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济圈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城市经济圈是中国的文化术语。
目前,世界上只有两种文字,一种是方块文字,如汉字[1]、日文和韩文,还有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西夏文[2]、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种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
名词解释
经济圈是生产布局的一种地域组合形式。主要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政府的宏观管理出发,组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产业配置圈。战后日本经济圈的建设即按此模式,在打破行政分割,积极发挥中心城市功能和发展城市与企业间的横向经济联系的基础上实现的。经济圈的形成多以城市为中心。大地域的经济圈一般都有原材料生产区、能源生产区、加工区和农业基地,从而构成一种综合产业圈。如中国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综合产业圈,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综合产业圈,以重庆为中心的长江上游综合产业圈都具有这种特点。而较小地域的经济圈往往只拥有某一两个方面的优势产业区,地方特色比较突出。按经济圈组织经济活动,有利于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有利于发挥地区的综合优势,有利于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专业化协作,使整个区域的整体功能得到很好发挥。
城市经济圈是现代经济中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由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首创。国内学者是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研究推广城市经济圈的理论。虽然对城市经济圈的概念颇有争议①,但大多数学者将都市经济圈定义为:以一个或多个经济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为核心,包括与其有经济内在联系的若干周边城镇,经济吸引和经济辐射能力能够达到并能促进相应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大地域范围。城市经济圈的基本特征是高聚集、高能级、开放型。人们一般把若干密集城市构成的经济区域,称为“城市经济圈”,或“城市经济群”、“城市经济带”。应该说,这三个概念是有严格区别的,它们分别反映了密集的城市在地理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形态:一种是环状的;一种是点状的;一种是带状的。然而,从经济关系比较,“城市经济圈”最具有经济学意义。经济学意义上的“城市经济圈”可以定义为,由一个具有较高首位度的城市经济中心,和与中心密切关联且通过中心辐射带动的若干腹地城市所构成的环状经济区域。
城市经济圈的特点
城市经济圈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1)圈层结构。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发展以核心城市为中心以圈层状结构向外发展,其周围地域根据其影响的强弱及功能组织的不同而往往被划分为若干圈层:核心城市区、都市区(由核心建成区和近郊区环组成)、都市圈、大都市圈;
(2)等级性。根据城市经济圈的经济影响力,可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城市经济圈,如国际性、国家性、区域性,高一层次的城市经济圈包含低一层次的城市经济圈,如上海城市经济圈包含南京、苏、锡、常城市经济圈;
(3)集聚性。城市经济圈不仅人口、自然资源等基本生产要素密集。更是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现代通讯业等现代通信业集中地,经济总量巨大,单位面积产出量高,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国家经济的重心区和增长极。
(4)一体化。城市经济圈属于区域类型中的节点区。城市经济圈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打破地区分割、城乡分割格局,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和要素自由流动,实现城市之间、地区之间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发挥,区域经济依托联系紧密的城市网络(城市间的交通网、通信网、商品流通网、金融网)搭建发展平台,形成功能一体化的经济区。
(5)规划性。在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建设、国土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城镇体系建设等重大问题上,市场是失灵的,必须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进行长远性、战略性的规划。而且,规划主要是有政府间的协调实现的,通过政府间的协调可以消除不同行政区的政策和制度之间的矛盾,打破行政壁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行政成本、制度成本,统一区域市场实现生产要素和商品、人员的自由流动,有利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城市经济圈的形成
1、自然社会文化背景
