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圣搬家(常玉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圣搬家》是中国当代作家常玉国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大圣搬家
河南济源有某文客,曾将王屋山修建大圣庙后,孙悟空与太上老君同来王屋山金炉顶上,为曾经的过失而致歉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并公诸于世。悟空看到后,心中略感遗憾和歉意。上次到了金炉顶,由于心情欠佳,没有去百姓为自己所建的大圣庙看一眼,更没有看看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有负百姓和众香客之美意。星转斗移,时光荏苒,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孙悟空终于又再到济源,并意外地与济源结下了不解之缘,遗留下了这段假作真时真亦假的笔墨故事。
01
久居天庭烦仙事 饱览盛景赞济源
且说王屋山金炉顶下的大圣庙内,每日香火缭绕,供果丰盛。那孙悟空虽为猴性基因,但随唐僧取经回来后,行满功成,羽化登仙,被玉皇大帝封为天上神圣。他在天庭感受到人间善男信女的供奉,好不陶醉惬意,这比取经路上餐风露宿强过千百倍,怪不得人人都说神仙好。
悟空虽贵为大圣神,但端坐在天京宫殿,拿捏着作官架势和腔调,没有了以前桀骜不羁、叱咤风云的洒脱,时感拘谨及烦闷。以前虽然有紧箍咒约束,但只是在唐僧认为自己无端杀人时才偶尔惩罚。现在,天庭的清规戒律太多,时时制约着所有的言谈举止,连走路也得故作斯文状。他娘的,这当神仙作官也并非没有弊端。我老孙何不学人间的官员,也时常到下面去视察调研,让尘民顶礼膜拜一番,岂不快哉?王屋山大圣庙乃我之行宫,就到那里去看看,好直接感受一下人间烟火。
悟空在天庭的官职,不过是在其功成名就后给他一个享受待遇的闲职。玉帝听悟空请奏说想去人间调研,哪有不准之理,道:“去多多了解尘世情况,回来如实禀报与朕!”
悟空从寝宫中拿出久已不用的金箍棒,拭去浮尘,抡了两圈,功能依旧。他启开火眼金睛看准方向,一个跟头向豫西北晋东南地带翻将下去。
说时迟,那时快,悟空来到金炉顶,站在顶峰,举目四望。上次随太上老君来此,只是为自己一怒之下的举足一踢和金箍棒一掷,致使金炉失而复得之误向老君表示歉意。当时因满怀心思,未及仔细观看,只留下此处山青水秀之印象。现故地重游,恰逢有闲情逸致,真乃兴从心至,景随兴来。只见奇峰叠崿,危岩嶙峋,苍松如潮,薄云缭绕。东南望去,峰上有绝顶,顶上有平坛,坛中设一琼楼玉阁,祥云氤氲其间。悟空微启火眼金睛,见南额正中横书“无极玄穹门”几个遒劲大字,不知是什么仙宫神殿所在。他心中赞叹道:真乃不是仙境,胜似仙境!
悟空随唐僧取经路上,历经千山万水,阅尽天下奇景,到此中原腹地,原本只想草草一览作为散步小憩,哪知仅此一览,便兴趣盎然,欲罢不能。他用金箍棒顿顿山石,山神便急忙破山而出,来到面前。
神界虽然没有人间的5G通讯,但经过五千年渺渺时空的运转、九万里悠悠春秋的悟道,自然形成了它的超人通讯方式,就是我们人间所称的“神通”。神通包括天眼通、天耳通和神足通等功能,比人间未来二十一世纪的卫星通讯还要先进许多,“神通广大”一词即由此而来。
早些年间,悟空的金箍棒上捅青天庭,下搅碧海宫,天上地下的神仙哪个不知?何况现在悟空又是天庭之神,这小小的山神接到金箍棒的信息,岂敢丝毫怠慢?只见他向悟空揖问:“不知大圣来此,有失远迎,请问今来小地何事,小神甘效犬马之劳!”
悟空抓抓耳腮道:“嗯嗯,这么大的一个好去处,汝称为小地,差亦!老孙我不曾知道这里的情况,快给我介绍一番!”
