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区 (台中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安区 |
---|
|
大安区,旧称“海翁窟港”,后称“螺丝港”、“大安港”[1],前身“大安乡”,位于台湾台中市西北部,介于大甲溪与大安溪之间,地处大甲扇状平原西侧,全境地势平坦。
介绍
大安区早期因大安港的发展而兴盛,在清领时期曾是台湾中部地区重要的贸易港口,开发甚早。后因港湾泥沙淤积,加上距离台中市的都市发展中心较远,以及无铁路、重要公路行经,使得该区工商业发展较为缓慢,而由于境内土壤肥沃且灌溉便利,故农业甚为发达,是台中市海线地区典型的农业乡镇,此外畜牧业在大安区亦相当盛行。该区有稻米、芋头、青葱、猪肉、酒等农特产,境内的大安滨海乐园为该区著名的观光景点,另有龟壳生态公园、大安水蓑衣生态教育园区等生态景点[2]。
历史
大安区区名源自“大安港”,大安港旧称“海翁窟港”,系因港口有众多海翁(鲸鱼)聚集而得名,在清领前期时因港湾外缘有一条沿五甲港、北汕向外延伸至塭寮一带之天然石线,石线内航道曲折回绕,形状呈一螺旋状,故另名“螺丝港”[3]。而“大安港”一词由来分为二种说法,一说为当航海船只望见铁砧山时即可直驶入港,平安抵达[4];另一说为民间传说“嘉庆君游台湾”,根据《和安宫志》记载,嘉庆皇帝曾于1808年6月出航南巡,船只行驶出扬子江后,由于狂风暴雨雷电交加而顿时迷失方向,在众人惊恐同时,有两盏微弱灯火指引方向进入螺丝港,嘉庆皇帝在平安入港后颂扬必有神助而道:“此乃大吉之地、大安之港。”。
大安区早期为隶属平埔族道卡斯族的大甲西社活动范围,汉人移民至此开垦则始于清康熙末叶以后。明郑时期,1661年,郑成功率军攻台,荷军投降,5月改赤崁地方为东都明京,设一府二县,大安隶属承天府天兴县。1664年,郑经将东都改称为东宁,并将天兴县升格为天兴州。1683年,清廷派施琅攻台,郑氏降清。
1684年,台湾分为一府三县,大安隶属福建省诸罗县。约在1701年左右,镇平县张、林两姓闽籍与邱姓粤籍汉人由鹿港北进并自大安港、白瓦厝港登陆拓垦大安、铁砧山脚、日南与九张犁等荒埔,随后亦有乾隆中叶时期的漳浦县林姓、南安县陈、黄、张姓,以及同安县王姓等汉人陆续入垦,其中包括垦号“林成祖”的漳浦县人林秀俊,拓地渐广并岁入租谷近万石,对于大安早期开发贡献良多。1723年,清廷将大甲溪以北地区划分至新设之淡水厅,因此大安被划为淡水厅的一部分。1816年,鹿港巡检署移驻大甲,至此大甲变为南北交通重要官道据点,因此地方士绅提倡兴建石堡城,确保接坊安全。1830年,大甲分设中军守备,至此大安港已为大甲地区货物输出港口,海防地位日渐升高。1842年,爆发大安之役。1875年,清廷增设新竹县,大安改属台北府新竹县竹南四堡。1887年,台湾建省后,改为三府一直隶州,中部新设台湾府,为省会首府,并将中港溪以南、大甲溪以北地区划为新设之苗栗县,故大安改属台湾府苗栗县大甲堡。
日治时期,台湾总督府于1897年将台湾分六县三厅,大安属新竹县大甲办务署大甲三堡。1898年改为三县,属台中县。1901年,废县设厅,下设支厅,大安改隶苗栗厅大甲支厅。1909年,二十厅改为十二厅,大安归属台中厅大甲支厅,并设十八庄区与顶九庄区等二区,共计32庄[5]。1920年,台湾分五州二厅四十七郡,行政区划改为州郡制,大安庄属台中州大甲郡,并分为中庄、南庄、南埔、东势尾、福兴、三块厝、龟壳、溪洲、牛埔、三十甲、顶大安、田心子、下大安、北汕、海墘厝、下脚踏、顶脚踏、松子脚等十八个大字。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华民国政府接收台湾后,大安庄改为大安乡,属台中县大甲区。1950年,撤废区署,改为台中县大安乡。一直到2010年12月25日,台中县市合并改制为直辖市台中市,台中县大安乡配合县市合并,改制为台中市“大安区”[6]。
