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大人是一個中華思想文化術語。

中國漢字的發展成為維繫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進步的一條生動鮮明的脈絡[1],各個歷史時期所形成的各種字體,有着各自鮮明的藝術特徵,如篆書[2]古樸典雅,隸書靜中有動,草書風馳電掣、結構緊湊,楷書工整秀麗,行書易識好寫,實用性強,字體多樣。

名詞解釋

「大人」最初指統治者或社會地位尊崇之人,與「小人」相對。後也用人的德行高下來界定「大人」與「小人」。德行高尚者被稱為「大人」。不同學派對「大人」的德行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要求:儒家認為,「大人」能夠堅守禮法所承載的道義,不受外在誘惑的牽累,不為利益所動;道家則主張,「大人」能行無為之事,克服世俗禮法的虛偽,合乎至高的道。

引例1

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為政於國家者,皆欲國家之富,人民之眾,刑政之治。 (《墨子·尚賢上》) (墨子說:「如今王公大人治理國家,都追求國家的富裕,人民的眾多,法律政治的清明。」)

引例2

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於物。物交物則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則思,思則得之,不思則不得也。此天之所與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不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孟子]說:「耳目等器官不能思考,因而被外物的表象遮蔽。耳目與外物相接觸,就會被其引向歧途。『心』這一器官能夠思考,思考便能有所得,不思考便無所得。這是天賦予我的。先確立心作為大者的官能,如此則不會被耳目之官的欲望遮蔽。這就是大人了。」)

引例3

知大備者,無求,無失,無棄,不以物易己也。反己而不窮,循古而不摩,大人之誠。 (《莊子·徐無鬼》) (知道最完備的,無所求取,無所喪失,無所捨棄,不以外物改變自己。反求自己而不窮盡,因循常道而不矯飾,這是大人的誠實。)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