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塘尾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塘尾街道,原为镇建制,于2002年改制为街道,是一个城乡合一的镇街,属广东省吴川市管辖,东接梅菉,西接吴阳镇振文镇,北倚鉴江,南濒临南海;海岸线长3.8公里,江岸线长3.2公里,国道G325线和省道S373线连接成“人”字形贯穿塘尾全境;水陆交通方便,交通物流优势明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地势平坦开阔,倚江傍海,景色宜人;供水、供电、文化、卫生、饮食、金融、娱乐等生活配套设施齐全。全街道面积33.37平方公里,人口30774人(2010年),人口密度1049人/km2,共辖七个社区居委会[1]

中文名:塘尾街道

外文名:Tangwei Street

别 名:塘尾镇(公元2002年前为镇建制)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广东省吴川市

地理位置:吴川西南部

面 积:33.37 km²

下辖地区:七个社区

电话区号:0759

邮政区码:524557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

人口数量:30774人(2010年)

著名景点:通驷垂虹(吴川古八景之一)

车牌代码:粤G

人口密度:1049人/km2

身份证前六位:440883

行政代码:440883002

行政区划

塘尾街道共辖七个社区,50个村庄,七个社区分别是:高杨居委会、银岭居委会、东海居委会、塘头居委会、边坡居委会、麦屋居委会和新城居委会。

建制沿革

塘尾街道1949年11月属吴川县第三区(吴阳)。

1952年5月属吴川县第四区。

1957年4月属银岭乡。

1961年属银岭公社。

1963年后,银岭公社与吴阳公社合拼。

1975年5月由吴阳公社析出原银岭公社地域,成立塘尾公社。

1983年塘尾公社改为区。

1987年1月撤区建镇。

1997年3月析出塘尾村委会辖区、塘尾村、……新地村等15条村庄与大山江镇的部分村庄成立海滨街道。

2002年改为塘尾街道办事处。

地理环境

位置

塘美区位于吴川市中西部,毗邻吴川市区,北倚鉴江,濒临南海。

地质

塘美区主要是沙泥土地与黄土地,岩石埋藏在较深处,一般在地下5-6米。塘美区南部沿海为沙质土地,北部为鉴江冲积沙泥地。塘美区沿海有少量滩涂。

地貌

塘美区属鉴江下游冲积平原和半平原。塘美区辖区地形大部分为丘陵地。塘美区南部沿海为南海防护林带;塘美区中部丘陵全部植树,耕地全部耕作,土地植被率在95%以上。

水文

塘美区鉴江流经塘美区辖区北部汇入南海。塘美区塘美水道从塘美区辖区东部汇入南海。

综述

环境

2012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塘尾街道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湛茂经济发展圈战略高地的部署,一年来街道实现农业总产值共1.58亿元,增长6%;实现工业总产值共24.22亿元,增长42.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共23.72亿元,增长62.3%;财政收入2671万元,增长25.87%;固定资产投资额16.5亿元,增长130%。

景点古迹

“通驷垂虹”:是吴川八景之一,一般指“吴川古八景”。位于塘尾街道邱屋,原有桥名垂虹,是吴阳至梅录的主要通道。因长年有车马来往,故又名通驷桥。桥下水虽不深,但终年不涸且澄如镜,天晴日丽,桥影如虹。

视频

航拍塘尾街道勇儿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