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復仇女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過着安寧生活的馬普爾小姐突然收到一封信,一位老朋友願贈予她一筆數額巨大的遺產,前提是她為他做一件事。然而信中並沒說明具體是什麼事,只把此次行動稱為「復仇女神」。

馬普爾小姐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開始了這位朋友為她準備的「旅行」,她確信這項任務與犯罪有關,於是,她要先「發現罪行」。

她必須懷疑每個人、每件事,而這趟意外頻發的破案之旅,看起來越來越危險了……

作者簡介

無可爭議的偵探小說女王,偵探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

阿加莎•克里斯蒂原名為阿加莎•瑪麗•克拉麗莎•米勒,一八九○年九月十五日生於英國德文郡托基的阿什菲爾德宅邸。她幾乎沒有接受過正規的教育,但酷愛閱讀,尤其痴迷於歇洛克•福爾摩斯的故事。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加莎•克里斯蒂成了一名志願者。戰爭結束後,她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部偵探小說《斯泰爾斯莊園奇案》。幾經周折,作品於一九二○正式出 版,由此開啟了克里斯蒂輝煌的創作生涯。一九二六年,《羅傑疑案》由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出版。這部作品一舉奠定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在偵探文學領域不可撼動的地位。之後,她又陸續出版了《東方快車謀殺案》、《ABC 謀殺案》、《尼羅河上的慘案》、《無人生還》、《陽光下的罪惡》等膾炙人口的作品。時至今日,這些作品依然是世界偵探文學寶庫里最寶貴的財富。根據她的小 說改編而成的舞台劇《捕鼠器》,已經成為世界上公演場次最多的劇目;而在影視改編方面,《東方快車謀殺案》為英格麗•褒曼斬獲奧斯卡大獎,《尼羅河上的慘案》更是成為了幾代人心目中的經典。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創作生涯持續了五十餘年,總共創作了八十部偵探小說。她的作品暢銷全世界一 百多個國家和地區,累計銷量已經突破二十億冊。她創造的小鬍子偵探波洛和老處女偵探馬普爾小姐為讀者津津樂道。阿加莎•克里斯蒂是柯南•道爾之後最偉大的 偵探小說作家,是偵探文學黃金時代的開創者和集大成者。一九七一年,英國女王授予克里斯蒂爵士稱號,以表彰其不朽的貢獻。

原文摘錄

夜晚航行的船隻,擦身時相互招呼;出現了一個信號,和黑暗中的遙喊。 在任何年紀,金錢總是不用蔑視的。 讓正義象流水般源源不絕,公理象青山般綿綿常存。

書評

「青春太好,好到你無論怎麼過都覺得浪擲,回頭一看,都會生悔。」

對於青春,我們是寬宥它的輕率還是束縛它的冒失?是鼓勵它的燦爛還是克制它的耀眼?可能怎麼做都是錯吧?太過束縛了,青春便不再是青春,它會喪失它的美好和創造力,太過縱容了,青春也不再是青春,它會摧毀它的純粹和生命力。

布拉巴宗副主教帶着一種慈悲又清醒的目光審視着這些年輕人,他理解他們急切地想往去向人生的下一個階段,一個全新的階段,找到自己愛的人,組建自己的家庭,養育自己的孩子。可是他知道,他們太急躁,他們被身體裡的荷爾蒙鼓動着,但性代替不了愛情,它與愛情相隨,但只有性卻不成,如果你們相愛,想要結婚,就得承擔責任,如果你是個聰明人的話,你不會太着急。同時他清醒地知道,這群急於長大的孩子其實不想長大,不想承擔責任,然而又希望人們認為他們長大了,並且能無拘無束地做大人們做的事,而這樣有時會導致悲劇。

布拉巴宗副主教之所以會同意為邁克爾和維里蒂主持婚禮是因為他在他們的身上真的看到了愛情,儘管他亦悲觀地認為愛情可能不足以拯救邁克爾,但是這場婚禮依然是必要的,因為如果你愛的夠深就要付出代價,就算這個代價令人失望甚至是不幸的。他很可能還有另一層意思,他知道即使他不同意主持他們的婚事他們也依然會另找他人成婚,甚至直接私奔,他喜歡維里蒂這個美麗可愛的女孩,如果不能阻止她犯錯,那倒不如給她的錯誤加上一道名正言順的保險,說不定有愛情的婚姻真的能讓邁克爾浪子回頭呢,就算不能,應該是不能,他看到了維里蒂的未來,邁克爾依然惡習不改,消磨掉愛的熱情之後他會拋棄她,而那時她很可能有了一個或是幾個孩子,沒有工作沒有能力沒有未來,但至少,當她落得這樣的下場時,因為有婚姻這一層保護,人們只會同情她遇人不淑而不會責備她品性不端,而邁克爾的父親拉斐爾也會承認她和孩子的合法性予以照顧。