山神言道:“这里地处由济渎之源而得名的济源县辖区,距县邑一百二十里。脚下之山因形似王者车盖古人称之为王屋山。绝顶有坛为轩辕祈天之所,古又曰天坛。此处旦夕可见五色山影,子夜可赏缥缈仙灯。若宿其顶,凌晨还可望日出东海。刘禹锡诗云:'阳落天坛上,依稀似玉京。夜分先见日,月静远闻笙。’……”
悟空若有所思地拍拍头摆手道:“停,停!嗯,我已想起,在天书上曾看到过也曾听玉帝在殿上准奏过的皇帝祈天原来是在此处?嗯,明白了,明白了!”山神连连称是,并继续环顾四周,指着层层苍山滔滔不绝地进行介绍。
随着山神的手指方向看去:只见麻龙山、胡峨山、圣佛山、玉阳山、金炉山、鳌背山等,山山绵亘起伏,层峦叠嶂;日精峰、月华峰、五斗峰、华盖峰、圣祖峰、砥柱峰等,峰峰直插云端,云波雪涛;大罗岭、八仙岭、九芝岭、八柱岭、铁山岭、苍龙岭等,岭岭青翠迭𪩘,烟雾云霞;王母洞、仙姑洞、麻姑洞、桃花洞、灵山洞、玄天洞等,洞洞古朴深邃,风帘翠幕。
悟空啧啧称奇,连连赞叹这太行王屋真乃宝山胜地,应为天地共享,不容小觑也!
悟空兴之所至,摆摆手让山神隐去,略顿足展臂,一朵祥云便随风而生。他驾云升空,来到一片神奇的大地上面,滞云停足,反手搭起凉棚,从高空环视鸟瞰,只见北边和西边的太行、王屋二山,延绵百里,青峰玉壑在云雾下时隐时现,宛如大海之波涛,澎湃无声。又若一巨大天然屏障,护卫着这片大地。南边的邙山丘陵犹如一片阜丘,山阴下的黄河蜿蜒东去,流淌着几多尘世的烟梦云愁。黄河与太行之间,几条小河渺如白练,分布在绿色的大地上,最后拧绕在一起,缥缈地融入东边一望无际之原野。山河之间,众多的大小湖泊像一颗颗明珠,镶嵌其中。一簇簇农舍村庄升起的袅袅炊烟,缠绕着树干枝丫,好似若隐若现的白纱。
悟空左看右看,觉得这个如同簸箕状的大地,祥云缭绕,福光四射,犹如一个硕大的聚宝盆。天上虽然仙云缥缈、玉宇琼楼,但哪有这人间景色五彩缤纷、颇接地气。比起取经路上西域的千山万水、奇色异景,这里不但毫不逊色,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悟空下落到孔山丘陵的一处脚下,用金箍棒敲了敲地面,“神通”开启,土地神即刻而至,慌忙对悟空叩首作揖道:“不知大圣到此,罪过罪过!”
悟空抓抓耳,说道:“在此值守,你真乃好福气!这叫什么地方?”
土地神道:“大圣有所不知,这里曾是夏朝两代君王之故都济源也。”
悟空道:“这里还是济源?这个县域不小哇!我看见了散落在大地上的一些庙观楼宇,好似瑶池里的景象,都是作甚?细细讲来!”
土地神道:“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道教佛教共生共荣,有众多的仁人志士和名胜古迹。如轩辕黄帝祭天的第一洞天天坛阁,有道教三宫的阳台宫、紫微宫、清虚宫,有祭祀天下四渎之首的济渎庙,有陈母教子的佛舍延庆寺舍利塔,有古轵国的祖庙佛教寺院大明寺,有韩愈所写《送李愿归盘谷序》的盘古寺,有以荆木作栋梁的贺兰栖真修道的奉仙观,还有麻姑庙、迎恩宫、灵都观、长春观、商山寺等等。这里人杰地灵,民风淳朴。汉书载:'其俗朴野易治。’元志载:'风土得四方之正,是以习俗好,尚奢俭适中。兴淳俭之化,息奢俭之习。力耕稼而鄙贩鬻,尚俭约而多寿考。’白居易曾作诗道:'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
悟空连连摆手道:“罢罢罢,老孙不懂这些词句,记不得许多,也管不了许多,足矣,足矣!嗯,一个县域的宫宇琼楼竟比天庭的还多,看来这里的民众都是天庭之善德子民。怪不得,怪不得,这里有如此盛景,真乃盛华宝地也!”随挥挥手,土地神隐去。
