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这是优良条目,点此获取更多信息。

大隅良典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隅良典
おおすみ よしのり
出生 (1945-02-09) 1945年2月9日(79岁)
日本福冈县福冈市
国籍 日本
母校 东京大学
机构 洛克菲勒大学东京大学基础生物学研究所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东京工业大学
知名于 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研究
研究领域 细胞生物学
奖项 日本学士院奖(2006);朝日奖(2008);京都奖基础科学部门(2012);盖尔德纳国际奖(2015);文化功劳者(2015);威利奖(2016);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6);文化勋章(2016);生命科学突破奖(2017)

大隅良典(英语:Yoshinori Osumi,1945年2月9日),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现任东京工业大学前沿研究机构特聘教授、第6位东京大学特别荣誉教授[1]等职。

2016年大隅良典 因“对细胞自噬机制的发现”成为21世纪第2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单人得主[2],他是历年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第39位单人得主,也是继2015年获奖的大村智后,第4位拿下诺贝尔医学奖的日本科学家。那时,他71岁的年纪,也远高于历年来得主的平均年龄58岁,相当不容易。[3]

  • 大隅的研究经历坎坷,曾因成绩不合格无法毕业
  • 他被日本人称作“搞科学的宫崎骏”,一头栽进冷门研究,最终获得诺贝尔奖肯定
  • 大隅良典为何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青睐?
  • 大隅的“细胞自噬”让人更长寿!

坎坷的研究经历,大器晚成

在镜头下,大隅良典看上去远比实际要年轻。他那自二十多岁在美国留学时就保有的“专属"胡须"标志”,在日本,有人叫他“搞科学的宫崎骏”!

诺贝尔奖得主都有一段精彩的人生故事,大隅良典当然也不例外。不过,不同于那些顺风顺水的天之骄子,大隅良典的研究之路,相对之下就显得坎坷许多。[4]

早年受父兄影响,启发他对科学的兴趣

大隅良典在二次大战太平洋战争终战前的1945年2月9日,出生于日本福冈县,他是家中四兄弟的老小。他的父亲大隅芳雄九州帝国大学的工科教授。小时候,他的哥哥常常买科普书籍给他看,例如,八杉龙一的《生物的历史》、三宅泰雄的《空气的发现》以及法拉第的《蜡烛的化学史》。除了从小受到父兄的影响,那些科普书籍更启发了他对科学的兴趣。[4][5]

从化学转念生物 -- 仍然是个坑

长期以来,大隅一直都很想当一位化学家。当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如愿以偿进入东京大学化学系的时候,尽管他对化学充满热情,他却冷静了下来思。他认为现代基础学科之一的化学体系已经发展很成熟了,他不太可能干出什么大成就或大突破。于是,他决定转去学生物。

1967年,22岁的大隅良典本科(大学)毕业后,接著又读了硕士研究所,然后到京都大学去读博士研究所。在这期间,他表现一般,没做出什么东西来。1972年,由于论文没有通过答辩,所以大隅没有在京都大学拿到博士学位。

大隅因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又回东京大学读博士。花了两年时间,这次他顺利毕业了(1974年)。毕业后,他却发现很难找到工作。

此时,对大隅而言,不只化学是坑,生物也是坑。[4][6]

无奈之下,远渡美国 -- 还是没好成绩

当时日本的科研环境不太好,可以选择的研究所职位很少。无奈之下,他拿著东京大学恩师今堀和友的推荐信,远渡太平洋美国,进入洛克菲勒大学 杰拉尔德·埃德尔曼(Gerald Maurice Edelman)的研究室,担任博士后研究员3年(1974-1977年间)。

那时的埃德尔曼不仅长得帅,还道行高深,有很高的科研成就。他是197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获奖的时候才34岁,是名副其实的青年才俊。

在大隅来到美国的第一年,197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洛克菲勒大学、比利时后裔的科学家克里斯汀·德·迪夫(Christian de Duve)。他是溶酶体的发现者,也是第一个提出“自噬”这个概念的人。

在美国的3年,看似前途大好的大隅并没有好成绩,也许是还在摸索自己的研究方向。大隅回忆自己在美国的日子是“我这辈子最艰难的时光”。语言并不是他主要的障碍,最大的问题是,他一直以来都在研究大肠杆菌,而埃德尔曼实验室主要研究发育学,对此他一窍不通,只能从头学起。他抑郁又苦闷地干了一年半,这时候,实验室里来了一个名叫麦克·贾温斯基(Mike Jazwinski)的新同学。大隅打听到他的研究方向是酵母细胞内的DNA复制,于是决定加入他的研究。

从那之后,大隅就和酵母菌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当时更没想到,他后来的研究竟会用酵母菌来研究细胞自噬。[4][5][6]

升迁之路相当缓慢

大隅返国后回到母校东京大学,按照日本大学的制度,从1977担任研究助理开始,花了将近9年的时间,才在1986年升上讲师。1988 年转至教养学部(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生物系担任助理教授,成立自己的研究室,他曾自嘲那是个“很小的研究室,只有3个人(他和他的两个学生)”,他在那里蹲了4 年,做关于细胞液泡(vacuole)与囊泡(vesicle)的研究。这年他已43岁了 -- 在那个年纪,很多学者已升任正教授职位了,而他才升至最基属的职位。

一直到1992年,独立发表了第一篇有关“细胞自噬”的论文。然后利用“酵母菌”陆续找到了一系列控制“细胞自噬”的基因。

随后,他在1996年离开东京大学,转至位于冈崎国立基础生物学研究所担任教授,这年他巳51岁了。他在那里完成了许多重要的发现,直到2009年退休。

到50岁时候的大隅,还只是个副教授 -- 可以说,50岁之前的大隅,其人生算不上成功;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没有什么竞争力,所以必须寻求新的领域做研究,哪怕是很冷门的领域。”

