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基甸,外文名:GIDEON,基督教圣经地名。

1至5世纪基督教创立并从以色列传向希腊罗马文化[1]区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米兰诏书,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所允许的宗教。391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它为国教。按照基督教经典的说法,基督教的创始人是耶稣,他30岁左右(公元一世纪30年代)开始在巴勒斯坦地区传教。耶稣声称,他的来临不是要取代犹太人过去记载在旧约圣经[2]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

简介

基甸是解救以色列人脱离米甸人的一位士师。米甸人属亚拉伯的游牧民族,当时控制着巴勒斯坦的中部(士六1-八35)。基甸是属玛拿西支派的,是亚比以谢族人约阿施的儿子,别名耶路巴力。有些学者认为圣经有关基甸的片段,是由至少两段记载组合而成的(见:注释书)。

为要防避米甸人的劫掠,基甸在暗中打麦。打麦的时候,却被神呼召去拯救同胞。接着基甸做了一件充满挑衅性的事,就是将他父亲的巴力祭坛和坛旁的木偶〔译注:即亚舍拉〕拆毁。后来是藉着约阿施的机智,基甸才得以逃过这次行动所带来的后果。基甸挑衅性的行动背后,似乎是要抗议当时的人,将耶和华的崇拜与巴力的祭祀同化,而基甸所得的名字,耶路巴力(y#rubba`al),也是与他这次的行动有关的。耶路巴力一名,按不同学者的看法,可理解为:“巴力奋斗”、“巴力建立”或“愿巴力赐下更多”。有人认为耶路巴力可能是基甸最早期的名字,反映当时盛行的宗教混合主义。不过,藉着这次破坏偶像的行动,这个名字就获得新的含意了(参 R. Kittel, Great Men and Movements in Israel, 1929,页65; F. F. Bruce, NBCR,见有关之处)。在撒下十一21,基甸被称为耶路比设(y#rubbes%et[),用“羞耻”一词取代了“巴力”这个令人憎恶的名字〔译注:bes%et[ 意即羞耻〕。

士七生动的描述了米甸人被击败的经过。基甸在神的命令下,将军队由三万二千人减至三百人,并且在一次秘密的侦察行动中,偷听到一个米甸战士讲述他梦见米甸人战败的情景,更进一步巩固了基甸的信心。他在夜间突袭米甸人的军营,挫败了敌人的士气,导致他们全军覆没。士八记述了西巴和撒慕拿二人的被杀,使以色列人的胜利得以完全。纵然有割和毗努伊勒二城与基甸敌对,也无碍于以色列人大获全胜,而基甸也对这两个城,施以惩罚。

拯救工作完成之后,以色人请求基甸成立一个世袭的君主政体,可是基甸拒绝了他们的请求。然而,基甸却接受了以色列人在战争中夺得的金耳环,而且用这些金耳环造了一个“以弗得”(可能是耶和华的雕像),竖立在他自己的城中。这以弗得日后成为了以色列人拜偶像的根源。

击败米甸人是一次决定性的战役。在基甸的余生,以色列人安享太平。圣经论到基甸的最后一段记载,让人看到,基甸是个安详的老人家,并有众多的妻儿围绕身旁。他的一个儿子,就是声名狼藉的亚比米勒(士九)。

来十一32将基甸列入信心伟人的行列。他信靠神而不信靠强大的军队,结果藉着一少撮人赢得胜利,显明他的胜利,完全是出于神的作为。“米甸的日子”似乎已经成为一句谚语,用来说明神在没有人力的协助下施行拯救(赛九4)。基甸被描绘为一个谦卑的人,而他拒绝作王的决定,确立了一个事实:神治政体才是以色列人的理想政体(士八2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