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复仇女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过着安宁生活的马普尔小姐突然收到一封信,一位老朋友愿赠予她一笔数额巨大的遗产,前提是她为他做一件事。然而信中并没说明具体是什么事,只把此次行动称为“复仇女神”。

马普尔小姐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了这位朋友为她准备的“旅行”,她确信这项任务与犯罪有关,于是,她要先“发现罪行”。

她必须怀疑每个人、每件事,而这趟意外频发的破案之旅,看起来越来越危险了……

作者简介

无可争议的侦探小说女王,侦探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为阿加莎•玛丽•克拉丽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于英国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尔德宅邸。她几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酷爱阅读,尤其痴迷于歇洛克•福尔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阿加莎•克里斯蒂成了一名志愿者。战争结束后,她创作了自己的第一部侦探小说《斯泰尔斯庄园奇案》。几经周折,作品于一九二○正式出 版,由此开启了克里斯蒂辉煌的创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罗杰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这部作品一举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侦探文学领域不可撼动的地位。之后,她又陆续出版了《东方快车谋杀案》、《ABC 谋杀案》、《尼罗河上的惨案》、《无人生还》、《阳光下的罪恶》等脍炙人口的作品。时至今日,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侦探文学宝库里最宝贵的财富。根据她的小 说改编而成的舞台剧《捕鼠器》,已经成为世界上公演场次最多的剧目;而在影视改编方面,《东方快车谋杀案》为英格丽•褒曼斩获奥斯卡大奖,《尼罗河上的惨案》更是成为了几代人心目中的经典。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创作生涯持续了五十余年,总共创作了八十部侦探小说。她的作品畅销全世界一 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累计销量已经突破二十亿册。她创造的小胡子侦探波洛和老处女侦探马普尔小姐为读者津津乐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尔之后最伟大的 侦探小说作家,是侦探文学黄金时代的开创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国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称号,以表彰其不朽的贡献。

原文摘录

夜晚航行的船只,擦身时相互招呼;出现了一个信号,和黑暗中的遥喊。 在任何年纪,金钱总是不用蔑视的。 让正义象流水般源源不绝,公理象青山般绵绵常存。

书评

“青春太好,好到你无论怎么过都觉得浪掷,回头一看,都会生悔。”

对于青春,我们是宽宥它的轻率还是束缚它的冒失?是鼓励它的灿烂还是克制它的耀眼?可能怎么做都是错吧?太过束缚了,青春便不再是青春,它会丧失它的美好和创造力,太过纵容了,青春也不再是青春,它会摧毁它的纯粹和生命力。

布拉巴宗副主教带着一种慈悲又清醒的目光审视着这些年轻人,他理解他们急切地想往去向人生的下一个阶段,一个全新的阶段,找到自己爱的人,组建自己的家庭,养育自己的孩子。可是他知道,他们太急躁,他们被身体里的荷尔蒙鼓动着,但性代替不了爱情,它与爱情相随,但只有性却不成,如果你们相爱,想要结婚,就得承担责任,如果你是个聪明人的话,你不会太着急。同时他清醒地知道,这群急于长大的孩子其实不想长大,不想承担责任,然而又希望人们认为他们长大了,并且能无拘无束地做大人们做的事,而这样有时会导致悲剧。

布拉巴宗副主教之所以会同意为迈克尔和维里蒂主持婚礼是因为他在他们的身上真的看到了爱情,尽管他亦悲观地认为爱情可能不足以拯救迈克尔,但是这场婚礼依然是必要的,因为如果你爱的够深就要付出代价,就算这个代价令人失望甚至是不幸的。他很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他知道即使他不同意主持他们的婚事他们也依然会另找他人成婚,甚至直接私奔,他喜欢维里蒂这个美丽可爱的女孩,如果不能阻止她犯错,那倒不如给她的错误加上一道名正言顺的保险,说不定有爱情的婚姻真的能让迈克尔浪子回头呢,就算不能,应该是不能,他看到了维里蒂的未来,迈克尔依然恶习不改,消磨掉爱的热情之后他会抛弃她,而那时她很可能有了一个或是几个孩子,没有工作没有能力没有未来,但至少,当她落得这样的下场时,因为有婚姻这一层保护,人们只会同情她遇人不淑而不会责备她品性不端,而迈克尔的父亲拉斐尔也会承认她和孩子的合法性予以照顾。

