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壮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壮热
圖片來自优酷

壮热是指病人自觉热甚,或恶热,喜弃衣被,扪之肌肤烙手,测其体温39℃以上者,多因外邪入里,邪正相搏,阳热内盛,蒸达于外所致。常见于外感温热病气分阶段,属里实热证,多兼面赤、汗多、烦渴饮冷、舌红苔黄等热盛之症。

临床表现

指实证出现的高热,一般属温病在气分的热型。

病人高热持续不退,不恶寒反恶热的,称为壮热。又称高热。是指发热较高,热势较甚,常不伴恶寒而反恶热,又称“但热不寒”,或“身热,不恶寒反恶热”。是里实热证的主要症状之一,为邪正斗争激烈所致,常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

治疗

1.物理降温

用冷温毛巾或冷水袋,敷头额、双腋腹股沟等部位,或用布包裹的冰袋枕于头部或放置于上述部位。

2.针刺降温

常用穴位为曲池合谷大椎少商十宣等。

3.药物降温

常用的解热剂有阿鲁散小儿退热栓扑热息痛栓)。

4.需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口服有困难者给予静脉补液,并注意热量的供给,使用1:4(含钠液:葡萄糖液)液,可适当予以钾盐等。

5.对伴烦躁不安、反复惊厥或一般降温措施效果不著者,可酌情选用氯丙嗪异丙嗪

病因病机

壮热成因很多。外感病初起,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当病邪由表入里,邪正交争,热邪亢盛,即可出现壮热。在外感热病辨证中,壮热是病邪入里的标志之一,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阶段。其病机为风热内传,或风寒入里化热,正邪相搏,阳热炽盛,蒸达于外所致。壮热相当于西医的高热,引起高热的原因:

1.急性高热

(1)感染性疾病急性传染病早期,各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2)非感染疾病暑热症、新生儿脱水热、颅内损伤、惊厥及癫痫大发作等。

(3)变态反应过敏异体血清,疫苗接种反应,输液、输血反应等。

2.长期高热

(1)常见病败血症沙门菌属感染、结核、风湿热幼年类风湿症等。

(2)少见病恶性肿瘤(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症)、结缔组织病

高热是一些疾病的前驱症状,引起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非感染性疾病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如细菌、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消化道尿路皮肤感染等,后者主要由变态反应性疾病如药物热、血清病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代谢疾病所引起。

壮热成因很多。外感病初起,发热恶寒同时并见,当病邪由表入里,邪正交争,热邪亢盛,即可出现壮热。在外感热病辨证中,壮热是病邪入里的标志之一,多见于外感热病的中后期阶段。

壮热与潮热有何不同

中医诊断中.寒热湿燥虚实都相对而言.其中寒热有恶寒发热.但寒不热.但热不寒和寒热往来.壮热和潮热属于但热不寒、

壮热亦称大热或高热.(是和对微热38。C度以下籽对而言)判断要点不是自觉发热.而是实温升高.中医常形容壮热是身热灼手.其实体温在39。C以上、病人常喜凉恶热.临证时一若小儿壮热后手足冰凉是阳为热郁不达四肢.物极必反.等手足温热时热便降了.此为真热假寒.

潮热是若潮水涨落往来.定时发热或定时热甚.潮热有阳明潮热.湿温潮热、阴虚潮热.

阳明潮热.特点是曰晡潮热到每天下午三至五点发热或热甚.同时发热阳明病热燥实证..经证壮热不断.府证却日晡潮热.

湿温发热.特点是午后发热.身热不扬(刚按不热按之烫手)痞满.厌食·恶心.泄泻.周身困重.舌红而胖.舌苔黄腻.脉濡(滑)数.

阴虚友热特点是午后或夜里发热.伴舌红少苔.颧红盗汗.五心烦热.脉细数.

学者不仅要问而且手要按.诊察一定耍仔细体会.诊察仔细与否性命攸关.故诊察关乎病人生命岂能以命为戏耳.

饮食保健

1.壮热饮食宜清淡为主,多吃蔬果,合理搭配膳食,注意营养充足。

2.忌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禁食刺激性的食物。

视频

'中医诊断基础01但热不寒:壮热、潮热、气血发热3种热的临床意义

[1]

但热不寒之壮热 阳明经证

[2]

肺炎(壮热)治疗——【倪师治疗案例】

[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