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关山隧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关山隧道
图片来自mapio.net

大关山隧道位在台20线147.5公里处穿越中央山脉海拔高度为2722.39公尺,为台湾海拔最高的隧道,也是全线最高点,且横跨于玉山国家公园南部园区之界。隧道也分隔台湾岛东、西两半部:以西隶属于高雄市桃源区梅山里;以东隶属于台东县海端乡利稻村

隧道历史

远在台湾日治时期,为了便于治理山区原住民,日人从关山六龟之间建造一条关山越岭道,在此立起州厅界碑,以表示该界为高雄州台东厅交界所在,并设有见张所,依《东台湾展望》记载,此处便是今日之“垭口”,海拔为2930公尺。

如今州厅界碑、见张所已无迹可寻。沿著关山越岭道往东方而行,则有关山、溪头两处驻在所,前者位于关山岭山东麓,后者位于垭口派出所。据玉山国家公园调查,从垭口派出所至大关山隧道这一段关山越岭道,宽约1.5~2公尺间,除了是登山人士做为山径步行之用,仍可见其路迹,其馀路段有的是埋没在草丛,或者是被崩坍给流失。

国民政府迁台之后,相继完成中横公路北横公路,于西元1968年南横公路自台南南化北寮开工,遇中央山脉阻隔,建造大关山隧道贯穿地层通过,连接南横公路东、西两段,西元1972年完工通车后,大关山隧道成为全线最高点,且是现存海拔最高的隧道。

西元2009年,受莫拉克台风[1] 袭击下,南横公路沿线多处毁损,其中在垭口路段,大关山隧道东口与停车场皆遭受土石掩埋,在垭口山庄和大关山隧道之间的道路、垭口山庄下方地基的岩层流失,此地点经勘察被认为有危险堪虞,林务局决定收回、停租垭口山庄。西元2014年2月,台东林管处对外表示,于3月开始不对外开放使用垭口山庄,并保留原有建物,仅提供紧急救难之用。

沿著南横公路进入到大关山隧道内,隧道全长615公尺,净宽5.6公尺,因为隧道内壁并无施作衬砌,故可见遗留当时开凿的痕迹以及从岩壁渗出水来的景象,加上隧道并非呈直线方式贯通,致使光线无法直射至隧道内部,在冬季会凝结成冰柱,而夏季则是湿寒的低温,也使得驾驶无法于隧道口望见来车,以及车道是不宽的单线道,为避免会车不及的窘况,在隧道口两端有交通号志指示,以提醒驾驶人来车,此况在中横公路合欢山隧道可见。出了大关山隧道西口,已抵达高雄市境内,也进入了玉山国家公园,此处地形受山壁围绕,视野仅有拉库音溪的支流溪谷较为开阔,继续沿南横公路往西而行,可远眺对岸的长青祠库哈诺辛山

地质

距离大关山隧道西口约100公尺处之以西地带,即垭口位于高雄市境内,该区地质是属变质砂岩,偶夹板岩硬页岩之互层,向西至大关山断层皆属,在隧道西口上方就是此地层的露头,这是受变质作用下形成,其构造呈现变质之时形成的层面与垂直交错状,岩体硬度甚高;朝向隧道东口方向,地质逐渐取而代之是硬页岩与板岩,因此在关山岭山棱线上,可见危崖处是破碎的硬页岩与板岩。

出了隧道东口,即垭口位于台东县境内,则由板岩与千枚岩构成,向阳大断崖多为千枚岩,其间夹有方解石脉石英脉,并有少量的绿色岩,因千枚岩是属变质岩,变质程度介于板岩与云母片岩,因此受日光照射下,向阳大断崖反射出银灰色的光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