区域自然背景包括自然条件、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生态环境等,对区域发展起长期的支配作用。优越的自然背景是城市经济圈形成的自然基础和必要条件。有适宜的地形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的地区,人口环境承载力大,发展历史悠久,人口密度大,也适宜较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区位反映事物的空间位置关系,是地区区位优势程度决定着区域参与国际劳动分工和接受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辐射的方便程度。矿产资源、水资源、农业资源等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断下降,但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支撑,仍对区域分工和保障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世界著名的 6个大都市带(美国东北部大都市带、美国五大湖大都市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英格兰大都市带、西北欧大都市带和我国的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都分布于自然背景优越的地区。我国的城市密集区得以产生的重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地区有着优越的自然背景,它们都有可能发展成为经济发达的城市经济圈。此外,自然背景还影响城市经济圈的特点和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社会文化对城市经济圈的影响不可忽视,如闽粤文化中的从商业传统、进取精神、开放思想等对珠三角城市经济圈的影响很大。
2、经济动力
城市经济圈形成的经济动力主要是:区域专业化分工和聚集经济效益。
一是区域专业化分工。经济发展越深化,分工就越细化,生产的专业化就越是发展,专业化的好处是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专业化表现在地域上就是区域生产的专业化,区域专业化的好处在于可以利用地域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专业化越深,经济活动的联系就越强,所以区域专业化使得区域联系不断增强。技术进步推动了分工的不断细化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深化,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又实现了不断要求的密切地域物质、信息联系。城市是经济活动的集中地,是专业化分工的主要场所,所以区域分工主要表现为区域城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实现提供了由于城市化效应的作用,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城市,所以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以城市经济为主体呈现紧密联系的网络化发展的状态。因而,分工的发展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以城市经济为主体呈现紧密联系的网络化状态。
二是聚集经济的作用。从经济学上说,城镇是一种地理上因专业化、分工、协作和交换引起的交易成本节约的空间组织形式,这种成本的节约带来城镇的空间聚集经济效益。同样,在一个自然背景优越的区域里集中较大数量的人口、工业、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机构,有利于密切的经济联系的开展,节约生产成本、消费成本、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产生巨大的区域聚集经济效益。城市经济圈以其强大的产业集聚、城市集聚,依托城市搭建区域经济发展网络,实现地区分工和协作,减少区域交易成本和距离成本,是区域发展最有效益和效率的经济地域。珠三角城市经济圈土地面积仅占全国的0.43%,人口却占全国的l8%,GDP总量占到全国的 8.3%,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国的21%,外贸出口总额占全国的34%。分工、专业化和聚集经济效益的发挥主要受市场机制的作用,所以培育完善、高效的市场,营造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是城市经济圈形成的制度保障。
3、政府推动
城市经济圈主要是由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的,但在关系区域发展的长远性、战略性问题上,如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环境保护等,市场机制无能为力,必须由政府来解决。如韩国“广域圈开发战略”就是由政府推动的,用城市群理念为指导,通过国土规划,将在职能上具有联系的城市及其周围地区整合为一个空间单元(即“广域圈”),实施以提高区域竞争力为核心的整体开发,推动落后地区的发展,最终形成大规模的、相互密切联系的、具有国际和国内竞争力的城市群。政府还在区域共同市场、区域投资软环境等区域经济发展软环境上发挥作用。同时,城市经济圈的城市政府之间存在竞争与冲突,需要政府间的对话与协商解决或上高一级政府来解决。许多区域经济问题需要政府在宏观方面和市场在微观方面共同发挥作用,这样又往往产生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韵冲突或不一致,市场力量的作用偏离政府的预期目标。许多学者提出区域管治来解决这些问题。“管治”是一种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权力和利益平衡再分配的制度性理念,是人们追求最佳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往往不是集中的管理和控制,而是多元、分散、网络型以及多样性的管理。区域管治是管治理论在区域管理中的应用。在国外大都市政府普遍寻求政府与非政府组织结合,行政手段与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式解决大都市问题,打破行政壁垒和恶性竞争的,建立共同市场,协调发展目标而采取的新的创新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 ↑ 日文是怎么来的,日本人是如何把汉文,改换成他们自己文字的,搜狐,2021-03-15
- ↑ 与汉文同宗同源的西夏文,国人看它如天书,俄罗斯人却如数家珍,搜狐,2022-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