邁克爾出身巨富之家,雖然母親早亡父親冷落,可是他還是擁有着比大多數人都要多得多的資源,他的父親雖然無情但卻是個正直勤奮慷慨能力出眾的精英,或許給予他的愛有限,可也提供了一切能夠讓他成為人上人的條件,所以哪怕情感有所缺失,那麼他至少應該成為如他父親一樣無情但卻正直的人呀。又或者他是想用闖禍的方式來博取父親的注意和關懷?那他真是打錯了算盤,他的墮落只讓拉斐爾得出一個結論,這個兒子對於他的人生來說並非祝福而是負擔,當然,他並沒有放任他不管,他盡了一切責任,給他安排好的教育,好的律師,為他的輕狂買單,但在心底里他已然認定了他不可救藥。邁克爾的所做所為是品性問題並非少不更事,十幾二十歲的孩子已經有了明確的是非觀,雖然衝動易怒但知道底線和邊界,而他撒謊成性,混跡黑社會,所交往的人都是流氓地痞,小小年紀就曾兩次因為盜竊入罪,有過兩次強姦案底,雖然很可能是那些女孩設計了他,但這也足以說明他的輕浮放浪,他根本沒有道德的底線,他父親認為他是天生的罪犯並不算冤枉他。

馬普爾見到邁克爾時他已經32歲,在獄裡蒙冤十年,可是依然十分英俊,有着溫柔的嘴唇和動人的眼睛,那麼十年前還未經受打擊的他應該還有着歡樂迷人的笑容,他慷慨大方——因為他有個富有的可以為他的一切妄為買單的父親,對於年輕女孩他的殺傷力太大,所以十八歲的維里蒂愛上他太正常不過了,不能因此而責備她。這些年輕姑娘永遠相信自己是特別的那一個,永遠相信那個輕狂浪子會為了自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於邁克爾而言,維里蒂可能確實有那麼點兒特別,可惜他註定是那個無法被拯救的人,而她也不具備拯救他的力量。

浪子回頭是一件幾率非常低的事,除非他的人生出現了毀滅性的打擊,而邁克爾恰巧就遇到了。他遇到了心愛的女孩——不必懷疑那時他是真的愛上了維里蒂,為了她他甚至下了決心告別荒唐的過去和她結婚生子承擔責任,可是那個女孩在婚禮當天失蹤了,六個月後被發現慘死於郊外,而他做了什麼呢?他依舊謊話連篇,忙着找朋友出具各種漏洞百出的假證,他甚至不敢提到他們的婚禮,因為律師覺得那會加重他的殺人嫌疑。他愛的女孩死了,死的那樣慘(當然那麼慘的屍體實際上並不是她可是他不知道呀),他難道不應該悲痛欲絕嗎?不應該不顧一切地據實相告為追查兇手提供一切信息哪怕可能會將自己置於更不利的境地嗎?然而他好像只關注如何讓自己脫罪,他不提他的愛,不提他的心痛,沒有質問甚至沒有憤怒,就只是忙着編那些不可信的證詞和藉口,愚蠢而自私,愛人慘死而他只想着如何自保,他的愛是有多麼廉價。他的表現根本不像一個痛失所愛的無辜者卻更像是一個心懷鬼胎的殺人兇手,陪審團簡直不費力氣就得出了這個結論。

在沉冤得洗之際邁克爾依然是一臉的茫然,他的愛人死於非命,他自己蒙冤十年,漫長的十年呀,可是他好像並沒有什麼深刻的感受,他似乎一點兒都沒有成長,既沒有痛徹心扉更沒有憤恨絕望,他就只是茫然,甚至都沒問問到底誰是兇手。他看了看維里蒂的照片,略有觸動,然後,他放下了,轉身回到自己的人生里,是的,可以肯定,他是回到過去的人生而不是前往新的人生。沒人相信他會得到新生,睿智如馬普爾居然還慈悲地假設了一下,除非他遇到一個好女人。維里蒂不夠好嗎?她的死都沒能令他做出改變,那還有什麼可以讓他浴火重生呢?

