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基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基甸,外文名:GIDEON,基督教聖經地名。

1至5世紀基督教創立並從以色列傳向希臘羅馬文化[1]區域。313年,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所允許的宗教。391年,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它為國教。按照基督教經典的說法,基督教的創始人是耶穌,他30歲左右(公元一世紀30年代)開始在巴勒斯坦地區傳教。耶穌聲稱,他的來臨不是要取代猶太人過去記載在舊約聖經[2]的律法,而是要成全它。

簡介

基甸是解救以色列人脫離米甸人的一位士師。米甸人屬亞拉伯的遊牧民族,當時控制着巴勒斯坦的中部(士六1-八35)。基甸是屬瑪拿西支派的,是亞比以謝族人約阿施的兒子,別名耶路巴力。有些學者認為聖經有關基甸的片段,是由至少兩段記載組合而成的(見:注釋書)。

為要防避米甸人的劫掠,基甸在暗中打麥。打麥的時候,卻被神呼召去拯救同胞。接着基甸做了一件充滿挑釁性的事,就是將他父親的巴力祭壇和壇旁的木偶〔譯註:即亞舍拉〕拆毀。後來是藉着約阿施的機智,基甸才得以逃過這次行動所帶來的後果。基甸挑釁性的行動背後,似乎是要抗議當時的人,將耶和華的崇拜與巴力的祭祀同化,而基甸所得的名字,耶路巴力(y#rubba`al),也是與他這次的行動有關的。耶路巴力一名,按不同學者的看法,可理解為:「巴力奮鬥」、「巴力建立」或「願巴力賜下更多」。有人認為耶路巴力可能是基甸最早期的名字,反映當時盛行的宗教混合主義。不過,藉着這次破壞偶像的行動,這個名字就獲得新的含意了(參 R. Kittel, Great Men and Movements in Israel, 1929,頁65; F. F. Bruce, NBCR,見有關之處)。在撒下十一21,基甸被稱為耶路比設(y#rubbes%et[),用「羞恥」一詞取代了「巴力」這個令人憎惡的名字〔譯註:bes%et[ 意即羞恥〕。

士七生動的描述了米甸人被擊敗的經過。基甸在神的命令下,將軍隊由三萬二千人減至三百人,並且在一次秘密的偵察行動中,偷聽到一個米甸戰士講述他夢見米甸人戰敗的情景,更進一步鞏固了基甸的信心。他在夜間突襲米甸人的軍營,挫敗了敵人的士氣,導致他們全軍覆沒。士八記述了西巴和撒慕拿二人的被殺,使以色列人的勝利得以完全。縱然有割和毗努伊勒二城與基甸敵對,也無礙於以色列人大獲全勝,而基甸也對這兩個城,施以懲罰。

拯救工作完成之後,以色人請求基甸成立一個世襲的君主政體,可是基甸拒絕了他們的請求。然而,基甸卻接受了以色列人在戰爭中奪得的金耳環,而且用這些金耳環造了一個「以弗得」(可能是耶和華的雕像),豎立在他自己的城中。這以弗得日後成為了以色列人拜偶像的根源。

擊敗米甸人是一次決定性的戰役。在基甸的餘生,以色列人安享太平。聖經論到基甸的最後一段記載,讓人看到,基甸是個安詳的老人家,並有眾多的妻兒圍繞身旁。他的一個兒子,就是聲名狼藉的亞比米勒(士九)。

來十一32將基甸列入信心偉人的行列。他信靠神而不信靠強大的軍隊,結果藉着一少撮人贏得勝利,顯明他的勝利,完全是出於神的作為。「米甸的日子」似乎已經成為一句諺語,用來說明神在沒有人力的協助下施行拯救(賽九4)。基甸被描繪為一個謙卑的人,而他拒絕作王的決定,確立了一個事實:神治政體才是以色列人的理想政體(士八2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