看客可能会疑窦顿生,孙悟空乃属唐代人物,为何土地神会引用元书之说?殊不知悟空已成神仙,天上方一日,人间已百年。何况,神仙可瞻前顾后洞穿日月三千年。故仙界之事不可以人间逻辑推断是也。
且说悟空腾空一小步,又来到王屋山与王母洞比邻的大圣庙前。庙宇红柱黄瓦,榭廊飞檐,好生气派!庙内庙外,香客芸芸,匍匐跪拜。他虽然身着天庭官服,但难以掩盖其天造地设的猴脸。害怕吓着香客,悟空便隐身走进庙内。只见自己的贴金塑像立于正中,金鸡独立,一腿微曲,左手高持金箍棒,右手眉梢反搭凉棚,两眼金光炯炯,通过门框遥望百里群山。一张八仙翘头长几摆在庙堂正中,上面瓜果肉食等供品琳琅满目。红烛灼灼,香烟袅袅,满堂香客三跪九拜,口中念念有词,祈祷大圣为百姓扫邪除恶保平安。悟空心中大喜,暗中对众香客频频施礼致谢,默默许诺一定不负百姓之祈愿。他走出庙门,雅兴顿生,遂在大圣庙和王母洞之间的岩壁上,用金箍棒作笔,龙飞凤舞地写下“门含滚滚千峰景,眸看茫茫万代春”两行鎏金大字。悟空原本就是生来无师自通地识字,曾能阅读并理解“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的对联,加之在天京为官多年,文字能力又提高不少。逢此激情之时,他未加思索便随手写下这副即景对句。众香客于无影之处忽然看到岩壁上呲呲地闪着金光,即现出一溜大字,皆惊得呆若木鸡。悟空呵呵大笑,腾空而去,留下一束光痕。众香客回过神来,方顺着光痕仰头看到升腾到云头的悟空,便呼啦啦匍匐于地,齐声颂赞大圣显灵。从此,大圣庙更为名声大振,香客和游客如云。
02
向好速迁济水地 离乡急别花果山
返天途中,悟空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没想到这一次到人间的小调研,却促成了他心中一个大打算。回到天庭,他的猴急脾气又上来,未去寝宫歇息,便将金箍棒微缩藏于耳中,直奔天朝参见玉皇。
礼毕,玉皇道:“爱卿风尘仆仆赴尘世调研回来,不等明日早朝就单独来见天朕,有何要事相奏?”
悟空道:“圣皇英明!臣到济渎之源走了一番,那里山河壮丽,水茂粮丰,景象不可三言两语述尽,容臣日后慢慢禀报。今臣先奏请一私事,请圣皇容禀。臣祖籍于黄海之滨的云台山,那里虽然有花果山水帘洞,大海漂渺,景色秀丽,但每年夏季不时有海妖作怪,狂风暴雨,恶浪滔天。臣上无父母,下无家眷,只有一众徒子徒孙,与臣也是骨肉相连。臣曾与海龙王几经协商,要求其严格治下,虽也稍有改观,可也有些许不法之徒,时有兴风作浪。龙王与臣也鞭长莫及,众子孙不免常有灾难。今臣调研济源,见其地处中原,得天独厚,山河秀美,大地祥瑞,既不缺海水之滋润,又不乏天屏之保障,真乃神州福地也。臣思考再三,欲将家族众徒搬迁至王屋山,一绝子孙之后患,二绝微臣之后忧,以更好地为天庭效力。”
玉皇微微启笑:“你这猴王真乃已修成正果,不但没了野性,而且懂得了神情世故和人情世故。朕对济水之源也时有耳闻,每年腊月二十三各处灶王来天庭参加年会,从济源的灶王口中听到过不少那里民众的德善之事。那是个风水宝地,其人口都是蒙朕之天意从山西洪洞调迁而去的。朕曾感愚公移山之诚,命夸娥氏二子去那里助他负走二山。将来朕还计划给那里更多的庇护,以后会更加大有所为。爱卿不愧有火眼金睛,挑了快好地方。光门耀祖庇荫家族,乃天经地义。准奏!近期天朝也无甚事,爱卿即可去办理为要!”
悟空眨眨眼睛挠挠耳后,不无怯意地问道:“圣皇能不能把对济源未来的打算给透漏点,好让臣作为见面礼给当地人说说,让他们高兴高兴?”
