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草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大草鶥 |
中文學名: 大草鶥 |
大草鶥[1](學名:Babax waddelli)中型鳥類,體長31~34厘米。上體灰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條紋,腰和尾上覆羽縱紋不明顯。頰和耳羽灰色,髭紋由黑色點斑組成,其間雜有灰色。頦、喉和上胸灰色具細的黑色羽干紋,嘴較長而下曲。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 相似種矛紋草鶥體型顯著為小,體色較棕褐,不似該種較灰、較大,野外不難識別。 五六隻成群,藏隱於乾旱灌叢的稠密林下植被中,在落葉間翻揀覓食。鳴聲為一連串顫抖的哨音而似鶇;叫聲沙啞似喘息。
常見於海拔2700~4570米的高原地帶。指名亞種(B.w.waddelli)在西藏南部及東南部為留鳥。藏南亞種(B.w.jomo)僅於西藏南部春丕河谷區有記錄。
外形特徵
體大(31厘米)的灰褐色多縱紋的鶥。具大而略彎的嘴和淺色的眼部。似矛紋草鶥但體大而灰色重,尾較黑,嘴較長而彎曲,下體基色較白。虹膜-灰白;嘴-偏黑角質色;腳-偏黑角質色。
鑑別特徵:中型鳥類,體長31-34cm。上體灰色具粗著的黑褐色條紋,腰和尾上覆羽縱紋不明顯。頰和耳羽灰色,髭紋由黑色點斑組成,其間雜有灰色。頦、喉和上胸灰色具細的黑色羽干紋,嘴較長而下曲。特徵極明顯,野外不難識別。相似種矛紋草鶥體型顯著為小,體色較棕褐,不似本種較灰、較大,野外不難識別。
雌雄羽色相似。額、頭頂和上體灰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縱紋,有的頭頂微染茶黃色,上體寬闊的黑色縱紋外緣常綴有棕色或暗栗色,到腰和尾上覆羽黑色縱紋逐漸變得細弱而不明顯直到消失,有時腰和尾上覆羽還沾染黃色。翅上覆羽與背顏色相似,但灰色羽緣較窄,黑褐色縱紋相對較寬,因而較背顯得黑褐。飛羽和尾羽黑褐色,初級飛羽外翈羽緣淡灰色,外側尾羽稍淺淡或具淺色先端。眼先、頰、耳羽灰色有時微綴淺茶黃色,髭紋黑白相雜。頦、喉灰色或皮黃色、具細窄的黑色羽干紋,其餘下體亮灰色或灰沾茶黃色;胸、上腹和兩脅外緣具栗色的黑色縱紋,腹中部和尾下覆羽純灰色而無縱紋;翼緣和翼下覆羽深灰色,羽片中央沾褐色,覆腿羽灰色。虹膜灰白色或黃色,嘴黑色,腳黑褐色[2]。
生活習性
遷徙:留鳥。
習性:除繁殖期外,常成5~6隻的小群活動。主要為地棲性,多在地上或低矮的灌叢中活動,有時也進入人類住宅附近。性活潑而善藏匿,常常一閃而過,大多數時候都是躲藏在灌叢下活動和覓食,很少暴露在無任何隱蔽物的空曠地帶。
食性:主要以甲蟲、象鼻蟲、金龜子、金針蟲、步行蟲、蟒螬、鱗翅目幼蟲等昆蟲為食。
叫聲:鳴聲為一連串顫抖的哨音而似鶇。沙啞喘息的叫聲。[3]。
棲身環境
棲息於海拔3300~3800米的西藏高原河灘與溝谷地區的矮樹叢和灌叢中,在錫金東北部甚至見於海拔2800~4500米高度。
生長繁殖
繁殖5~7月,通常繁殖於海拔3300~4200米處的高原灌叢地帶。巢呈杯狀,結構大而粗糙,主要用枯草莖、枯草葉、羊毛和根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草莖和根。巢的大小為外徑17~18cm,內徑10cm,深7cm。巢多置於灌木上,每窩產卵3枚,卵的大小為33.1mm×21.6mm[4]。
地理分布
中國西藏南部、錫金北部(分布可疑)。
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罕見至地方性常見於海拔2700~4570米。指名亞種為留鳥於西藏南部及東南部。亞種jomo僅於西藏南部春丕河谷區有記錄。
亞種分化
序號 | 中文名稱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1 | 大草鶥藏南亞種 | Babax waddelli jomo | Vaurie,1955 |
2 | 大草鶥指名亞種 | Babax waddelli waddelli | Dresser,1905 |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數約120,000隻(del Hoyoet al. 2007)。 大草鶥在中國的種群數量曾經是較為豐富的。在西藏南部多數地方都相當常見,經常可見到成5~6隻的小群活動,但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卻變得相當稀少和不常見,其原因還待於進一步研究。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近危物種(NT),2012年評估。
該物種已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5]。
參考資料
- ↑ 大草鶥--拉薩雄色寺(附圖),新浪網,(2019-11-08
- ↑ 大草鶥外形特徵,鳥類-百問中文,2016-11-29
- ↑ 大草鶥生活習性,中文百科在線,2011/5/30
- ↑ 大草鶥繁殖,中國科學技術館
- ↑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