迈克尔出身巨富之家,虽然母亲早亡父亲冷落,可是他还是拥有着比大多数人都要多得多的资源,他的父亲虽然无情但却是个正直勤奋慷慨能力出众的精英,或许给予他的爱有限,可也提供了一切能够让他成为人上人的条件,所以哪怕情感有所缺失,那么他至少应该成为如他父亲一样无情但却正直的人呀。又或者他是想用闯祸的方式来博取父亲的注意和关怀?那他真是打错了算盘,他的堕落只让拉斐尔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儿子对于他的人生来说并非祝福而是负担,当然,他并没有放任他不管,他尽了一切责任,给他安排好的教育,好的律师,为他的轻狂买单,但在心底里他已然认定了他不可救药。迈克尔的所做所为是品性问题并非少不更事,十几二十岁的孩子已经有了明确的是非观,虽然冲动易怒但知道底线和边界,而他撒谎成性,混迹黑社会,所交往的人都是流氓地痞,小小年纪就曾两次因为盗窃入罪,有过两次强奸案底,虽然很可能是那些女孩设计了他,但这也足以说明他的轻浮放浪,他根本没有道德的底线,他父亲认为他是天生的罪犯并不算冤枉他。

马普尔见到迈克尔时他已经32岁,在狱里蒙冤十年,可是依然十分英俊,有着温柔的嘴唇和动人的眼睛,那么十年前还未经受打击的他应该还有着欢乐迷人的笑容,他慷慨大方——因为他有个富有的可以为他的一切妄为买单的父亲,对于年轻女孩他的杀伤力太大,所以十八岁的维里蒂爱上他太正常不过了,不能因此而责备她。这些年轻姑娘永远相信自己是特别的那一个,永远相信那个轻狂浪子会为了自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于迈克尔而言,维里蒂可能确实有那么点儿特别,可惜他注定是那个无法被拯救的人,而她也不具备拯救他的力量。

浪子回头是一件几率非常低的事,除非他的人生出现了毁灭性的打击,而迈克尔恰巧就遇到了。他遇到了心爱的女孩——不必怀疑那时他是真的爱上了维里蒂,为了她他甚至下了决心告别荒唐的过去和她结婚生子承担责任,可是那个女孩在婚礼当天失踪了,六个月后被发现惨死于郊外,而他做了什么呢?他依旧谎话连篇,忙着找朋友出具各种漏洞百出的假证,他甚至不敢提到他们的婚礼,因为律师觉得那会加重他的杀人嫌疑。他爱的女孩死了,死的那样惨(当然那么惨的尸体实际上并不是她可是他不知道呀),他难道不应该悲痛欲绝吗?不应该不顾一切地据实相告为追查凶手提供一切信息哪怕可能会将自己置于更不利的境地吗?然而他好像只关注如何让自己脱罪,他不提他的爱,不提他的心痛,没有质问甚至没有愤怒,就只是忙着编那些不可信的证词和借口,愚蠢而自私,爱人惨死而他只想着如何自保,他的爱是有多么廉价。他的表现根本不像一个痛失所爱的无辜者却更像是一个心怀鬼胎的杀人凶手,陪审团简直不费力气就得出了这个结论。

在沉冤得洗之际迈克尔依然是一脸的茫然,他的爱人死于非命,他自己蒙冤十年,漫长的十年呀,可是他好像并没有什么深刻的感受,他似乎一点儿都没有成长,既没有痛彻心扉更没有愤恨绝望,他就只是茫然,甚至都没问问到底谁是凶手。他看了看维里蒂的照片,略有触动,然后,他放下了,转身回到自己的人生里,是的,可以肯定,他是回到过去的人生而不是前往新的人生。没人相信他会得到新生,睿智如马普尔居然还慈悲地假设了一下,除非他遇到一个好女人。维里蒂不够好吗?她的死都没能令他做出改变,那还有什么可以让他浴火重生呢?

