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理镇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辖的一个镇,是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所在地。大理市大理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四十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1]
中文名:大理镇
外文名:Dali town
别 名:叶榆,紫城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云南大理
地理位置:下关镇以北
面 积:76.48 km²
下辖地区:龙龛村、才村、上鸡邑村等
政府驻地:大理镇
电话区号:0872
邮政区码:671003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92000人(2017年)
机 场:大理机场
火车站:大理站
车牌代码:云L
方 言:白话、云南话-下关话
民 族:白族、彝族、回族
概况
综述
大理镇简称叶榆,又称紫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今城之西三塔附近),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据文献记载,它“规模壮阔”,方圆12里,城墙高2丈5尺,厚2丈;东西南北各有一城门,上有城楼,分别称做:通海、苍山、承恩、安远;城的四角还有角楼,也各有名称:颖川、西平、孔明、长卿。城墙的外墙为砖,上列矩谍,下环城沟。城内市井俨然,布局呈棋盘状,从南到北有5条街,从东到西有8条巷。当然,这些建筑今天多数已荡然元存,有的还依稀可见,保存下来的还有南北城的部分城墙。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大理镇辖区总面积76.48平方公里,居住着白、汉、回、彝等25个少数民族,常住人口92000人(2017年)。镇内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达,214国道、大丽公路和村村通公路横穿境内,乡村公路纵横交错,形成网络,实现了村村通车。镇内通讯畅通,电话普及率达95%以上。镇属学校27所(其中,初级中学3所,在校学生3616人;小学17所,在校学生4973人;幼儿园7所,学生3752人),教职工806人。2010年“两基”工作顺利通过了国家和省、州、市的验收;镇内有个体医疗点47个,从业人员106人(其中一体化卫生所12所,从业人员68人)。
大理镇有良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自然优势。分布在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及其周围,是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辖区内的苍山、洱海,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雄秀相间、刚柔并济的山水环境格局,有“街街流水、户户养花”的传统生态景观和“千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的三月街民族节;拥有九街十八巷棋盘式的大理古城蜚声中外的“洋人街”;有崇圣寺三塔、杜文秀帅府等名胜古迹22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有闻名遐迩的大理石资源和大理石文化,有坝区牧歌式的田园风光、深厚文化底蕴和民族风情,构成了优美绚丽的自然景观,是国内独特、世界少有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胜地,是大理旅游和核心区。
小镇文化
城内主大街纵贯南北;街道两旁青瓦屋面,民居、商店、作坊相联,一派古朴风貌。值得一提的是,典型的白族民居一般为“三房一照壁”,“四合五天井”。所谓“三房一照壁”,即每户院内均有一正房。两厢房;正房对面是一面墙壁,每当下午至傍晚阳光照耀在这一墙壁上再反光到院内,把整个院落都照得明亮。故称“照壁”。这种情况,在风城下关更为明显,为避偏西大风,那里正房多坐西朝东。所谓“四合五天井”,即四面都是房子,四个角交接处分别有四个小天井,加上院中央的大天井,共五个天井。
装饰是白族民居建筑的又一特点,十分注重门楼,飞檐翘角,斗拱彩画,颇具特色,门窗、照壁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工艺精致,清新典雅,在西南民居建筑中,堪称一流。
大理居民都爱花。这里有“三家一眼井,一户几盆花”之说。多数民居院内都有花坛,种植山茶花等多种花木。每年农历二月十四日朝花节,家家户户把自己的盆栽花木摆在门口,搭成“花山”,招引四方来人欣赏。由于爱花,人们还以花来给女孩子命名。“金花”是白族姑娘的美称,大理也被誉为“金花的故乡”。大理古城是古朴幽静的。城内溪水流淌,使人倍感清新。隐没在街巷深处的花园茶社是游人休息的佳所,新辟的洋人街更成为外国游客聚汇之处,具有白族特色的小吃,著名的“三道茶”都使人感到别具情趣。
西云书院
西云书院建于1873-1875年,原为云南提督杨玉科私人府第,后来杨被人弹劾,其府第遂改为书院,这是白族民居式建筑,共有房舍百余间,规模宏大,气派壮观。院内保存的“西云书院碑”,全文5千余字,为杨玉科所撰,对研究杜文秀起义及清末大理历史,颇有价值。
大理城街道两旁有无数卖大理石制品的摊店。大理石因产于大理而得名。苍山十九峰,峰峰皆有大理石,大理石石质细腻,光泽晶莹。花纹奇异,色彩斑斓,它的开发利用远在唐代南诏就已开始。
发展历史
简介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苍山马龙峰、中和峰、海东鹿鹅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刀、石斧、石坠、粗陶器。汉代,大理同中原有往来,与印度也有交往,是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丝路”(蜀身毒道)中转站,汉武帝在这里设叶榆县。隋及唐初,居住在洱海区域的原始居民从事狩猎、捕鱼,以及种植水稻和饲养家畜,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并在洱海西面建筑了太和、羊苴咩、大厘等较大的城邑,洱海的南岸建有石和、石桥等城。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汉之际,大理与内地的交往由于蜀身毒古道而极为密切。博望候张骞西域归来后关于这条通道的报告,引发了汉武帝经营西南边疆的雄心。
文明古物
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围分布甚广,它们以古城为中心,沿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呈线状分布。大理市现已确定不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修建并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镜水环境优美,古朴典雅生意盎然,并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圣寺三塔……等文物古迹,纵贯了唐(南诏)、宋(大理国)、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
人文地理
介绍
大理市是云南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而大理镇地处大理市的特殊地理位置,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公元前109年,大理叶榆县隶属益州郡。东汉时,属永昌郡。三国蜀汉和东晋时期隶属云南郡;魏晋与北朝时归属东河阳郡。隋时属南宁州。公元七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6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公元738年,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定都太和城。公元779年建都羊咩城。今大理市域为南诏国中心统治区。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也以羊咩城为都城。元代设大理陆军民总官府,时、清时设大理府,设太和县、赵州。辛亥革命后,太和县改为大理县,赵州改为赵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设大理县、凤仪县、下关市。而大理县可以说是大理镇的前身。
视频
大理镇:清理湖湾 保护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