克洛蒂爾德將維里蒂當成了年輕時的自己——那個漂亮聰明充滿夢想和野心的克洛蒂爾德,她本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去看大千世界成就一番事業,可是多病的雙親拖累了她的腳步,她就這樣被無望的生活消磨掉了前程和熱情,待她終於得了自由卻早已年華逝去青春不再,所以當維里蒂出現在她生命里時她又看到了夢想延伸的可能,那是一種父母之於子女的控制欲,她疼愛她,盡一切可能提供給她最好的教育,帶她出國見世面,極力勸說她讀大學,所有她想做卻沒做成的事她都希望她能替她完成。可是維里蒂顯然不是她,雖然她同樣的漂亮聰明,但她和她到底是兩種人,維里蒂想學藝術而非讀大學,她生性浪漫又正處於情竇初開的年紀,可能是因為父母雙亡讓她對愛情抱持着急切又渴求的心態,同時她也感受到了克洛蒂爾德對她的控制,她想掙脫,但又不知道到底要往哪裡走,而邁克爾的出現給了她方向,對,那就是婚姻。不要說是那個年代,就算是現在,依然有那麼多女孩試圖依靠着男人和婚姻來改變命運,維里蒂早就對克洛蒂爾德的愛感到了窒息,可是在邁克爾出現之前她安之若素,為什麼邁克爾一出現她有了勇氣和力量來反抗呢?僅僅是因為愛情嗎?不見得吧?維里蒂之所以不反抗克洛蒂爾德那是因為她自己什麼都沒有,她很清楚,離開了克洛蒂爾德她根本無法生存,儘管克洛蒂爾德的愛充滿了控制欲,但她是真的愛她並且提供給她優良的生活,而邁克爾的出現不僅提供了愛情同時也提供了生存條件,雖然邁克爾自己沒錢,但他有個富甲一方的父親呀,她愛邁克爾,這不必懷疑,但邁克爾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她也是心裡有數的,將自己輕付於一個身無分文的浪子要說她沒有對他父親的財富心生覬覦這可就是扯謊了,尤其是她自己也沒有生存能力。在這一點上就很看得出她不同於克洛蒂爾德,她並沒有打算依靠自己來創造人生。

以克洛蒂爾德的想法,無論當時是什麼樣的人來求娶維里蒂她都會反對,但那依然不是因為什麼愛情——她對她有占有欲但那不是愛情(所以我很不喜歡電視劇的改編),她只是覺得不能讓婚姻捆綁束縛住她,她應該去讀大學而不是去生孩子,她應該去走遍千山萬水而不是守着鍋碗瓢盆,她應該擁有壯麗的人生而不是平庸的婚姻,她是顆明珠,不應該埋沒於煙火之中,更何況是為了邁克爾這麼一個劣跡斑斑的紈絝子弟。其實她錯了,她以為維里蒂不平庸,但其實,她就是一個平庸的女孩,沒什麼野心和夢想,有着年輕人的浪漫和不切實際,憧憬愛情,渴望用婚姻來改變命運,這樣的人生並沒有錯,她有權利選擇,雖然她選擇的人可能是錯的。

人往往毀於自己的執念,而執念過深是源於付出太多,給的太徹底已經沒有了自我,所以我要操控你的人生來完成我的夢想,這都是為人父母的痴心妄想,孩子並不是那個理所當然必須和你志同道合的人,哪怕你已傾其所有。克洛蒂爾德看到了維里蒂選擇的未來——這愚蠢的選擇,那是她無論如何都不願意自己心愛的女孩去面對的未來,維里蒂的選擇摧毀了她的夢想,她感覺再一次被剝奪了人生,這可怕的控制欲和被背棄的羞辱感不僅殺死了維里蒂同時也殺死了她自己,在那個開滿白花的小山坡上,她和她的女孩日夜相望,維里蒂是鬼魂,她亦是。

