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草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草鹛

中文学名: 大草鹛
拉丁学名:Babax waddelli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雀形目
科:画眉科
属:草鹛属
种: 大草鹛
亚   种: 2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Dresser,1905
英文名称: Giant Babax
保护级别: 近危(NT) IUCN标准

大草鹛[1](学名:Babax waddelli)中型鸟类,体长31~34厘米。上体灰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条纹,腰和尾上覆羽纵纹不明显。颊和耳羽灰色,髭纹由黑色点斑组成,其间杂有灰色。颏、喉和上胸灰色具细的黑色羽干纹,嘴较长而下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 相似种矛纹草鹛体型显著为小,体色较棕褐,不似该种较灰、较大,野外不难识别。 五六只成群,藏隐于干旱灌丛的稠密林下植被中,在落叶间翻拣觅食。鸣声为一连串颤抖的哨音而似鸫;叫声沙哑似喘息。

常见于海拔2700~4570米的高原地带。指名亚种(B.w.waddelli)在西藏南部及东南部为留鸟。藏南亚种(B.w.jomo)仅于西藏南部春丕河谷区有记录。

外形特征

体大(31厘米)的灰褐色多纵纹的鹛。具大而略弯的嘴和浅色的眼部。似矛纹草鹛但体大而灰色重,尾较黑,嘴较长而弯曲,下体基色较白。虹膜-灰白;嘴-偏黑角质色;脚-偏黑角质色。

鉴别特征:中型鸟类,体长31-34cm。上体灰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条纹,腰和尾上覆羽纵纹不明显。颊和耳羽灰色,髭纹由黑色点斑组成,其间杂有灰色。颏、喉和上胸灰色具细的黑色羽干纹,嘴较长而下曲。特征极明显,野外不难识别。相似种矛纹草鹛体型显著为小,体色较棕褐,不似本种较灰、较大,野外不难识别。

雌雄羽色相似。额、头顶和上体灰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纵纹,有的头顶微染茶黄色,上体宽阔的黑色纵纹外缘常缀有棕色或暗栗色,到腰和尾上覆羽黑色纵纹逐渐变得细弱而不明显直到消失,有时腰和尾上覆羽还沾染黄色。翅上覆羽与背颜色相似,但灰色羽缘较窄,黑褐色纵纹相对较宽,因而较背显得黑褐。飞羽和尾羽黑褐色,初级飞羽外翈羽缘淡灰色,外侧尾羽稍浅淡或具浅色先端。眼先、颊、耳羽灰色有时微缀浅茶黄色,髭纹黑白相杂。颏、喉灰色或皮黄色、具细窄的黑色羽干纹,其余下体亮灰色或灰沾茶黄色;胸、上腹和两胁外缘具栗色的黑色纵纹,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纯灰色而无纵纹;翼缘和翼下覆羽深灰色,羽片中央沾褐色,覆腿羽灰色。虹膜灰白色或黄色,嘴黑色,脚黑褐色[2]

生活习性

迁徙:留鸟。

习性:除繁殖期外,常成5~6只的小群活动。主要为地栖性,多在地上或低矮的灌丛中活动,有时也进入人类住宅附近。性活泼而善藏匿,常常一闪而过,大多数时候都是躲藏在灌丛下活动和觅食,很少暴露在无任何隐蔽物的空旷地带。

食性:主要以甲虫、象鼻虫、金龟子、金针虫、步行虫、蟒螬、鳞翅目幼虫等昆虫为食。

叫声:鸣声为一连串颤抖的哨音而似鸫。沙哑喘息的叫声。[3]

栖身环境

栖息于海拔3300~3800米的西藏高原河滩与沟谷地区的矮树丛和灌丛中,在锡金东北部甚至见于海拔2800~4500米高度。

生长繁殖

繁殖5~7月,通常繁殖于海拔3300~4200米处的高原灌丛地带。巢呈杯状,结构大而粗糙,主要用枯草茎、枯草叶、羊毛和根等材料构成,内垫有细草茎和根。巢的大小为外径17~18cm,内径10cm,深7cm。巢多置于灌木上,每窝产卵3枚,卵的大小为33.1mm×21.6mm[4]

地理分布

中国西藏南部、锡金北部(分布可疑)。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罕见至地方性常见于海拔2700~4570米。指名亚种为留鸟于西藏南部及东南部。亚种jomo仅于西藏南部春丕河谷区有记录。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大草鹛藏南亚种 Babax waddelli jomo Vaurie,1955
2 大草鹛指名亚种 Babax waddelli waddelli Dresser,1905

种群现状

全球种群数约120,000只(del Hoyoet al. 2007)。 大草鹛在中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较为丰富的。在西藏南部多数地方都相当常见,经常可见到成5~6只的小群活动,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却变得相当稀少和不常见,其原因还待于进一步研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种(NT),2012年评估。

该物种已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5]

参考资料

  1. 大草鹛--拉萨雄色寺(附图),新浪网,(2019-11-08
  2. 大草鹛外形特征,鸟类-百问中文,2016-11-29
  3. 大草鹛生活习性,中文百科在線,2011/5/30
  4. 大草鹛繁殖,中国科学技术馆
  5. 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党政机关,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