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塘厦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塘厦镇,隶属于广东省东莞市,位于东莞市东南部,东连清溪镇,西邻黄江镇,南接凤岗镇深圳市观澜街道,北与樟木头镇相连。东西相距约11.4公里,南北相距约14.7公里,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截至2011年,塘厦镇下辖19个社区,户籍人口4.7万人,新莞人近50万人。

2018年,塘厦镇实现生产总值 403.49 亿元,生产总值增长 4.1%,比上半年增速增加了 1.3 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 201.48 亿元,同比增长 3.7%。工业投资 25.88 亿元,同比增长 10.4%。镇属工程投资 3.28 亿元,同比增长101.7%。

塘厦镇是广东省中心镇、东莞市五强镇之一、中国千强镇(第五名)。2018年10月9日,塘厦镇入选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前100名。

2018年重新确认国家卫生县城(乡镇)。2019年10月,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1]

中文名: 塘厦镇

外文名: Tangxia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东莞市

地理位置: 东莞市东南部

面 积: 128.2 km²

下辖地区: 林村、莲湖等19个社区

电话区号: 0769

邮政区码: 52371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493100人(2017年)

火车站: 塘厦站

车牌代码: 粤S

地区生产总值: 403.49 亿元

历史沿革

塘厦,驻地宋末成圩于30余亩的大塘周围,名塘头厦圩,镇因圩名。

早在2000多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渔猎耕种,繁衍生息。

宋代,塘头厦已形成村落,人们傍石马河搭舍而居。宋末,由于中原战乱频繁,河南、陕西一带的汉族人纷纷南下珠玑巷,部分民众辗转移居塘厦。

明代,塘头厦属东莞县归城乡第七都,塘厦圩为都府所在地。万历元年,今塘厦境分属新安、东莞两县管辖;

清乾隆十九年,复将分属新安县的土地划归东莞,统属石龙戍厅管辖。

民国初期,塘厦为东莞县第四区区公所驻地;

民国二十二年(1934年),塘厦圩设乡,为塘厦建立乡政权之始。

建国后,塘厦地区先后设立区、乡政府和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87年4月改称为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塘厦镇下辖19个社区:林村、莲湖、石潭埔、横塘、振兴围、诸佛岭、莆心湖、大坪、四村、田心、龙背岭、蛟乙塘、沙湖、平山、清湖头、石鼓、石马、桥陇、凤凰岗。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塘厦镇中心城区位于东经114°5′35",北纬22°4′24",位于东莞-深圳-香港经济大走廊之间。东与清溪镇相邻,南与凤岗、深圳交接,西与黄江镇接壤,北与樟木头镇相连。

地质地貌

塘厦镇境内群山环抱,中部平原上分布着零散低矮的小山岗。全镇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是东莞市山区片的小盆地。塘厦盆地表层多为渗育型粘土和沙质土,往下1米处多是带粘性黄泥土或沙质红土(当地群众称其为“灰沙”,因可与石灰混合作建房之用),再向下一般是水石或灰黑色岩石。在四周起伏的山岭中,出露地层有下古生界震旦系、上古生界泥盆系、石灰系、侏罗系。

气候特征

塘厦位于东莞市东南部,濒临南海,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阳光充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春夏两季吹东南风,空气湿润,雨量充沛,秋季常吹西风,秋高气爽;冬季多吹北风或西北风,空气较为干燥,较冷年份会出现短期霜冻。

年均无霜期339天,1月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月份,2月1日至3月10日,是由冬季转春季的过渡期。塘厦因受地形、海洋影响,境内气温与莞城相比略低,全年平均气温为21.9℃。塘厦年均降雨量为1800毫米,其中12月至次年2月为全年最少月份,月平均约30余毫米;5月至9月为全年最多年份,月均约300毫米;10月至11月,月均约100余毫米。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05年,塘厦镇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15570亩,其中水田12522亩,旱地3048亩;另有山林地93648亩,其中大屏嶂森林公园面积1.8万亩。

