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夏县东下冯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东下冯遗址位于中国北部山西省的夏县。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夏商时期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的典型遗址,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

遗迹

发掘年代:1974年。已发现的二里头文化的遗迹,房屋有半地穴式窑洞式和地面建筑 3种,共30余座,以窑洞式居址最多。窑洞就断崖、沟壁掏成,居室平面有圆形、椭圆形和方形3种,均为穹庐顶,面积在5平方米左右,内有壁龛和火膛,个别的还有烟道通向室外。门高0.8米,宽0.5米。灰坑有100多座,以袋形和圆形的最常见,也有个别作半月形的,很有特色。水井平面为长方形,两宽壁留有对称的脚窝。陶窑有 3座,皆在断崖边上掏掘而成,平面圆形,上为窑室,下为火膛,中间的窑箅厚约0.4米,有箅孔十余个。在遗址中发现内外两重壕沟,除北部因山洪破坏情况不明外,其他部分据钻探平面呈凹形。内壕东西相距130米,外壕东西相距150米。皆深约3米,底宽2~3米,口宽2.8~6米。已发掘部分,壕的两壁上有窑洞式居址十余座。墓葬共清理24座,其中长方形土坑竖穴墓17座,除 1座为双人合葬外,余皆单人葬。多随葬1~3件陶器,未见葬具痕迹。有7座利用废弃的窑洞式居址作墓穴,都未见葬具,仅1座随葬大口尊2件。在灰层和灰坑中还发现人骨架数具,均无随葬物品,有的尸骨不全,反映死者生前社会地位低下。

遗物

二里头文化的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乐器等。青铜镞、凿和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用具仍以石质的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骨制的工具如]铲、等。出土的石磬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磬之一,但仅打琢成型而未经磨制,仍带有较多的原始性。生活用器以陶器最普遍,计有等炊器,、 等用器和[[]爵酒器]。此外还出有[[]]刻花骨器和不施钻凿的卜骨等。

简介

东下冯遗址内发现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沟槽陶窑等遗迹。出土物包括陶器骨器蚌器铜器石器、卜骨等。此外,还发现有二里岗时期的城址,城址南部呈曲尺状,城墙保存较好,城外还环有护城壕。 二里岗时期城墙等遗迹的发现,显示出东下冯遗址具有的特殊意义。 该遗址的二里头文化与豫西地区的同类遗存有一定差异,被称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其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遗址内发现有灰坑、房屋、墓葬、水井、沟槽、陶窑等遗迹。出土物包括陶器、骨器、蚌器、铜器、石器、卜骨等。此外,还发现有二里岗时期的城址,城址南部呈曲尺状,城墙保存较好,城外还环有护城壕。二里岗时期城墙等遗迹的发现,显示出东下冯遗址具有的特殊意义。该遗址的二里头文化与豫西地区的同类遗存有一定差异,被称为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其年代经放射性碳素断代,为公元前1900~前1500年左右。二里头文化的遗物有石、骨、铜、陶等不同质地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和兵器、乐器等。青铜镞、凿和石范的出土,表明当时已经进入青铜时代。但生产用具仍以石质的铲、镰、刀、斧为主,另外还有一部分骨制的工具如铲、镞、匕等。出土的[[]]石磬是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石磬之一,但仅打琢成型而未经磨制,仍带有较多的原始性。生活用器以陶器最普遍,计有鬲、 鼎、罐等炊器,尊、盆、簋、豆、 等用器和爵酒器。此外还出有刻花骨器和不施钻凿的卜骨等。[1]

分期

东下冯遗址的二里头文化陶器,与豫西地区发现的基本一致,但又有一定差异。这里鬲多鼎少,以蛋形三足瓮最具特色,不见三足盘、澄滤器和觚等。东下冯类型可分4期:一期陶器以褐色居多,灰陶较少,器形有罐形鼎、鬲、单耳罐等;二期以后则[[]]灰陶占绝大多数,二期器形为盆形鼎、鬲、大口尊、深腹罐等;三期深腹的罐、盆最多,盆多敞口、双□、凹底;四期深腹罐衰落,鬲裆较矮,新出现了与二里冈期商文化极为相似的实足尖薄胎鬲。陶器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等,时代越晚,绳纹所占比例越大。一至四期的陶器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这在各种器形的演变上表现得相当清楚。[2]

夏县东下冯遗址 - 意 义 东下冯遗址的发现,对了解晋南地区二里头文化的内涵,探索夏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助于研究中国古代城市的形成、发展以及夏商文化的变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