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夔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夔安(?-340年),著名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政权丞相、军事家。

生平简介

史料中记载即石勒“召集王阳夔安支雄冀保吴豫刘鹰桃豹逯明等八骑为群盗,后郭敖刘征刘宝张噎仆呼延莫郭黑略张越孔豚赵鹿支屈六等又赴之,号为十八骑”。这支打家劫舍的小武装,自一出现,就显示出了惊人的战斗力,很快引起了当地的豪强人物——马牧帅汲桑的注意,招纳他们参与了成都王司马颖故将公师藩的叛乱,石勒等人在与东瀛公司马腾的军队的作战中,表现神勇,大败腾将冯嵩所部,长驱入邺,一举斩杀司马腾... [1] 319年,石勒称赵王,建立后赵政权,以夔安为左司马。330年,石勒称帝,以夔安为尚书、侍中、镇军将军。石弘即位,夔安领尚书左仆射。

攻邾城

夔安为东晋十六国时期后赵太祖武帝石虎手下丞相,他聪敏而才能卓越,十分贤明,不仅在行政事务上卓有见地,将后赵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而且在军事指挥上也独树一帜。 后赵建武五年(公元339年)农历八月,东晋王朝的镇东大将军庾亮镇守武昌,派遣手下大将毛宝樊峻驻戍邾城。 后赵太祖十分讨厌东晋的外戚庾亮,便以夔安为中坚将军大都督,率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将军领兵五万人攻击荆州、扬州北鄙,另派二万骑兵攻邾城。

“围点打援”的战略

夔安采取“围点打援”的战略,不断消灭晋军的有生力量。当时庾亮拥有二十四万晋军,军力远高于后赵,但手下毛宝在夔安的紧紧围逼下,不断求救于庾亮,而庾亮自以城固,则不时遣兵出救,结果出援之兵不断被夔安消灭,致使自己防御日渐空虚,形成此消彼长之势。 到了农历9月,夔安手下的石闵击败晋军于沔阴,杀其将军蔡怀;夔安又指挥李农领军攻陷了沔南;朱保也击败晋军于白石,杀郑豹等五将军;张貉则攻陷邾城,杀死晋军六千馀人。毛宝、樊峻被迫弃城突围出走,在长江边被夔安率轻骑追上,将毛宝、樊峻逼入江中溺死。

进逼江夏

之后,夔安率后赵大军进据胡亭,再进逼江夏;东晋的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等皆降于夔安。随后,夔安再次率军进围石城,当时东晋的竟陵太守李阳拒战,夔安一举破之,斩首五千馀级,声威大振,东晋朝廷一时惶恐。 在消灭了东晋的有生力量之后,夔安指挥退兵,回途中还顺带抢掠了后汉国的东部,挟持七千馀户迁于幽州、冀州,充盈了后赵北部。后赵太祖对夔安的军政才能皆十分赞赏,一直予以重用。 [2]

夔姓源出出自芈姓

夔(Kuí)姓源出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楚国公族的后代,以国名为氏。得姓始祖:熊挚。春秋时楚国国君熊绎的六世孙,他的后代受封于夔城(今湖北省秭归),建立夔国(秭归东有夔子城,地名夔沱,便是古夔国的故址) ,后又为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就以原国名夔为氏,称夔姓。夔,原指龙形动物,可能是黄帝族龙图腾的分支。

【夔姓宗祠对联选刊】

【四言通用联】

雩都贤令;

汉室高才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夔信,官雩都令,考核政绩时,被列为第一。下联典指晋末十六国时期的后赵丞相夔安,聪敏而才能卓越,为一时贤相。

【七言通用联】

京兆郡宗功久远;

相汉堂祖德绵长。

——全联典指夔姓的郡望和堂号。

汉廷贤相传名远;

雩邑清官世泽长。

——上联典指汉代人夔安,聪敏而才能卓越,为一时贤相。下联典指明代人夔信,官雩都令,考核政绩时,被列为第一。

【八言通用聯】

汉相多能,宗崇显赫;

乐官一足,祖德恢弘。

——上联典指汉代人夔安事典。下联典指夔姓先祖夔一足。 鲁国国君向孔子请教,问“夔一足”怎样理解?孔子回答说,古时舜帝为用音乐作辅助,使天下安定,于是让夔当乐官,让他主持这方面的工作。夔充分发挥了积极性、创造性,制定了乐律,成绩非常突出,舜帝很高兴地说,有夔这样的能人,一个也就足以办成事了。 后来人们误传这位乐官叫夔一足,只有一条腿。

 【十一言通用聯】

抚宇勤劳,循良闻望称廉吏;

才能敬达,燮理阴阳乃异才

上联典指汉末南北朝时期的夔安,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夔信。 [3]

参考文献

  • 晋书·石勒载记、石季龙载记》
  • 《中国历史大辞典》
  • 资治通鉴·晋纪》
  • 后赵明帝石勒起兵的“十八骑”都是什么民族的?
  • 姓名 > 百家姓 >夔姓历史名人>夔安
  • 【夔姓宗祠对联选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