动物资源

塘厦镇境内动物资源种类繁多,至2005年,共有包括哺乳类、鸟类、鱼类、两栖类、昆虫类等动物百余种。

哺乳类:水獭、野猪、猫狸、豹狸、山羊、黄猄、豺狗、果子狸、穿山甲、獾、蝙蝠、鼠等。

鸟类:雉(通称“野鸡”)、凫(俗叫“野鸭”)、鹧鸪、黄莺、斑鸠、水潭鹅、田氹鸡、百灵鸟、画眉、白头翁、白眼圈、相思鸟、啄木鸟、猫头鹰、布谷鸟、紫燕、翠鸟、杜鹃、山雀、喜鹊、麻雀、麻鹰、黄雀、鹤、雁、鹌鹑、瓦鹩、禾谷、禾花雀、燕子、鹁鸪、鸬鹚、白面鸡等。

鱼类:黑鲩、草鲩、鳙、鲢、鲤、鲮、鲫鱼、鳊、黄鳝、白鳝、泥鳅、塘虱、福寿鱼、泰国鲮、泰国塘虱、非洲鲫、斑鱼(生鱼)等。

两栖、爬行类:青蛙、蟾蜍、鳖、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青竹蛇、禾花蛇、泥蛇、红头蛇、黄水赢蛇、过山琅蛇、草芽蛇、壁虎、蛤蚧等。

昆虫类:蜜蜂、黄蜂、蝴蝶、蟋蟀、蚂蚁、螳螂、蝉、蜻蜓、蜘蛛、蜈蚣、蚱蜢、纺织娘、金龟子、象鼻虫、椿象、松毛虫、禾虫、蚯蚓、蚂蟥等。

植物资源

树木类:境内共有树木100多种(数据截至2005年),主要品种有苦楝、木兰桑、大叶榕、细叶榕、黄牛木、木棉、红花荷、大叶芙蓉、台湾相思、凤凰木、紫荆、串枫荷、木麻黄、水杨梅、山乌桕、大叶桉、细叶桉、柠檬桉、马尾松、水松、温地松、杉、荷木、鸭脚木等。

竹类:共有20多种(数据截至2005年),主要有青竹、黄竹、勒竹、大头竹等。

水果类:共有40多种(数据截至2005年),主要有荔枝、龙眼、蕉、橙、柑、桔、沙梨、杨桃、黄皮、蒲桃、杮、芒果、柚、桃、李、梅、葡萄、菠萝、番石榴、木瓜、乌榄、白榄、番荔枝等。

中草药类:塘厦山头面积广,中草药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有200多种(数据截至2005年)。主要品种有九里香、一枝黄花、了哥王、土半厦、土茯苓、土茵陈、土黄莲、飞来参、大飞杨、小飞杨、凤尾草、大叶蛇总管、大艾、大茶药、马齿苋、千斤拔、火炭母、水杨梅、水榕花、毛冬青、车前草、布狗尾、石黄皮、石仙桃、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半枫荷、半边莲、半边旗、田基王、地胆头、过岗龙、羊蹄草、冰糖草、血见愁、鸡血藤、豆豉羌、苍耳子、苦楝子、金银花、金锁匙、金香炉、金樱子、金钱草、狗肝菜、独脚仙茅、穿心莲、益母草、崩大碗、救必应、蓖麻、鹅不食草、塘边藕、熊胆草、寮刁竹等。

人口民族

户籍人口

1949年冬,有人口22245人。1982年,镇开始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人口增长始得控制。2011年,全镇共有人口47140人,其中男23831人,女23309人。

外来人口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塘厦外省农民工大量流入。2011年,全镇有外来暂住人口436860人。 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493100人。

民族构成

建国前,塘厦没有少数民族,全部为汉族。建国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部分官兵转业塘厦工作定居,始有少数民族。其后,部分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到塘厦工作以及从省内外调入的干部、职工中有少数民族,但数量一直很少。90年代外来人口大量增加,部分少数民族迁移到塘厦安家落户,主要是满族、白族、朝鲜族、黎族、壮族、瑶族、土家族、布依族、蒙古族、苗族等少数民族。

经济情况

综述

2013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248.8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28.5亿元,各项税收总额49.27亿元,增长25%;镇级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22亿元,居民人均纯收入31821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18.25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存款余额192.3亿元。

