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仙寺传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仙寺传戒

图片来自pixnet

大仙寺传戒,是1953年1月15日台湾台南县白河镇大仙寺举办为期十五日的传授三坛大戒活动,这是战后以来台湾佛教首度传大戒,由中国佛教会主导。

缘由

出身南台湾佛教“大岗山派”的开参法师,注重禅修和劳动,大仙寺在他住持之下,宛若唐代丛林制度的再现,被战后来台的大陆僧侣,视为“百丈遗风”。该派自日治初期开创以降,势力虽已遍及台湾南部,却从未自行传戒,太多僧尼未受大戒,所以开参法师想在白河大地震后的大仙寺重建完成时,举行传戒[1]

成员

传戒由开参法师任得戒阿阇黎、智光法师任说戒师、太沧法师任羯磨师及道源法师任教授师,证莲、南亭、慧峰、煮云、星云等法师任尊证师。白圣法师任开堂、戒德法师任陪堂。广慈、净念、浩霖等法师分任引礼、引赞、纠察。此次求戒有比丘40人、比丘尼132人、沙弥3人、沙弥尼1人、在家菩萨戒82人、五戒197人。

影响

大仙寺传戒期间、佛教界颇为关注,其意义被学者誉为“传戒革命”,对日后几十年来台湾佛教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大仙寺传戒有以下变革:

  1. 头上的戒疤从十二个减少至三个。
  2. 禁止传戒时的无理打骂。
  3. “寄戒”为费用照收,但须去缴费者家中讲戒规和发证书。
  4. 以后由“中国佛教会”决定何寺举办传戒成为定规,迄解严后才改变。

《菩提树》、《人生》等佛教刊物,时有报导相关讯息。印顺法师亦发表〈受戒后更应该守戒〉,期勉新僧恪守戒律。这次活动有二大缺憾,除“寄戒”情形存在外,在传戒期中亦无讲戒。

传戒之后四个月,大仙寺出版《台南县大仙寺冬期传戒同戒录》记录此次传戒大概经过。白圣法师也在1955年8月油印《台南大仙寺开堂记:附颁发戒牒记》,详述整个传戒始末[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