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塔梁子崖墓群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塔梁子崖墓群,位于中国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民主乡桂花村响滩河北岸“塔梁子”山腰上。2002年9月—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塔梁子崖墓群中的9座崖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这批崖墓由墓道、 墓门、主室、甬道、侧室、棺床、 壁龛、 灶台等组成,有单室、双室、多室等形制,以多室墓为主。在崖墓中首次发现有壁画和墨书榜题,并发现一批仿木建筑形式的雕刻和珍贵的画像雕刻新题材,大大丰富了崖墓的考古资料。根据这批崖墓的形制、画像题材及出土器物,其时代属东汉中晚期。在3号墓中首次发现了“墨书榜题”[1]。塔梁子3号墓则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壁画墓。2006年“塔梁子崖墓群”被中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响滩河是青龙,“青龙咀”是青龙的咀。响滩河龙王“青龙王”就居住在青龙咀的响滩河中。

介绍

崖墓是汉代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川地区最富地方特色且普遍流行的一种葬式,在山上挖一个洞,称为崖墓,俗称“蛮子洞”,几乎遍及全川各地。在以前的考古发掘中,均发现崖墓中刻有各种题材画像,或有不少彩绘,但从未发现过壁画。此次,中江县民主乡桂花村“”的发现堪称崖墓考古的重大发现,因为其中首次发现了墨书榜题,其墓葬形制非常奇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壁画墓。

概述

塔梁子崖墓群位于中江县民主乡桂花村(8村)7组响滩河北岸塔梁子山腰。2002年初,民主乡发现数座崖墓被盗,迅速上报当地“有关部门”,由此揭开了这群神秘崖墓的面纱。

考古工作于2002年9月11日正式启动,先后发掘出6座崖墓,除3号墓正进行紧张的清理、拍摄、临摹等抢救性保护处理外,其他墓室已经清理完毕并进入初步整理阶段。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6座墓均依山而凿,由墓道、墓门、主室、通道、侧室、耳室、棺床以及各种用途的墓内附属物等组成。由于墓群距今近两千年,加之多次被盗,看上去随时都有压塌的危险。因此,此次开凿方式都采用在缓坡向山腹纵深开一明槽作为墓道,至岩石深处再凿出墓门和墓室。除3号墓外,其它5座墓的墓道长约5—9米,有双室、三室、四室几种形式。

历史价值

由于汉代崇尚厚葬,有“事死如事生”的习俗,仿照地面建筑的墓室结构和装修,反映了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经济

6号墓室

走进6号墓室,较为丰富的石刻画像迅速映入眼帘,鹤鸟交配图、鹤含鱼、兵器架等栩栩如生,让现场目击者不禁叫好。据有关专家介绍,6号墓共有4个墓室,由于数次被盗,出土文物较少,仅剩下东汉五铢、陶器残片等。该墓存在严重渗水现象,墓内已结成了白色石钟乳,给墓内文物保护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3号墓室

无论是色彩斑斓的壁画,还是珍贵的墨书榜题,塔梁子崖墓群的发现无疑是四川考古界的一大喜事。东汉及其以前壁画墓(一般为砖室墓),主要发现于河南河北内蒙辽宁等中原及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以前发现最早壁画为魏晋时期,塔梁子3号墓则是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目前发现时代最早的壁画墓[2]

在3号墓中还发现了不少有重要价值的画像题材,如胡人舞蹈图,是四川发现最早的胡人乐舞资料,在中国汉代考古资料中也极为罕见。塔梁子3号壁画墓的发现,填补了崖墓考古和南方地区汉代美术考古的一项空白,是中国汉代考古学的重大发现之一,为汉代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美术等方面研究及地方史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国之瑰宝

离开考古现场,在大家赞叹声中,一个更为严肃的话题被提了出来,怎么才能让这些精美的壁画长久保存?川大教授林向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彩色壁画保存还无成熟经验,能做的就是尽快取齐资料后迅速密封墓室,待新方法研究出来后再打开。对此,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高大伦表示,有关方面会尽快对墓群采取拍照、临摹等抢救性措施,尽全力保存好目前的这一四川瑰宝。

视频

塔梁子崖墓群 相关视频

塔梁子崖墓群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