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在地化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在地化是中国的一个学术名词。

为什么汉字是方块字,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考证,但从古人观察世界的方式中便可窥见一斑。《淮南子·览冥训[1]》说:“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在古人心目中,“天圆地方[2]”,地是方形的,而且在这四方形地的尽头,还有撑着的柱子。

名词解释

在地化(Localization)是相对于全球化而来的另一种趋势和潮流,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任何一种经济或商品流动,必须适应地方需求,才有可能加速发展。在地化可视为一种产品或服务的应用,能够为某一特定文化或语言地区所接受的情况。

在地化的中文意涵

在地化主张者认为,全球化趋势已被夸大。事实上各地多元文化的活力仍旧旺盛,并且借由全球化的刺激,产生了创新性的抵抗因子。此种辩证效果,使资本主义全球化反而加强在地化意识的觉醒。这派观点对全球化较为乐观,认为在地化也会自发地产生并牵制全球趋同的潮流。

在地化主张者认为,全球化的正面价值也被夸大。事实上,资本主义为后盾的全球市场化正将各种人类文明的多元多样性排挤消灭。凡是不合乎标准化生产、不合乎资本化与商品化的小生产和各地特色事物,都面临全球资本主义极大的威胁。全球在地派要团结起来,促进自我觉醒,积极投入复兴在地文化元素的工作,并在文化、环境、人权、消费等方面抵制资本主义全球化的不良影响。以保障“在地”(locality)认同和特色的存续。

目前跨国社会运动工作者有一种呼声:“以全球为架构思考,以在地为关怀行动。”(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把全球在地的斗争串连起来,对抗资本主义商品逻辑的全球化。

在地化与本土化

本土化又称为本地化,是指将某一事物转换成符合本地特定要求的过程。本土化是显示各种异质多样性和特定情境要素的过程,资源本地化的最佳效果是既能适应本地要求,又尽可能地保持资源原有的特定情境含义。

本土化在主体不明的情况下,也可能被称为在地化。本土化与在地化主要区别在于:在地化,客观融入当地(外来者融入所居地);本土化,主观融入当地(本地者归返乡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