拉斐爾的秘書艾絲特·沃爾特斯——後來她又成為了安德森太太,也是個很值得討論的人。比起維里蒂,她不算年輕了,經歷過婚姻,有一個女兒。馬普爾對她的評價是,一個好女人,毛病是太容易相信壞人,哪怕只有一點點機會,這種女人都會嫁給一個兇手。所以她到底會不會嫁給一個兇手幾率只取決於她周邊到底有沒有這樣一個人,在看男人品性這個問題上她連半點兒眼光都沒有。在得到拉斐爾的遺贈之後她立馬辭掉工作去享受人生了,當然這沒什麼不對,人之常情嘛,但她之後的人生安排着實令人擔憂,她嫁了一個年輕的丈夫,然後用那筆錢買了房子和昂貴的家具,舒適得近乎奢侈,沒什麼品味——這可真是令人遺憾的花銷,過着看起來好像很「幸福」的生活,顯然馬普爾不太相信她的幸福。

精明的拉斐爾一眼就看出了艾絲特在男人方面的愚蠢,也預料到了大筆的金錢很容易讓她成為心懷惡意的男人的捕獵對象,所以在錄用她時就對她說,他會給她豐厚的薪酬並讓她存起來以便有能力照顧她的女兒,他明確表示不會給她遺贈。他是個好僱主,雖然脾氣臭偶爾還會惡作劇一下,但他會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並且不吝嗇金錢,他滿意她的工作態度,了解她獨立照顧女兒的難處,所以還是嘴硬心軟地給她留了一筆可觀的財產,他只得給她的愚蠢加一道保險,可是他也很清楚,這只能保證在他活着的時候她不被自己的愚蠢給蠢死。不過以拉斐爾一貫的無情來看,他可能也毫不介意她將來會不會被騙的身無分文,他是不會為了蠢人浪費感情和腦細胞的。

可以確信的是,拉斐爾雖然富可敵國但肯定不會大方到送艾絲特的金錢多得可以讓她奢侈地度過餘生——他對她沒有那種義務和感情,她那個年輕的丈夫也有着令人惶惶不安之處,一個男人若真想和你長相廝守,那麼一般情況下他會有較為長遠的計劃和打算,尤其是當他的能力有限時,而不會冒冒然且心安理得地花着你的錢只享受眼下的輕鬆和快樂。這應該就是馬普爾對她的幸福要加以引號和戒心的原故吧?以她這種專業吸引渣男的體質來看,這個小丈夫很大程度上可能只是貪圖着她的錢,而錢終究有花完的那一天。

艾絲特就是那種面前明明有個大坑可她就是看不到,你看到了,攔着她不讓她跳,她還覺得你多管閒事的人。如果沒有馬普爾,她應該已經安安靜靜地躺在一方受人尊敬的教堂草地的石板下面了,可是她為此卻嫌惡馬普爾,是因為她看穿了她的愚蠢讓她覺得丟臉?可能吧,但更可能的是,她依然不相信那個男人會殺了她,沒錯,他殺了他所有任的妻子,可是那可能是因為她們有錯或是他不愛她們,而他對她應該是真心的,她和那些女人不一樣,他不會那樣對她的,他是真心愛她的,她覺得是馬普爾擾亂了她即將到手的幸福。這個愚蠢的女人真的會這樣想的。年輕人的盲目魯莽任性源於沒經驗,不親自摔幾個跟頭他們是不會相信這個世界的邪惡的,但一般人都會在疼痛中成長並且具備舉一反三的能力,不會再倒在同一個或是相似的陷阱里。可是也有艾絲特這樣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百折不撓地從一個坑跳到另一個坑,對於他們來說沒有吸取教訓這一說,他們就是不肯成長,天真到白痴的程度。

人要到了一定年紀才會明白,男人說什麼等和你結了婚就會痛改前非的話千萬不要信,他若真想改,在遇見你之初就會改,他若真愛你,一定捨不得讓你被別人指指點點,一定會想方設法地做一個與你相配的人,一定會讓你挺胸抬頭無比驕傲地嫁給他。永遠要記住,他婚前若不改,那麼他婚後更不會改。反之亦然。但是你跟年輕人講這些話他們是不會相信的,他們總以為那個他們喜歡的人之所以那麼壞是因為全世界都跟他做對是全世界都誤解他打擊他他才會變得這樣壞,而自己,自己的愛,是他的救世主,他會因此重生。就算如此,你確定你有資格做那個救世主嗎?

年輕人最想聽到的是,去愛你們想愛的人,去做你們想做的事,是啊,怎可將青春輕擲?青春本就該是浪漫的不切實際的,不做些衝動的可悔的事青春將會是多麼蒼白無趣啊,可是,你們能承擔得了那些後果嗎?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