玉帝微微一笑摆摆手:“天机岂能轻易泄露!”悟空便作谢拜别。
曾桀骜不羁的悟空现在已经颇具自知之明,担心这副猴相直接面见地方官仍有不雅。何况,他取经路上跟唐僧也学到了不少办事程序。作了神仙后,参加了天庭仙官进修班,取得了在职文凭,对人间政务程序法度及繁文缛节,比在取经路上又精通了许多。现在要把家族搬到人家地界,不能再象对待妖怪那样以一根金箍棒抡来舞去了事,须得到地方官员的批准。于是,他草草写了搬家申请,载明理由和必要性云云,一个跟头又来到距济源县邑不远的孔山脚下叫凤凰嘴的地方,唤出土地神,劳他前往济源县衙代劳一番。土地神岂敢不尊大圣指令,急速来到县衙,向县太爷讲明原委。当时,愚公虽然已搬走了两座大山,但仍诸山层层,地广人稀,大圣家族来此居住,岂有不准之理。县太爷令师爷拟好公文,交给土地神并托他致言大圣表示欢迎等诸多好话。
大圣拿了公文,一个跟头又来到渤海边的花果山上。由于连年干旱,水帘洞的洞口早没了瀑帘,成了淅淅沥沥的水滴。值班猴王看到大王归来,激动地嗷嗷狂叫,呼唤老幼众猴齐聚到洞内大石厅里,向大王山呼参拜,嘘寒问暖。狂欢毕,悟空向大家分析了久居花果山的弊端,介绍了中原王屋山的概况,讲出将家搬到那里的想法,得到了众猴的欢呼和拥护,各个抓耳挠腮,激动不已。悟空草拟了一份搬迁辞别文书,让花果山山神转交海州府衙,说明家族搬迁之原由。未待海州公文回复,急性的悟空便下令即刻启程。
悟空用金箍棒朝空画了个大圈,然后将金箍棒伸长百丈,向天庭搅动,给玉皇传递请求信息。玉皇会意,即令王母知会值星官释放一大团浓浓的白云落将下来,化作一艘硕大的云船。众猕猴既没有行李细软,也没有亲朋好友,他们可以随时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迁徙。悟空招呼众猴扶老携幼,数千只猕猴须臾便纷纷上船。悟空以金箍棒作浆,一点山崖,云船便腾空而起,向距离一千四百里华夏腹地的中原地带疾驶而去。
众猕猴在花果山虽然攀峰戏崖,爬高上低,但哪里上过云天。它们在云船上欢呼雀跃,好不快活。
悟空一个跟头即是十万八千里,能绕地球转一圈,还因为在空中飞奔扩大了地球的周长。今天因为是载着数千只家族的云船,飞速缓慢,成了悟空生命中最慢的一次飞行。他与全部家族成员聚在一起,看着大家的激情,想着真乃应了人间那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俚语,感到自己不但帮唐僧取经成了正果,而且也让自己的整个家族择地而居从而改变命运。这两件事无论在神界、人界、猴界,皆可载于史册,名垂千古。加之去西天取经回来不久即入天庭为官,久不与众猴相处,悟空不免心花怒放,与大家一起嬉戏起来。
在嬉闹之余,众猴俯视着沿途地面的山川湖河,不免大开眼界,啧啧称奇。悟空触景生情,想起了取经路上多次去找观音菩萨一同驾云去救师父的往事。想到当时用尽心计保唐僧救唐僧,想到与两个同行的师弟相互调侃逗趣,想到三打白骨精,想到与多个妖怪斗智斗勇…… 眨眼间,这些都成了过眼云烟,悟空不禁嗟叹不已。特别是他又想到了之后的一段尘事,导致多年没有再与师父师弟们见过面,内心不禁生出了一丝淡淡的凄然感。
原来,取经回来后,师徒四人便分了手,各奔东西,过了一段凡世间的自由日子。期间,唐僧给悟空写了一封信,说他为了安度一生,便入乡随俗,已与女儿国国王成亲。其中还提了一句“白骨精说你是个标准的男子汉,你也可以成个家了”,勾起了悟空的一桩心思。悟空曾三打白骨精,视她为仇敌。但内心深处却被她的美貌、聪明、机智和坚韧所打动,以致后来多年难以忘怀。三打白骨精乃其职责所在,他当时不会因徇私情而渎职。现在他已成为自由人,如果能与白骨精结合一起生活,并成立个武习班,他教武术,她教幻术,不但可维持生计,而且可培养后生人才。当年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之事被吴承恩写成《西游记》,从万历年间一直流传至今数百年,妇孺皆知。如果再有个其他什么承恩,将我老孙与白骨精喜结连理并培育桃李的事也记载下来,岂不仍为绝世佳话?