地理
地形
大安区位于台中市西北隅,东邻大甲区(溪南地区),西滨台湾海峡,南隔大甲溪与清水区相望,北与大甲区(溪北地区)以大安溪为界。区域面积为27.4045平方公里,东西最大跨距约4.2公里,南北最大跨距约9.08公里。全区为大甲扇状平原的一部分,系由大甲溪与大安溪等二溪合流冲积,以及砂砾、粘土混合而成,而在大安区内大致以温寮溪分为南侧的大甲溪冲积扇与北边的大安溪冲积扇。整体地势平坦,海拔高度均在10至30公尺之间,地势略由东北、东南两方往中西部倾斜,坡度极小,形成平缓坡面,全区海拔最高点位于东北部顶安里三十甲堤防一带的50公尺,整体呈现南北走向狭长地形。
水文
大安区南侧有大甲溪流经,北边有大安溪经过,是大安区主要的二条溪流。大甲溪为台湾四大河流之一,流域面积约为1,236平方公里,主流上游为南湖溪,并依序流经和平区、东势区、新社区、石冈区、丰原区、后里区、神冈区、外埔区以及大甲区等地区,最后于大安区与清水区交界处出海[7]。大安溪全长约97公里,流域面积约为758平方公里,主流上游为雪山溪,由雪山溪与马达拉溪两溪合流后,形成台中市与苗栗县的天然界线,最后于大安区与大甲区交界处出海。除了大甲溪与大安溪以外,大安区尚有南埔溪、草厝溪、龟壳溪等溪流流经。大安区水利开发主要引进大安溪与大甲溪等二溪,境内人工灌溉系统可分为南方的虎眼大圳与北方的顶店圳等二大圳路,并拥有数条分歧支线。
气候
大安区气候属副热带季风气候,气温与湿度均偏高,风强雨少。年均温约在摄氏18至24度之间,月平均最高为七月的29度,最低为一月的18度,并有八个月月均温高于20度。年平均降雨量约在1,250至1,500毫米之间,并集中于六月至八月,雨量最多为七月的200毫米,最少为一月的50毫米以下,整体呈现夏雨冬干的现象。
参考文献
- ↑ 认识大安 - 历史沿革 - 先民过往. 台中市大安区公所. 2012-10-25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Chinese (Taiwan)).
- ↑ 首页 > 景点 > 景点列表 > 大安滨海乐园. 台中市政府观光旅游局. [2021-04-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Chinese (Taiwan)).
- ↑ 蔡金鼎. 同样叫大安区,命运却大不相同!他带你一游台中最边缘行政区,见证最独特海岸之美. 风传媒. 2017-10-15 [2019-09-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9) (Chinese (Taiwan)).
- ↑ 蔡建宗等编纂. 第一篇·人文笔记, 第二章·拜访村里, 第一节·海墘村. 《探索大安:河口人文生态之旅》. 台中县: 台中县大安乡公所. 2001年11月: 19 (Chinese (Taiwan)).
- ↑ 施添福等编纂. 第一章·绪论. 《台湾地名辞书》. 卷十二·台中县(一). 南投县: 国史馆台湾文献馆. 2006年10月: 6-7 (Chinese (Taiwan)).
- ↑ 认识大安 - 历史沿革 - 螺丝沿革. 台中市大安区公所. 2012-10-25 [2021-04-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22) (Chinese (Taiwan)).
- ↑ 中区水库简介 - 大安/大甲溪. 经济部水利署中区水资源局. [2021-04-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7) (Chinese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