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微笑微笑讨论 | 贡献2021年4月11日 (日) 05:12的版本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宁市辖县。位于西宁市东北部。总面积3090平方千米。总人口45万人(2010年)。以汉族为主,还有回、土、藏等少数民族。辖9个镇、11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桥头镇、城关镇、塔尔镇、东峡镇、黄家寨镇、长宁镇、景阳镇、多林镇、新庄镇、青林乡、青山乡、逊让乡、极乐乡、宝库乡、斜沟乡、良教乡、向化藏族乡、桦林乡、朔北藏族乡、石山乡。县政府驻桥头镇,距西宁市35千米。

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新兴工业区。地处湟水以北,祁连山南麓,为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西、东三面环山。宝库河由西北向东南贯境,水资源充足。年均气温3.4℃,年降水量450-820毫米。境内矿产资源有煤、石英石、石灰石等。为西(宁)大(通)铁路终点站,227国道西(宁)张(掖)公路穿境。景点有老爷山风景区[1]、八寺崖墓群、察汉河森林公园等。

目录

历史沿革

古为羌地。唐属鄯州湟水县,宋、元属西宁州,明属西宁卫。清雍正三年(1725年)建大通、永安(均在门源境内)、白塔三城,设大通卫治大通城,属西宁府辖。乾隆九年(1744年)大通卫由门源浩门迁至白塔城(今大通县城关镇),乾隆廿六年(1761年)改卫为县。1949年成立大通县人民政府,1957年县府由城关镇迁至桥头镇。1960年划归西宁市管辖,1985年改为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面积3090平方千米,人口40.3万人,以汉族为多,有回、土、藏等少数民族,其中回族占总人口的27.3%、土族占9.2%。辖2个镇、26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桥头镇、城关镇、新城乡、黄家寨乡、清平乡、长宁乡、后子河乡、景阳乡、岗冲乡、元朔乡、石山乡、朔北藏族乡、窎沟乡、东峡乡、向化藏族乡、桦林乡、塔尔乡、药草乡、新庄乡、宝库乡、西山乡、青山乡、青林乡、多林乡、逊让乡、极乐乡、斜沟乡、良教乡。县政府驻桥头镇。(根据《政区大典》整理,1996年左右资料)

1999年,撤销塔尔乡、东峡乡、元朔乡、黄家寨乡,设立塔尔镇、东峡镇、元朔镇、黄家寨镇。调整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辖6镇、22乡。1999年末,面积3000平方千米,人口420427人(根据青海省志),其中回族占27%,土族占9%。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辖6镇、22乡)总人口416968人,其中:桥头镇61657人、城关镇22966人、塔尔镇19205人、东峡镇14869人、元朔镇24978人、黄家寨镇26059人、青林乡10441人、青山乡8359人、多林乡9193人、逊让乡12015人、极乐乡11910人、新庄乡14066人、西山乡7675人、宝库乡10151人、斜沟乡7560人、良教乡17023人、药草乡8954人、向化乡8183人、桦林乡14333人、朔北乡11982人、吊沟乡5863人、石山乡7645人、新城乡20099人、清平乡10782人、后子河乡16674人、长宁乡11163人、景阳乡13900人、岗冲乡9283人。

2001年1月16日,青海省政府青政函[2001]7号文批复:撤销新庄乡,设立新庄镇;撤销多林乡,设立多林镇;撤销长宁和后子河2乡,合并设立长宁镇;撤销清平乡,并入黄家寨镇;撤销岗冲和景阳2乡,合并设立景阳镇;撤销药草乡,并入塔尔镇;撤销新城乡和元朔镇,将其中6个村(老营庄、毛家寨、贺家寨、毛家沟、大湾、水泉湾)并入桥头镇,另4个村(新添堡、上堡、鲍东、鲍西)并入长宁镇。2001年末,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辖9个镇、1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13个居委会、289个行政村。

2003年末,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总人口426210人。辖9个镇、13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桥头镇、城关镇、塔尔镇、东峡镇、黄家寨镇、长宁镇、景阳镇、多林镇、新庄镇、青林乡、青山乡、逊让乡、极乐乡、西山乡、宝库乡、斜沟乡、良教乡、向化藏族乡、桦林乡、朔北藏族乡、窎沟乡、石山乡,共有18个社区居委会[2]、289个行政村。

2006年8月,撤销西山乡,并入青山乡;撤销窎沟乡,并入朔北藏族乡。调整后,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辖9个镇、11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桥头镇、城关镇、塔尔镇、东峡镇、黄家寨镇、长宁镇、景阳镇、多林镇、新庄镇、青林乡、青山乡、逊让乡、极乐乡、宝库乡、斜沟乡、良教乡、向化藏族乡、桦林乡、朔北藏族乡、石山乡。

视频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 相关视频

青海西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关镇 规模很大镇区面积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成立30年成就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