一腔情愫难以自抑,悟空原想去找寻白骨精说明心事,求她原谅,既往不咎,共同携手创业。但擅长打斗的孙悟空也是个红脸汉,怎好意思当面言说。于是,悟空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书信,托人转交给了白骨精。
白骨精的回信,表达了对悟空的好感和英雄情结,但却明示:“你嫉恶如仇,从善如流,正直刚毅,不畏邪恶,确实是个真正的男子汉和大君子。其实,当年你三次欲置我于死地,我不但不恨你,而且佩服你、敬重你。可是,恕我直言,这无关爱情。相比而言,我还是喜欢唐僧,他温良恭俭让,是我此生之偶像。当年你认出我是妖精,唐僧何曾不知我是妖精,不过他假装糊涂而已。我当年想拥有他,因你而未能得逞。现在你们完成使命分开,我不相信他仍不食人间烟火,本想再以真情去感化他。谁知唐僧虽爱慕我的美貌,却落入俗套,虚荣心极强,嫌我没有权势家庭背景,竟然选择女儿国王成了亲。我满腔羡慕嫉妒恨,下决心此生不再结识男人。不料女儿国王因忙于国政,并且对唐僧取经回来后没有家业和事业心存鄙视,感情渐生裂痕,这些年来对他越来越冷落。唐僧遇见我时曾多次诉说心中苦闷,我对他以感情抚慰,于是我俩现已成为情人关系,也算了却了我的夙愿。尽管唐僧有点不谙世事,自身清贫,在吃着女儿国王的软饭,但现在对我却是真心一片。不管我俩是否将来能正式成婚,都无所谓。即使女儿国王将来与他离婚让他一贫如洗,我也不改初衷。清贫算什么?除了爱与被爱什么都有,也不算富有;除了爱与被爱什么都没有,也不为贫穷。拥有唐僧,我此生足矣!故请你谅解,我不能遂你所愿。那位美丽机灵的玉兔精现在仍为单身,若你愿意,我倒可撮合一下。”
03
悟空误判王屋山 县令诚留众猕猴
在悟空闭眼回忆往事和感叹时,忽然醒悟过来,连忙打开火眼金睛隔过层层云雾往地面望去,只见群山如巨龙般蜿蜒盘旋,绵延不断,横亘天地,壮丽无比。浮在白云中的叠翠峰峦,又如波涛汹涌的大海中之绿岛,气势恢宏,深邃神秘,引人入胜。感叹中的悟空刹那间又激动起来,兴奋地说:“小的们,这里如此壮美,应该是王屋山到了。”遂将云船降落下来。
众猕猴下得云船,纷纷登上山顶俯瞰四周,只见群山环绕,云雾氤氲,仿佛来到了凡尘之外。峰峦叠嶂,巍峨耸立,犹如天地之柱。山谷间林木葱茏,花草繁茂,郁郁苍苍,百鸟啾啾。一条溪河从山上而下,跌宕成瀑,聚水为湖,蜿蜒曲折,伸向远方,宛若银线穿梭于青山绿水之间。溪水潺潺,清波涟涟,五色卵石铺满了清澈如玉的河底。众猕猴感到这里既是人间仙境,又是绝美画卷。他们先是跳岩攀枝,采摘树上和灌木中的无名野果,品尝这从没有吃过的美味佳肴,然后兴高采烈地奔跳到湖边河畔,涉水而饮,然后纷纷嗷嗷齐呼,啧啧称赞。你道为何?原来它们的花果山因临近大海,海水的盐分不免渗入了山上的泉水中,喝起来略带咸味。这里的纯山水林泉,清冽甘甜,宛若琼浆玉液,怎能不让它们欢呼!
且说悟空却没有这番闲情逸致,他在山间转来转去,寻找他的大圣庙,以作猴群的指挥部。可不仅没有找到,而且连相毗邻的王母洞也没看见。他来到一个绝壁前面,只见一块巨石上写着“桃都峰”三个大字。王屋山老孙去过啊,怎么没听过这山名?于是他飞跃起身,四处巡看,只见峰壑之间散落着多处古朴苍劲的石雕大字:卧虎岭、金鸡顶、阎王鼻、箭过岭、羿山峰、青龙岭、白虎岭…… 到处都是岩壁如削,怪石若兽,林木繁茂,溪水淙淙,真乃鬼斧神工也!这些景象与王屋山既有相似之处,又有独特的风貌。他忽然灵机一动,哎呀,不好,错了,错了!这里不是王屋山,由于刚才在云船上回想往事时分心,将此处误判成了王屋山。一心不能二用,真乃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啊!
它急忙转身欲去召唤众猕猴,忽然看见从山口进来一溜牛驴,背上都驮着布袋。他诧异地站下,不解地相看。原来是太行神看到庞大的猴群到来,不知何故,感到事态重大,顾不上问询,就急忙遁地来到县衙相报。县令一听,知道是大圣家族到来,但不知为何没去王屋山。他急令这里的乡绅们去欢迎。乡绅们献计,咱这里盛产花生,若带些花生去迎接大圣和群猴,岂不更显咱地方之盛情?于是县令批准动员山口、贺坡、官庄等几个村的百姓马上筹集到了这些花生,集中了数十个牛驴驮运而来。
带队的县令从马上跳下来,给悟空跪拜于地,深深一躬,热情寒暄。悟空慌忙以袖掩面,不敢直对众人。县令知其意,忙道:“大圣不必掩盖真颜,我们大都知道《西游记》里你的贵相,深觉你的可爱,今日一见,更感可敬。”悟空这才素面直对大家,指着身驮布袋的牛驴问道:“此乃何意?”县令说明了情况,道:“乡亲们一点心意,不成敬意!”悟空虽然对让乡民们送花生有些不忍和不愿,却也盛情难却,遂将众猴召集起来,对乡民们再三致谢。
乡民们将布袋里的花生铺撒于地,众弥猴蜂拥而上,尽享美餐。它们在花果山哪里食用过这些香甜可口之美食,那种兴奋激动之情可想而知,不再赘述。可惜它们天生不会笑,不然每个猴脸都会笑靥如花。
悟空与太行神、县令和几位乡绅围石而坐,互相说些嘘寒问暖的客套话语。待众猕猴吃饱喝足,悟空方道:“承蒙地方官员百姓和太行神的热情款待,老孙感谢不尽。由于老孙误判,错把贵山当作王屋山,给诸位带来麻烦。我等在此小憩一下,还要赶往王屋山,请诸位回去,免得再被打扰!”