克洛蒂尔德将维里蒂当成了年轻时的自己——那个漂亮聪明充满梦想和野心的克洛蒂尔德,她本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去看大千世界成就一番事业,可是多病的双亲拖累了她的脚步,她就这样被无望的生活消磨掉了前程和热情,待她终于得了自由却早已年华逝去青春不再,所以当维里蒂出现在她生命里时她又看到了梦想延伸的可能,那是一种父母之于子女的控制欲,她疼爱她,尽一切可能提供给她最好的教育,带她出国见世面,极力劝说她读大学,所有她想做却没做成的事她都希望她能替她完成。可是维里蒂显然不是她,虽然她同样的漂亮聪明,但她和她到底是两种人,维里蒂想学艺术而非读大学,她生性浪漫又正处于情窦初开的年纪,可能是因为父母双亡让她对爱情抱持着急切又渴求的心态,同时她也感受到了克洛蒂尔德对她的控制,她想挣脱,但又不知道到底要往哪里走,而迈克尔的出现给了她方向,对,那就是婚姻。不要说是那个年代,就算是现在,依然有那么多女孩试图依靠着男人和婚姻来改变命运,维里蒂早就对克洛蒂尔德的爱感到了窒息,可是在迈克尔出现之前她安之若素,为什么迈克尔一出现她有了勇气和力量来反抗呢?仅仅是因为爱情吗?不见得吧?维里蒂之所以不反抗克洛蒂尔德那是因为她自己什么都没有,她很清楚,离开了克洛蒂尔德她根本无法生存,尽管克洛蒂尔德的爱充满了控制欲,但她是真的爱她并且提供给她优良的生活,而迈克尔的出现不仅提供了爱情同时也提供了生存条件,虽然迈克尔自己没钱,但他有个富甲一方的父亲呀,她爱迈克尔,这不必怀疑,但迈克尔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也是心里有数的,将自己轻付于一个身无分文的浪子要说她没有对他父亲的财富心生觊觎这可就是扯谎了,尤其是她自己也没有生存能力。在这一点上就很看得出她不同于克洛蒂尔德,她并没有打算依靠自己来创造人生。

以克洛蒂尔德的想法,无论当时是什么样的人来求娶维里蒂她都会反对,但那依然不是因为什么爱情——她对她有占有欲但那不是爱情(所以我很不喜欢电视剧的改编),她只是觉得不能让婚姻捆绑束缚住她,她应该去读大学而不是去生孩子,她应该去走遍千山万水而不是守着锅碗瓢盆,她应该拥有壮丽的人生而不是平庸的婚姻,她是颗明珠,不应该埋没于烟火之中,更何况是为了迈克尔这么一个劣迹斑斑的纨绔子弟。其实她错了,她以为维里蒂不平庸,但其实,她就是一个平庸的女孩,没什么野心和梦想,有着年轻人的浪漫和不切实际,憧憬爱情,渴望用婚姻来改变命运,这样的人生并没有错,她有权利选择,虽然她选择的人可能是错的。

人往往毁于自己的执念,而执念过深是源于付出太多,给的太彻底已经没有了自我,所以我要操控你的人生来完成我的梦想,这都是为人父母的痴心妄想,孩子并不是那个理所当然必须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哪怕你已倾其所有。克洛蒂尔德看到了维里蒂选择的未来——这愚蠢的选择,那是她无论如何都不愿意自己心爱的女孩去面对的未来,维里蒂的选择摧毁了她的梦想,她感觉再一次被剥夺了人生,这可怕的控制欲和被背弃的羞辱感不仅杀死了维里蒂同时也杀死了她自己,在那个开满白花的小山坡上,她和她的女孩日夜相望,维里蒂是鬼魂,她亦是。

