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大金背啄木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金背啄木鸟
大金背啄木鸟原图链接原图链接

中文学名: 大金背啄木鸟
拉丁学名:Chrysocolaptes lucidus
界: 动物界
门:脊索动物门
亚 门:脊椎动物亚门
纲:鸟纲
亚 纲:今鸟亚纲
目:鴷形目
科:啄木鸟科
亚   科:啄木鸟亚科
属:金背啄木鸟属
种: 大金背啄木鸟
亚   种: 13亚种
命名者及年代: Scopoli, 1796
英文名称: Greater Flameback
英文名称: Greater Goldenback
英文名称: Buff-spotted Flameback
保护级别: 无危(LC) IUCN标准

大金背啄木鸟[1](学名:Chrysocolaptes lucidus):是鴷形目啄木鸟科的鸟类。体重雄性232-240克,体长雄性30-33厘米。嘴长而直,鼻孔长且扩张。脚格外强壮,大趾发达,爪长而强。外侧尾羽较尾上覆羽略长。是一种色彩艳丽的啄木鸟。非常似金背三趾啄木鸟,但体型略大,具两条黑色颊纹至颈侧相连,具四趾而非三趾。雌鸟顶冠黑色具白色点斑。 鉴别特征为鼻孔裸露,背羽金橄榄色而无斑;有羽冠,颈后面白色,腰红色。

喜欢较开阔的林地及林缘。成对活动,有时錾木声很大。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也吃蠕虫和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秋冬季节也吃步量植物果实与种子。分布于印度、中国、菲律宾及大巽他群岛。

外形特征

大金背啄木鸟身长30-33厘米。 大金背啄木鸟头顶及冠羽深红色,后颈白色;背、肩及翅(除初级飞羽及外侧覆羽暗褐色而有白点斑外)全橄榄色;腰深红色;尾上覆羽及尾黑色。有一道白眉纹并一宽黑的眼后纹延至颈侧。颊、颏、喉白,有5道狭形黑横斑;下体余部暗白色,各羽有黑色边缘(在胸处较宽,腹处最细)。虹膜红黄色;嘴石板灰色;跗蹠和趾淡绿褐色。 雄鸟头顶及冠羽深红色; 雌鸟全头顶及羽冠黑色缀以白点; 幼鸟头色似雌鸟,雄性头顶红色很快出现,渐至羽冠。

大小量度:体重雄性232-240克,体长雄性310-354毫米,嘴峰雄性53毫米,翅雄性178-180毫米,尾雄性104-110毫米,跗跖31-33毫米[2]

生活习性

习性:常单独或成对活动。在整个树上活动和觅食。频繁的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边飞边鸣。有时也到地上觅食蚂蚁和昆虫。沿树干攀缘觅食时也常呜叫。叫声粗厉。成对活动,有时錾木声很大。

叫声:响亮刺耳具爆破音的尖叫声,似特大蝉鸣[3]

食性:主要以各种昆虫为食,也吃蠕虫和其它小型无脊椎动物。秋冬季节也吃步量植物果实与种子。

栖身环境

大金背啄木鸟喜欢较开阔的林地及林缘。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平原常绿阔叶林和混交林中,也出现于林缘和疏林。

繁殖方法

大金背啄木鸟繁殖期3-5月。营巢于常绿阔叶林中树上,也在混杂有竹林的疏林中,甚至在农田地边的枯死树上筑巢,营巢树心材多已腐朽,易于啄凿。巢洞开口较大,多在7-8厘米左右,洞深15-40厘米,洞口距地高多在1.5-6米。每窝产卵4-5枚,偶尔多至6枚或少至3枚和2枚。卵白色,大小为26-33×20-24毫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次大陆及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印度、孟加拉、不丹、锡金、尼泊尔、巴基斯担、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以及中国西藏的东南部地区等。中南半岛和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包括缅甸、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香港、海南岛。太平洋诸岛屿,包括中国的台湾省、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爪哇岛以及巴布亚新几内亚。

亚种分化

序号 中文名称 学名 分布
1 大金背啄木鸟婆罗洲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andrewsi 分布于婆罗洲东北部
2 大金背啄木鸟马来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chersonesus 马来西亚半岛,苏门答腊和爪哇西部
3 大金背啄木鸟巴拉望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erythrocephalus 巴拉巴克,巴拉望和卡拉群岛
4 大金背啄木鸟菲律宾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haematribon 菲律宾北部(吕宋岛,波利洛,马林杜克和卡坦端内斯)
5 大金背啄木鸟云南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guttacristatus 印度西北部,尼泊尔,中国云南,泰国和印度支那
6 大金背啄木鸟康厄安岛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kangeanensis 爪哇东部沿海,巴厘鸟和康厄安岛
7 大金背啄木鸟指名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lucidus 巴西兰和棉兰老岛西部(三宝颜半岛)
8 大金背啄木鸟棉兰老岛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montanus 棉兰老岛(除西部)和西莫尔
9 大金背啄木鸟比利兰海峡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rufopunctatus 萨马尔,比利兰海峡,莱特,卡利科安,保和岛和帕纳翁
10 大金背啄木鸟印度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socialis 印度西海岸
11 大金背啄木鸟斯里兰卡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stricklandi 斯里兰卡
12 大金背啄木鸟爪哇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strictus 爪哇东部
13 大金背啄木鸟蒂考岛亚种 Chrysocolaptes lucidus xanthocephalus 蒂考岛,马斯巴特,帕奈,基马拉斯和内格罗斯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低危(LC)。

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4]

视频

XNDA2MDQzNTA5Mg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