太行神、乡绅等一听,惊诧道:“什么?还要走?既然来到敝地,即为千年缘分,岂能再走?!何况敝地山水也不亚于王屋山,难道就不能让众仙猴容身吗?”
悟空道:“非也,不是这里不好,而是我的申请批文就是王屋山,何况那里已建了老孙的大圣庙,我也不能又见异思迁啊!”
县令说道:“既然乡绅们挽留,大圣不必多虑,批文我改了就是。这里是秦时隔山引水以枋木为闸的枋口堰所在地,是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故史称敝地为'枋口’。此处距王屋山一百多里间,太行起伏蜿蜒,沁河口、疙瘩坡、盘谷岭、圣祖峰、漭河口、小北顶等像一个个硕大的珍珠镶嵌其间,处处青山绿水,皆为下官辖区。下官就把这百里名山全划给你为领地,此处作为你的大本营基地,以后家族繁衍扩大,任意居住,大圣可以自由来往。这里金鸡峰下的香岩寺,四面环山,状若伏虎,龙吟溪畔,风鸣云头,是个觉悟圣道的禅院。贵家族与此为邻,也有利于众仙猴的修养教化。我可将其重新修缮,再建一间客事厅,大圣来时可在此处休憩和议事。这样,对大圣来说,小县域里西有大圣庙,东有香岩寺,岂不更善哉?”
太行神起身一揖道:“大圣千万走不得,小神值守在此,以后尽力服务。刚才我已从上而下通过各路神仙,将你搬家来枋口的信息上报于天庭,下达于东海。天庭要神和东海龙王等都要亲自来贺。”
此时,众猕猴围将上来,听到在议论驻地安居之事,便以各种方式蜂拥争相表示:“大王,这里甚好,我们愿以此为家!”
悟空想了想,地方盛情难却,众猴心意难违,我又不能在凡间长住,既然两相情愿,何不顺水推舟?何况此处离王屋山大圣庙也不过是我的一跃之距,将来把家族分为几处,这太行王屋二山就成了我的猕猴王国,也是美事一桩。想到此,悟空给大家一揖道:“多谢各位的美意,恭敬不如从命,我答应便罢!现在时分已不早,还请各位回去安歇!”
县令道:“山上没有仙邸,大圣不如到小衙的官驿对凑一下如何?”
悟空道:“老孙乃猴子出身,荒山野岭树上岩下,皆能栖身。随师父取经路上,方住过一些民舍客栈,但也经常餐风露宿。到天庭后,那些厅堂楼阁,还颇感不适。我自有住处,请县太爷无需费心!”县令拜别。
太行神向悟空道:“众仙猴初来乍到,我帮助安顿一下。”悟空连连摆手:“众猴放荡狂野,久经春秋风雨,以岩为房,以穴为家,这里岩壳洞穴甚多,它们自会料理,勿劳,勿劳!”遂让太行神遁去。
夕阳西下,晚霞笼罩着突然增加了无数生气的枋口群山。归巢的山鸟看到满山的猴群,不知有何变故,惊异的啾啾声组成了峰壑间的自然交响曲。悟空巡来跑去,将邻近的山势地形又考察了一遍。暮色初临,悟空召集众猕猴,讲了一些猴规戒律和注意事项,作了部署,对以前的管理编制作了调整,要求各级头领要负起责任,确保新住地平安和谐。众猕猴愉快地作鸟兽散,带着家小三五成群去找寻合适的住所。
悟空腾空而起,奔王屋山大圣庙栖息,一夜无话不提。
04
枋口更名五龙口 太行设立猕猴区
天边刚泛起鱼鳞般曙光,枋口太行山便在朦胧中苏醒。朝霞洒在山巅,给惺忪的山林镀上了片片金色。山涧的林木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搅碎了阵阵山鸟之晨歌。峰壑之间,薄雾缭绕,仿佛一层轻纱,将远山近水笼罩在一片神秘之中。
众猕猴走出了它们夜栖之地。虽然它们一些猴因搬新家激动而夜里失眠,但个个仍精神抖擞。此刻,错落有致的岩石上和郁郁葱葱的林木中,到处都有它们跳跃嬉戏的身影。它们时而攀爬打闹,时而驻足远望,欣赏着大自然神奇造化的天然新画卷。欢快的猴叫声与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落,为宁静的山涧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且说太行神清晨醒来,忽然以“神通”功能感知到有要神进入了辖区,慌忙破石而出,只见一个庞然大物走进山口。他身披熠熠鳞甲,闪耀着深邃的蓝光;长须飘飘,如同一尊战神斗将;两眼炯炯发光,仿佛两个小探照灯,洞穿云雾;手持三叉戟,威风凛凛不可一世。太行神认出来是东海龙王驾到。这东海龙王驻守海底,不但是海洋的主宰,而且挥舞三叉戟即可掀起狂风巨浪、暴雨山洪,还掌管着神州人间的雨量旱涝。虽然施雨总量由天庭钦定,但作为具体水政实施者,有着极大的裁量权。他可以让一地风调雨顺,也可以让一地旱涝成灾,实乃不可小觑的大神物!太行神哪敢怠慢,慌忙匍匐跪拜道:“大神神速莅临小地,也不预先通报,好让小神报地方官员和神仙远迎!”
