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基普·索恩

於 2019年1月7日 (一) 14:58 由 Mackerel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基普·斯蒂芬·索恩英語:Kip Stephen Thorne,1940年6月1日)是美國理論物理學家,主要貢獻是在引力物理天體物理學領域。2009年以前一直擔任加州理工大學費曼理論物理學教授[1],是當今世界上研究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廣義相對論理論與實驗的領導者之一。

基普·索恩
Kip Thorne
出生 (1940-06-01) 1940年6月1日(83歲)
美國猶他州洛根
國籍 美國
母校 加州理工大學(學士)
普林斯頓大學(博士)
機構 加州理工大學
知名於 索恩-祖特闊夫天體
索恩-霍金-普雷斯基爾賭局
LIGO
研究領域 天體物理學
重力波天文學
獎項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章(2009年)
基礎物理學特別突破獎(2016年)
邵逸夫天文學獎(2016年)
諾貝爾物理學獎(2017年)


索恩因對LIGO探測器及引力波探測的決定性貢獻而與萊納·魏斯巴里·巴利許共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2]

目錄

主要研究貢獻

引力波和LIGO[3][4]

愛因斯坦在1915年發表的廣義相對論(general relativity)取代了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廣義相對論之中,萬有引力,即重力,不再被描述為一種力。廣義相對論指出,質量和能量會令時空扭曲,而彎曲了的時空又會改變物質的軌跡。重力,原來是物體在四維時空凹陷的位置「墜落」的錯覺。


愛因斯坦在 1916 年左右發表廣義相對論時,就提出了重力波理論──重力為時空發生彎曲的結果,而宇宙中發生的天體活動(黑洞互撞、中子星互撞等)會引起從源頭向外以光速傳播的波動現象,發生時空的「漣漪」。重力波能夠穿透電磁波所無法穿透的空間,過去科學家推測,重力波能夠幫助了解位於宇宙遠處的各種天體,例如黑洞,這類天體無法用光學望遠鏡和電子望遠鏡等傳統方式用「看的」觀測,但可能用重力波來達成(有點像用「聽」的)。然而重力波相對於電磁波等基本波動而言非常微弱,困擾了無數的科學家,甚至包含愛因斯坦本人在內都不抱太大希望,一直要到 100 年後的 2016 年科學家才終於突破,發現了重力波。


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原因[3][4]

基普·索恩和霍金的「豪賭」[5]

三次「豪賭」霍金都輸了。三次打賭,索恩得到了霍金為他訂了一年的色情雜誌《閣樓》,(雖然索恩辯解稱他只想要看雜誌的「文章」,但還是被妻子臭罵了一通),一件包裹「裸體」的T恤衫,(霍金不甘心地在體恤上寫下「大自然討厭裸露」)。如今,他們的賭據還貼在索恩的辦公室牆上。

《星際穿越》的科學顧問

視頻

重力波的探測
Interstellar(星際穿越)的物理原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