拉斐尔的秘书艾丝特·沃尔特斯——后来她又成为了安德森太太,也是个很值得讨论的人。比起维里蒂,她不算年轻了,经历过婚姻,有一个女儿。马普尔对她的评价是,一个好女人,毛病是太容易相信坏人,哪怕只有一点点机会,这种女人都会嫁给一个凶手。所以她到底会不会嫁给一个凶手几率只取决于她周边到底有没有这样一个人,在看男人品性这个问题上她连半点儿眼光都没有。在得到拉斐尔的遗赠之后她立马辞掉工作去享受人生了,当然这没什么不对,人之常情嘛,但她之后的人生安排着实令人担忧,她嫁了一个年轻的丈夫,然后用那笔钱买了房子和昂贵的家具,舒适得近乎奢侈,没什么品味——这可真是令人遗憾的花销,过着看起来好像很“幸福”的生活,显然马普尔不太相信她的幸福。

精明的拉斐尔一眼就看出了艾丝特在男人方面的愚蠢,也预料到了大笔的金钱很容易让她成为心怀恶意的男人的捕猎对象,所以在录用她时就对她说,他会给她丰厚的薪酬并让她存起来以便有能力照顾她的女儿,他明确表示不会给她遗赠。他是个好雇主,虽然脾气臭偶尔还会恶作剧一下,但他会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并且不吝啬金钱,他满意她的工作态度,了解她独立照顾女儿的难处,所以还是嘴硬心软地给她留了一笔可观的财产,他只得给她的愚蠢加一道保险,可是他也很清楚,这只能保证在他活着的时候她不被自己的愚蠢给蠢死。不过以拉斐尔一贯的无情来看,他可能也毫不介意她将来会不会被骗的身无分文,他是不会为了蠢人浪费感情和脑细胞的。

可以确信的是,拉斐尔虽然富可敌国但肯定不会大方到送艾丝特的金钱多得可以让她奢侈地度过余生——他对她没有那种义务和感情,她那个年轻的丈夫也有着令人惶惶不安之处,一个男人若真想和你长相厮守,那么一般情况下他会有较为长远的计划和打算,尤其是当他的能力有限时,而不会冒冒然且心安理得地花着你的钱只享受眼下的轻松和快乐。这应该就是马普尔对她的幸福要加以引号和戒心的原故吧?以她这种专业吸引渣男的体质来看,这个小丈夫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贪图着她的钱,而钱终究有花完的那一天。

艾丝特就是那种面前明明有个大坑可她就是看不到,你看到了,拦着她不让她跳,她还觉得你多管闲事的人。如果没有马普尔,她应该已经安安静静地躺在一方受人尊敬的教堂草地的石板下面了,可是她为此却嫌恶马普尔,是因为她看穿了她的愚蠢让她觉得丢脸?可能吧,但更可能的是,她依然不相信那个男人会杀了她,没错,他杀了他所有任的妻子,可是那可能是因为她们有错或是他不爱她们,而他对她应该是真心的,她和那些女人不一样,他不会那样对她的,他是真心爱她的,她觉得是马普尔扰乱了她即将到手的幸福。这个愚蠢的女人真的会这样想的。年轻人的盲目鲁莽任性源于没经验,不亲自摔几个跟头他们是不会相信这个世界的邪恶的,但一般人都会在疼痛中成长并且具备举一反三的能力,不会再倒在同一个或是相似的陷阱里。可是也有艾丝特这样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百折不挠地从一个坑跳到另一个坑,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吸取教训这一说,他们就是不肯成长,天真到白痴的程度。

人要到了一定年纪才会明白,男人说什么等和你结了婚就会痛改前非的话千万不要信,他若真想改,在遇见你之初就会改,他若真爱你,一定舍不得让你被别人指指点点,一定会想方设法地做一个与你相配的人,一定会让你挺胸抬头无比骄傲地嫁给他。永远要记住,他婚前若不改,那么他婚后更不会改。反之亦然。但是你跟年轻人讲这些话他们是不会相信的,他们总以为那个他们喜欢的人之所以那么坏是因为全世界都跟他做对是全世界都误解他打击他他才会变得这样坏,而自己,自己的爱,是他的救世主,他会因此重生。就算如此,你确定你有资格做那个救世主吗?

年轻人最想听到的是,去爱你们想爱的人,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是啊,怎可将青春轻掷?青春本就该是浪漫的不切实际的,不做些冲动的可悔的事青春将会是多么苍白无趣啊,可是,你们能承担得了那些后果吗? [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