龙王道:“我作为大圣之友神,把我的镇海银针都送他防身,在他家族乔迁之时岂能不来相贺?贵神昨报大圣已搬家至贵地,我便立即动身,顺着济渎入海口逆流潜水而来,又换潜沁河水道速速赶来,生怕耽误了大圣的好时辰。”龙王的声音深沉而威严,若海浪怕打礁石之回响。
太行神忙道:“无妨,无妨。大圣昨夜宿王屋山还未来,容我通报。请大神先歇息片刻。”遂用“神通”功能通知王屋山神,转告悟空海龙王已莅临,又立刻通知城隍庙值班佛,通知县令速来。
须臾,悟空驾云而至。县官带领师爷等数人也骑快马疾驰进山,一干人等见了龙王慌忙三跪九叩,执手敬语。礼毕,几位人神一同席地而坐,议起事来。
太行神道:“大圣、龙王、县太爷容小神先禀报个信息。昨晚天庭值星官向小神传达玉帝御旨:“大圣家族乔迁你地,一定要好生安置。在天庭众神仙中,人间尚留有家族的唯有悟空。朕决定举办一个人神共庆的庆典,以促天地之和谐。天庭将派遣一个由太上道君、观音菩萨、雷公电母、太白金星、托塔天王等组成的天使团前来祝贺,并通知黄河、济渎、洛水、沁水、太行、王屋、中条等河神山神参加,特别是要让佛界的唐僧、沙僧、猪八戒以及现已脱胎换骨改恶归良的白骨精、蜘蛛精、玉兔精等来此一聚……”
未等太行神说完,悟空便跳将起来道:“不可,不可,万万不可!我个小神搬家,哪里需要惊天动地,兴师动众,还开什么庆典会,劳民伤财!老孙不办,也不让谁来祝贺!”
看官不解,悟空与唐僧等四人西天取经十四年,跋涉千山万水,历经千难万险,经受九九八十一难,结下了何等友谊?这么多年不见,为何悟空现在不盼望与他们见面呢?
原来是悟空又想起来那段尘事。接到白骨精的回信后,悟空沮丧了一阵。之后不久,便被封为神仙,于是方禅定尘心,但不免内心深处却存下一丝芥蒂,多年不想再见唐僧,也就不便与沙僧和八戒相见,更不想再见白骨精等。现在玉帝竟然还要通知这些人等在此见面,岂不多有尴尬!这些心中之言怎能说出,只有顾左右而言它。
听到悟空推脱之言,太行神道:“恕小神直言,大圣言之差亦!玉皇旨意,一言九鼎,岂容更改?!”
悟空忿然起身道:“我去面奏玉帝收回旨意!”
龙王慌忙站起,拉悟空重新落座:“大圣,请稍安勿躁!去不得,去不得!玉皇破天荒地在人间安排盛典,其意不仅是为了大圣,而且也是为了天地人神共和。遵旨举办盛典,既不违天条,又符合人意,绝无仅有,何乐而不为?玉皇这番美意抗不得吆!”
县令起身向悟空躬身拜揖道:“大圣,我济邑虽乃小地,但也属华夏之中胜地。太行屏于北,王屋距于西,黄河流其南,济水源于中。轩辕黄帝在此祭天,大禹在此定二山、导二川,后裔在此射日,女娲在此补天。文人墨客纷至沓来,高道名僧活动频繁。大圣家族来此定居,也使小地更加蓬荜生辉,莫非大圣顾虑知者繁多,舆论哗然,谈论大圣是屈居小地吗?”
悟空思索片刻,连连摆手:“非也,非也!这是我再三探察所定,何谈屈居?罢,罢,罢,就依各位盛情,按玉帝的旨意办!”
