧輝煌,巨柱擎起的殿廊上繪有珍禽異獸,猛虎雄獅,金鹿麒麟,鳳凰獼猴,千恣百態。大殿正壁還繪有二龍戲珠,鳳凰比翼,子牙釣魚,蘇武牧羊等中國傳統風格的壁畫。

主殿之內柱子林立,但經幡卻稀疏。木質樓梯尚存,本來殿中建樓梯和其上圍廊的目的是可以上去看佛的胸部和頭部,這種風格是從印度石窟中借鑑來的,但殿中的佛像卻不知所終。

這座氣勢雄偉,古樸莊嚴的大廟,占地數百畝,整個建築面積 約2000平方米,是新疆現存喇嘛教中較完整的一座寺院。

佛樓上的蒙古包里,佛像, 各種金銀祖魯杯滿設祭壇, 大小古鐘聲播草原遠近。寺院內古木繁蔭,晨鐘暮鼓,僧眾齊集,鳥鳴雀舞,顯得古樸而又莊嚴肅穆。聖佑廟,西藏語名叫"吉金鈴",蒙古語名為"博格達夏格松"。

【圖冊來源 】

歷史沿革

昭蘇聖佑寺藏語稱"金吉鈴",蒙古語為"博格達夏格松",是一座規模宏大的清代廟宇建築群,也是新疆現存最完整的一座藏傳佛教寺院。

傳說蒙古族左翼厄魯特營組建之後曾多次遷建寺院,經過幾番周折後,選址到昭蘇洪那海溝口。並從迢迢數千里之外的北京請來80名能工巧匠,於始建於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動工。才修築了這座金碧輝煌的喇嘛廟。

2001年06月25日,昭蘇聖佑廟作為清代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典藏文物

殿內的壁畫嚴重受損,一些發暗的壁毯懸在四周,綠度母和白度母的造像羅列其中。殿中僅有的幾件法器也是殘缺不全,殿外的木板牆壁上方倒殘留八塊壁畫,從中能看出一些密宗的特點。

旅遊特色

聖佑廟內古木參天,松杉蔽日,登堂入室,給人以超凡脫俗之感,沿着中軸線望去,8座建築錯落有致,布局對稱,除照壁、山門、前殿、大殿、後殿按中軸線建築外,左右還有硬山頂配殿和八角形雙層雙檐閣。

== 相关视频 ==

四毛帶你去看新疆保存最完整的藏傳佛教寺院聖佑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