2018年,塘厦镇实现生产总值403.49亿元,生产总值增长4.1%,比上半年增速增加了1.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增加值201.48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内资工业增加值87.41亿元,同比增长5.9%,外资工业增加值114.07亿元,同比下降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2.70亿元,同比增长13.3%。技改投资 25.86 亿元,同比增长 16.7%;工业投资 25.88 亿元,同比增长 10.4%。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112.11 亿元,同比增长5.3%。镇属工程投资 3.28 亿元,同比增长101.7%,增速环比下降 6.7 个百分点。

1 至 12 月,全镇引进 300 万元以上内资项目378 宗,同比增长 324.7%;

第一产业

1951年,塘厦有耕地面积60467亩,人口24389人,平均每人占有耕地2.5亩。1952年土地改革,鼓励农民垦荒扩种,扩大耕地面积,多打粮食。1958年10月,成立塘厦人民公社,所辖范围包括凤岗、清溪,耕地面积增加。

1971年,境内共建大大小小的山塘水库100余个,耕地面积锐减。其中林村先后修筑电光村、游蛇龙、牛迳等水库,占用耕地1800亩。1978年,塘厦人民公社通过垦荒、平整土地等,耕地面积增加到50318亩,总人口24671人,人均占有耕地2.04亩。其后,随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以及修建道路、厂房、商场、广场、公园等。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至2000年,全镇共有耕地面积28673亩,农业人口25873人,人均占有耕地1.1亩。2003年,贯彻落实“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镇委、镇政府要求各村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十分珍惜土地,并在全区范围内建立若干个农田保护区,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到2005年底,全镇共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54个,耕地总面积15570亩,其中水田12522亩,旱地3084亩。

2006年,塘厦镇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农业企业集约发展水果、蔬菜、花卉、水产等种养业,提高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落实国家各项政策,帮助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昌农场2家龙头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2006年,星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冷库生产食用菌液体菌种的技术应用”荣获东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带动上百户农民增加收入。

第二产业

建国初期,塘厦手工业仍占主要地位,但其规模不大,设备简陋,发展缓慢。1953年,工业总产值仅有3.5万元。到1978年,塘厦公社先后建成规模较大的工厂有:塘厦石灰厂(日产石灰5吨)、塘厦糖厂(日榨量200吨)、红砖厂(机制)、塘厦粮食加工厂、营盘水力发电站(600千瓦)、塘厦农机站(维修农机和出售农机零件);各大队建有砖瓦厂15家,粮食加工厂16家。全年(含各大队)工业总产值258万元。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塘厦外源型工业开始发展。1979年9月,港商首次在塘厦圩内解放街办起塘厦毛织厂。

1982年4月,塘厦成立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负责外资企业引进和管理。其后各村也陆续利用“三堂”(会堂、祠堂、饭堂)做厂房,引进“三来一补”外资企业。到1985年,先后引进一批毛织厂、制衣厂、鞋厂等企业共52家,全镇工业总产值1743万元,比1978年258万元增长5.7倍。

1994年5月,对外加工装配办公室改称为塘厦镇对外经济办公室。1999年,镇工交办公室改称为镇财经办公室,统管全镇商贸、镇办、村办以及个体私营等内资企业。1999年年底,全镇共建成高丽工业区、宏业工业区等6个镇级工业区和28个村级工业区,总面积达2183公顷。

2004年,全镇利用外资221宗,协议利用外资额3.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7亿美元,总量排全市第四位。2004年,全镇共有工业企业4368家,总产值218.18亿元(当年价),有从业人员24.57万人,实现利润12.72亿元。至2005年,共引进外资企业1083家,总产值267.3亿元,民营制造业总产值25亿元,镇属工业0.7亿元(当年价,统计范围为年产值500万元的规模企业)。2005年工业总产值比1950年增长83.77万倍。

2011年,全镇全年实现生产总值约202.54亿元,比2010年增长9.6%;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47.19亿元,比2010年增长3.2%;各项税收35.47亿元,增长15.6%;镇级一般预算可支配收入13.43亿元,增长18%;社区居民人均纯收入25726元,比2010年增长15.9%;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50.5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11.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0.97亿元,比2010年末增长12.1%。

2018年,全镇规上民营工业企业整体连续保持增长,1-12月,实现工业总产值 370.85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工业增加值87.41亿元,同比增长 5.9%。

视频

没想到广东东莞塘厦镇,发达的中国千强镇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