其实,悟空对那段尘事心里虽有芥蒂,但现已成仙,毕竟有了大格局。他想:过去之事,各有因缘,往事不再,已成浮云。还是友情为重,趁此机会与故人互相见面叙旧,也不失为美事一桩。
大家松了口气,连连相赞。
龙王起身道:“听县令一席话,此地确为宝地一处。大圣将家族乔迁于此,真乃慧眼识珠。贵家族在花果山时,因大圣西天取经十多年,之后又进了天庭,我疏于关照。这里乃济渎之源,济渎又系大海水源之一,没有天下的江河湖泊,哪来我的海洋?水流千遭归大海,流来流去归回来。河汇大海海化雨,天下水系为一家,我过去也没有对济源在雨水调度上有过关照,任凭自然旱涝。现在,大圣家族落居此宝地,太行王屋就成了圣山,我决定:调遣青、赤、黄、白、黑五龙来驻守这里的东西南北中,一是保大圣家族不受狼虫虎豹黑恶势力之侵害,二是使这里的天地环境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我要趁这次之便,会会济源的黄河、济水、沁河以及所有大小河流湖泊之水神,让他们更好地造福于百姓大众。还烦请太行神予以通融为盼!”
悟空、县令、师爷、太行神一听,一起鼓掌欢迎并躬身给龙王施礼相谢。
县令动容道:“自古以来,济源百姓饱受旱涝灾害,民不聊生。从秦朝以来的一千多年间,历朝历代在此对枋口堰进行修葺和改建,先后修了五条水渠,虽起到了一定的灌溉作用,但并未彻底杜绝旱涝灾害。今龙王为县民送来如此福祉,下官无以为报,我决定将此地的'枋口’之名改为'五龙口’,以让世代百姓缅怀龙王之恩德。将太行山济源界段以及王屋山全部划为大圣家族属地,将此处命名为'华夏猕猴区’,请师爷将此记录于史册。同时本县负责筹办大圣家族乔迁庆典,师爷回去立即择吉日、拟方案,找几个柿槟等村的上等石匠来此镌刻五龙口界碑和猕猴区石牌。请太行神知会本县各地的山、土、水神,大圣可与龙王在这两天去游览调研济源的山水湖泊为盼。”
悟空大喜,站起身道:“承蒙大家的厚爱,老孙没齿难忘。地上有凡人,天上有神仙。凡人没有上过天,神仙没有居人间。人神两界唯我老孙既行于天又走于地,也算看透了这天上人间。其实,太古神造人,现在人造神。神管天,人管地,天地若合一,人神则一统,人即神,神即人。我们在其中者知道分为君臣上下三六九等,而浩瀚太空之上苍视我们这小小寰球,如同我们视蝼蚁,哪有什么人神及其高低贵贱等级之分!《周易.说卦》载:'天地人三才之道。’《道德经》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天地人神皆为一家,这个小寰球就是我们的共同家园。天和,四季明;地和,五谷生;人和,千般好;家和,万事兴;天地人神和,自然社会宁。玉帝于此地举行人神携手盛典,其意义已超脱了庆贺我的搬家内涵。其宗旨可能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大典,倡导人间公平,天下太平!首先,公平是基础,平等是核心!人人平等,人神平等!这就是帝王的博大布局所在。在此,老孙趁机提醒县太爷注意:以后对我的家族众猴,不要因我在天庭为官而给予任何特殊待遇,要与你的子民一样,遵纪守法,照章行事,有错必罚,有罪必究!切记!”
这时早围过来不少猕猴,都在侧耳细听。听毕,掌声四起。几位人神一起站起,不约而同地为大圣高风亮节的言论而拍手叫好。然后几位人神叠掌签约,共识落定。
一场惊天动地人神佛兽四界同场的庆典,即将于五龙口拉开帷幕。众猕猴皆大欢喜,纷纷载歌载舞。几位协商决策的人神更为激动异常,争相吟诗表达感言。有诗为证:
悟空
西域取经历万难,
功成名就作神仙。
当官勿忘众乡老,
情眷太行王屋山。
龙王
久在海宫未入凡,
而今反省黎民难。
作官不为民谋事,
枉掌职权愧对天。
县令
金箍棒下风云变,
筋斗云中天地宽。
喜建猴区驻五龙,
泽惠济源千百年。
太行神
山青河晏济渎源,
雨顺风调百姓安。
大圣家族迁宝地,
小神脸上乐开颜。
师爷
时空酿就三杯酒,
日月煮成一碗茶。
笔墨戏侃天地事,
滋开看客心中花。[1]
作者简介
常玉国,退休闲翁,济源市作协会员,偶以键盘代纸笔而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