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理市档案馆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搜狐网 的图片

大理市档案馆成立于1959年12月,1962年分设大理县档案馆和下关市档案馆,1983年10月两馆合并为大理市档案馆。配有专职档案干部3人,隶属中共大理市属办公室。1987年4月成立大理市档案局,局馆合署,隶属大理市人民政府。1996年7月党政机构改革中,撤销大理市档案局,成立大理市档案事业局,局馆合一。1997年晋升为云南省一级档案馆。

大理市档案馆简介

大理市档案馆是集中统一保管市级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资料的国家综合性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现行公开文件查阅场所。馆内设二科一室,管理编研科、监督指导科和办公室。管理编研科主要负责档案保管、提供查阅、档案抢救、档案数字化[1]处理和档案史料编纂,监督指导科主要负责对市属单位档案管理监督、指导、培训和档案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法检查,办公室主要负责局(馆)日常事务和协调各科室工作。

大理市档案馆原有两座库房,一座设在大理古城市人大常委会院内南侧,另一座设在下关大理市委院内东侧,大理市局(馆)办公室设在此处。两处共有档案库房面积1288平方米,其中大理库房553平方米,下关库房735平方米。因旧城改造和招商引资需要,市档案局(馆)于2003年10月进行了搬迁,目前馆新馆正在筹建中,现租用博南塑料有限公司老厂房856平方米作为临时过渡用房。

大理市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资料12.96万卷(册、件),馆藏档案资料的历史跨度340余年。保存年代最早的是清朝档案603件,民国档案1988卷,保存最多、也比较齐全完整的是建国后形成的档案资料,占馆藏总量的98%。馆藏档案以纸质为主,还包括录音、录像、照片等载体的档案。

大理市档案馆历史

清朝档案1个全宗32卷603件,形成于康熙三年(1664年)至宣统三年(1911年),这部分档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康熙三年至宣统三年赵州府、大理府等地的各种契约、借约、租约、喜约、诉状、粮单、遗嘱等。

民国档案2个全宗67个目1988卷,主要内容反映了民国大理县、凤仪县党、政、军、警、司法、税务、田赋、粮食教育、群团等30多个机关的档案,由于历史原因,除县政府、法院及直属机关的档案较为完整外,有些机构的档案不够完整。但是,这部份档案仍是馆藏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多,内容丰富,基本反映了旧中国大理县、凤仪县的历史面貌。

新民主主义时期的革命历史档案,由于历史原因,这部分档案基本没有,只有杨杰将军头像一枚和从吉林省档案馆征集来的反映周保中将军革命历史生涯的档案复印件及部分书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的档案,主要包括原大理县、下关市、凤仪县的档案以及现行大理市党政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所属机构(含临时机构及撤销机构)分期分批移交进馆的档案。共划分为文书档案、专门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和印章档案五类。文书档案除极少部分全宗材料归档不齐全外,其它均比较完整,能反映立档单位主要职能及其活动的全貌,真实地记录了这些单位的工作和生产情况,比较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原大理县、凤仪县、下关市以及大理市1950—2003年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的历史面貌以及各项事业的建设成就。馆藏专门档案主要包括土地证存根16218张,宅基地使用证5万多张,人口、农口普查档案1160卷,婚姻档案115346份,财会档案33266盒(册),法院、纪委案件档案23471件,人事档案12820份。此外馆藏还有科技档案329卷,照片档案3793张,录像带74盒,印章档案640枚,底图956张。

大理市档案馆近年来的贡献

近年来,大理市档案馆加大了对市级单位、改制国有企业档案移交工作的规范管理,加强了对名人档案的收集工作,馆藏档案日益丰富,馆藏结构不断优化。馆藏档案检索体系日益完善,目前已建成民国档案案卷级目录数据库1988条,查阅利用率较高的建国后的婚姻档案、独生子女档案文件级原文目录数据库119818条,全文扫描档案近13万页。

大理市档案馆已向社会开放档案近2.5万卷。在档案史料编研方面,仅市档案局就组织编印了《国家促进就业与再就业文件汇编》、《档案管理法规和技术知识读本》、《建国以来大理市体制机构变迁概览》、《大理县、下关市知青工作概况》、《大理市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历程》(上册)、《大理市一五至十五经济社会发展指标概览》、《中国共产党大理市第一次至第七次代表大会资料汇编》、《政协大理市历届一次会议文件汇编》等档案史料,字数达200多万字。此外,还参与《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白族卷》文书部分近2万字的编纂工作

2003年11月,成立现行公开文件查阅利用中心,架起了政府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