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埃德蒙顿甲龙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埃德蒙顿甲龙属
图片来自dinosaurpictures

埃德蒙顿甲龙属学名Edmontonia)是甲龙类恐龙的一属,属于结节龙科,生存于上白垩纪北美洲

它是以发现化石的埃德蒙顿组(现名为马蹄铁峡谷组)来命名的。它的化石并不是发现于加拿大艾伯塔省埃德蒙顿

叙述

埃德蒙顿甲龙是巨大、类似坦克恐龙,身长约6.6公尺,高约2公尺。它们的口鼻部为狭窄、缺乏牙齿的喙状嘴,可用来切碎植物。头颅骨的骨头紧密愈合,可使骨头坚固[1]。从上方看,头骨大致成水梨状。

它的背部及头部都有小型骨质甲板,背部及尾巴都有数列尖刺。颈部有两环鳞甲,肩膀间有第三环鳞甲。两侧的肩膀都有四条长刺,某些标本的其中两条刺再分叉成小刺。

发现及物种

在1915年,美国自然史博物馆获得一个接近完整、天然状态的甲龙类化石,只有身体前半段。在1922年,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威廉·狄勒·马修(William Diller Matthew)将这个标本归类于古蜴甲龙。在1940年,Lori Russell将个标本改归类粗齿埃德蒙顿甲龙(E. rugosidens),是最早被发现的埃德蒙顿甲龙标本。

埃德蒙顿甲龙的模式种长头埃德蒙顿甲龙E. longiceps),是在1924年被发现的。直至1928年,才由加拿大古生物学家查尔斯·斯腾伯格(Charles M. Sternberg)命名。粗齿埃德蒙顿甲龙由查尔斯·怀特尼·吉尔摩尔(Charles W. Gilmore)于1930年正式命名,化石是从美国德克萨斯州发现的。埃德蒙顿甲龙的物种包括有:

  • 长头埃德蒙顿甲龙(E. longiceps):模式种,化石发现于马蹄峡谷组,地质年带约7150万到7100万年前[2]
  • 粗齿埃德蒙顿甲龙(E. rugosidens):最初于1988年,罗伯特·巴克(Robert T. Bakker)根据头颅骨与长头埃德蒙顿甲龙的比例差异、生存年代较早,而认为它是一个亚属,称为Chassternbergia。这个亚属却不被其他学者采用。
  • 南方埃德蒙顿甲龙E. australis):只有一些颈部甲板,一般都认为是疑名,或是小雕齿甲龙G. mimus)的异名[3]

Chassternbergia的语源是“纪念斯腾伯格”,以发现长头埃德蒙顿甲龙的查尔斯·斯腾伯格为名。罗伯特·巴克后来建立埃德蒙顿甲龙科(Edmontoniidae),包含埃德蒙顿甲龙、Chassternbergia、丹佛龙。

丹佛龙 Denversaurus schlessmani)一般都被认为是埃德蒙顿甲龙的异名。丹佛龙是由巴克在1988年命名,化石是一个从南达科他州兰斯组发现的头颅骨,地质年代为上白垩纪麦斯特里希特阶。但后来发现它其实是属于粗齿埃德蒙顿甲龙。丹佛龙的正模标本现正存放在丹佛自然科技博物馆

古生物学

埃德蒙顿甲龙的大型尖刺可能是用来打斗用的,例如求偶或确定领地,以及抵抗掠食动物。为保护自己,它们可能会卧在地上,以减低对没有保护的腹部的攻击的可能性。

与埃德蒙顿甲龙相同时代的矽化木,可看出当时的温度、雨量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这可以解释埃德蒙顿甲龙的骨甲、尖刺多位在原本位置的原因。这些个体可能因干旱、溺水而死亡,而后因雨季来临而迅速沉积在地层中。

参考文献

  1. David Lambert, Darren Naish, Elizabeth Wyse. Encyclopedia of Dinosaurs and Prehistoric Life. Dorling Kindersley Publishers Ltd. 2002. 
  2. Arbour, V. M.; Burns, M. E.; and Sissons, R. L. A redescription of the ankylosaurid dinosaur Dyoplosaurus acutosquameus Parks, 1924 (Ornithischia: Ankylosauria) and a revision of the genus.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9, 29 (4): 1117–1135. doi:10.1671/039.029.0405. 
  3. Burns, Michael E. Taxonomic utility of ankylosaur (Dinosauria, Ornithischia) osteoderms: Glyptodontopelta mimus Ford, 2000: a test case. 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2008, 28 (4): 110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