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狐猴科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狐猴科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大狐猴科包括现存的大狐猴Indri、原狐猴Propithecus、毛狐猴Acahi三属以及一些不久前灭绝的大型种类,现存属除原狐猴外均各只有1种。大狐猴科成员后肢明显长于前肢,树栖性,一旦下到地面则直立跳跃行走。食物 大狐猴科成员均以植物性食物为主食,除了毛狐猴Acahi laniger外,均为昼行性。

简介

已发现3属11种。分布于马达加斯加岛。体型较大,体长30~71.2厘米,体重1~7千克;尾长32.5~64厘米;胸部有1对乳头;体被毛浓密,毛细光滑,色泽变化很大,有白、淡灰、灰或褐,有的在肩部和四肢有橘红色块斑,有的四肢白色,或在头部、耳、臂为黑色,在臀部有1三角形块斑。眼睛的虹彩金黄色。主要树栖,也到地面活动。大多栖息于热带茂密丛林中或干旱地区;白天或夜间活动。食叶、花、树皮和果实。结小群,每群最多9只。妊娠期4~5个月,6~7月产仔(干旱地区8月),每胎产1仔。幼仔45天后可独立生活。雄性2.5岁性成熟。叫声有的象母鸡,有的象狗。善在树间跳跃,一跃可达10米,跳跃时身体与地面垂直。坐着睡觉,两臂抱着树干,头夹在两膝之间,尾大多很长,并下垂卷成钟表发条状。

评价

大狐猴Indri indri体型最大,体重可达5~10公斤,是现存最大的原猴类,尾极短,又称短尾狐猴;原狐猴Propithecus体型居中,重3公斤左右,尾细长而似猴尾;毛狐猴Acahi体型最小,体重仅0.6~0.8公斤,体毛成绒质,尾部也蓬松多毛。大狐猴科的史前成员的体型远比现在更大,其中古大狐猴Archaeoindris体重可达200公斤,比雄性大猩猩的体重还大,可能主要在地面活动,其习性类似美洲已经灭绝的大地懒。古原狐猴Palaeopropithecus体型要小些,重约50公斤,四肢纤细,前肢长于后肢,可能象树懒一样倒挂在树上。[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