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眼海鲢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眼海鲢

学名  Elops machnata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英文名 River skipjack

别名  Argentina machnata、澜槽、

    四破、海鲢(台东)、竹篙头(台东)、

    澜槽(澎湖)、竹梭(澎湖)、烂土梭(澎湖)

观赏鱼/食用鱼  否/是

最大体长     118 cm

分类

  条鳍鱼 Chondrichthyes

  海鲢 Elopiformes

  海鲢 Megalopidae

  海鲢 Rhinopterus

大眼海鲢,体延长而侧扁。吻长约等于或稍大于眼径。口大;上颌向后延伸超过眼睛;上下颌、锄骨及腭骨均具细齿。具喉板,拟鳃发达。

体被小而薄的圆鳞,腹部无棱鳞,背鳍、臀鳍基底有鳞鞘;胸鳍及腹鳍基部具腋鳞。背鳍起始于腹鳍基后,最末鳍条不延长;臀鳍位于体后部。

体具银白色光泽,背部较暗。各鳍偏黑。本种以前多被误鉴为夏威夷海鲢。[1]

栖地环境及深度

礁区、砂泥底、河口、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区 。栖息深度1 - 30公尺

亚热带大洋性洄游鱼类,以小鱼虾为主食,幼鱼常出现于内湾、河口等半淡咸水域;成鱼于外海产卵。

分布

西印度洋太平洋波斯湾(Ref。68964),红海莫塞尔湾南非,东至印度和西太平洋非洲:内陆水域。台湾分布于东部、西部、南部、北部、东北部、澎湖小琉球[2]

繁殖

发生在沿海水域,但进入潟湖和河口(参考文献4832)[实际淡水记录仍有待确认]。底栖鱼类(Ref。58302)。年轻人和成年人以小鱼和甲壳类为食(参考文献5213)。可能在海上产卵,但是透明的幼体迁移到近海地区,并且经常在微咸水中发现(参考文献7050)。是吞食鱼,鱿鱼和虾饵的贪食食肉动物(Ref。3968)。可食用,但不美味,骨头饱满(Ref。3968)。据南非克尼斯纳报导,该物种的总长度为126厘米(G. Bernardt,pers。comm。[3]

保育

最少关注(LC) ;评估日期: 2016年6月20日

参考文献

  1. 大眼海鲢,fishdb.sinica.edu.tw
  2. Elops machnata,fishbase.se
  3. Elops machnata,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