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

来自 携程旅行 的图片

本名 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

位于大足区高升镇胜光村,

时代为唐

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位于大足区高升镇胜光村,时代为唐。[1]

简介

 距离高升镇2公里处的胜光村坐落着一处小山丘,名为“圣水岩”。岩上的古寺也因一处石刻造像而出名,这就是著名的圣水寺摩崖造像。

  据《大足县志》记载,圣水寺摩崖造像始于唐,宋有增刻,编10号,像100余身。整个摩崖造像于1984年被发现,并于1986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走近圣水寺,记者立即被位于寺庙右侧的第3号龛千手观音所吸引。整龛约5平米,壁上所刻观音有150多只手,其胸饰璎珞,身着天衣,惟妙惟肖。在观音的左右侧,分别刻有饿鬼、孔雀明王、诸天、侍女、波斯仙、天王、力士、阿修罗等三层像。

  沿着造像往左,可以清晰地看见第5号宋代造像三世佛龛。在这一龛中,三世佛结跏趺坐,三佛左立迦叶,右立阿难。虽然经过了数百年风霜的洗礼,但是造像的精美仍然让人叹服。

  “香泉一道落城阿,点点清流静不波。蛟讶珠联相密切,鱼猜水调出听多。滴开萍影浮新月,蹴起回文漾碧螺。孺子何知天籁发,临流亦自唱清歌。”沿着千手观音造像一路向前,位于圣水寺后断崖上“滴水清波”四个大字再次引起了记者的注意。

  据了解,清乾隆时期,大足知县李德首创大足八景,即石坛夜月、东郭虹桥、白塔悬岩、滴水清波、南山翠屏、宝顶烟云、西池嘉莲、海棠香国。而位于此处的“滴水清波”正是分布在古县城以外的“八景”之一。

  该处断崖高约10米,刻于断崖高处的四个大字由右至左,甚为醒目。落款正是时任大足知县的李德于乾隆六年(1741年)所题。

  崖下是一处古井,由一处山泉潺潺而入,让人倍感清爽。

  “李德曾经游历于此,看见断崖上有山泉水常年不断地滴入下面的古井,泉水清澈见底,声音清脆,遂即兴作诗,‘滴水清波’也因此而得名。”高升镇文化站站长唐成忠说。

  清代著名学者张澍纂修的嘉庆《大足县志》也对此有相应记载:县西三十里,有圣水岩,悬崖飞溜、错落如珠,下则小池盈盈不涸。销暑来游,一掬饮之,寒沁心腑,人以方诸孝感泉焉。

  时过境迁,虽然“滴水清波”这一美景没有了当年的风韵,被掩埋在荒山野岭之中,然而先贤们游历山川的闲情逸致却被后人所津津乐道。

参考来源

  1. 大足圣水寺摩崖造像, 豆瓣电影,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