然后,同年(2009年)转至东京工业大学综合研究院、前沿研究机构担任特聘教授至今。因此,他曾感慨地说,当初若没有离开东京大学,也许无法完成这些有关“细胞自噬”重要的发现。[5][6][7]

做冷门研究,竟是划时代的“细胞自噬”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1977年,大隅从美国回到日本跟随Anraku教授开始从事研究之后,他就决心要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他曾说:“在Anraku教授实验室工作,我选择了酵母液泡作为我的研究项目,因为还没有人研究它。”[8]

“自噬”即“自我吞噬”

前面提过,197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 克里斯汀·德·迪夫 曾经在1963年提出“自噬(autophagy)”这个词,它来自希腊语,auto-意为“自我”,phagein意为“吃”。自噬是一个涉及到细胞自身结构通过溶酶酵素体机制而被分解,机体细胞自我再生的一种过程,这个过程能快速提供能量和材料用于应急,还能用来对抗病原体、清除受损结构,简而言之,“自噬” 即“自我吞噬”之意。[9][10]

开启人们对细胞自噬的重视

细胞自体吞噬这种概念是1960年代就提出来的,但是,当时科学家们研究这种现象有困难性,使得科学家们对此一直知之甚少。直到大隅的精巧实验之后,人们才意识到它的机制,懂得了它的重要性。[11]

以下就来谈谈大隅在这方面的突破。

开始观察酵母菌

1988年,大隅升任助理教授后,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室,他主要致力于观察酵母菌,做关于细胞液泡与囊泡内的蛋白质降解(degradation)的研究。液泡也是一种细胞器,它在酵母中的地位和人体中溶酶体的地位类似,而酵母细胞相对比较容易开展研究,因此科学家们常拿酵母细胞当作人类细胞模型来做实验。

但是,大隅正面临一项挑战:“酵母细胞很小,在显微镜下,它们的细胞器并不容易分辨出来。” 而此时的大隅甚至还不能确认在这种细胞内部是否存在自噬现象。[8]

证明自体吞噬过程存在于酵母细胞中

后来,大隅推论,如果能在自噬行为发生的时候阻断液泡中蛋白质分解的过程,那么自噬体就会在液泡中累积,这样就容易在显微镜下看见这些自噬体。因此,他培育出因突变而缺乏液泡降解酶的酵母细胞,并通过使细胞饥饿激发自噬。结果,实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几个小时内,液泡中就充满了细小的、未被降解的囊泡,这些囊泡就是自噬体。他的实验证明酵母细胞中存在自噬现象。[11]

找到与自噬作用有关的关键基因

发现自噬体后,大隅在1993年找到了一批和自噬有关的酵母突变体。在经过一系列出色的实验之后,他利用面包酵母找到了与自噬作用有关的关键基因,将细胞自噬带入了分子时代,并随后开始致力于阐明酵母菌体内自噬作用的背后机制,并发现与之相似的复杂过程也同样存在于我们人类的细胞内。

1993年,大隅良典实验室克隆了第一个自噬基因apgl(apg 是 autophagy 的缩写)。他后续研究了数千酵母突变体,并确定了自噬过程必不可少的15个基因。[8][11][12]

发表在不起眼的期刊

1993年,大隅将他发现的自噬基因这篇文章悄悄发表到了不起眼《FEBS Letters》上。他的研究结果在当时真的没人关注,没人认为是划时代的发现,因为那时大家都认为,酵母即使缺了自噬,在正常条件下也活蹦乱跳,所以“自噬”也没什么重要性。[13]

掀起“细胞自噬”机制研究热潮

虽然在大隅公布其研究结果后,没得到太多的关注;不过几年之后,其在生理学医学领域的功能重要性才被意识到,继而有了更多的科学家对于“自噬细胞”的作用机制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对攻克癌症、对抗衰老、治疗帕金森病糖尿病等人类疾病带来新希望。如今,科学家们已经在根据不同病症的“细胞自噬”来研发药物。[8][14]

另外,近年来科学家也发现,“细胞自噬”作用与生物发育以及许多其他人类疾病密切相关,如肿瘤感染免疫心血管疾病肌肉病变神经退化性疾病等。[15][16]

独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投身冷门研究,获诺贝尔奖肯定

有些科学家作研究喜欢追时髦,赶热门,日本学者大隅良典却说:“我乐于做别人不想做的事,而非人人都想凑热闹的事。”他感兴趣的这个领域可说还相当冷门,远离聚光灯的焦点。靠著早年有关“细胞自噬”作用的杰出研究成果,大隅获得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肯定。[17]

2016年10月3日,大隅良典成为了日本第23个获得诺贝尔奖、第6个获得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18]

为何独得?

1992年,大隅良典独自在酵母细胞中发现细胞自噬现象之后,并在1993年在实验室克隆出第一个突变酵母菌自噬基因apgl时也没有合作伙伴。而自他开始之后,才掀起了细胞自噬的研究热潮。如果没有大隅良典的细胞自噬的突破性研究,可能就没有后续更多的的研究发展。[8][12][19]

实施饥饿,排掉老废细胞!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应该很关心这些研究对我们的生活有何意义和重要性?除了可以应用在上面已阐述的疾病之外,最关心的莫过于"衰老" -- 通俗地说,就是能使人更长寿。

“自噬 ”字面意思是“将自己吃掉”,实则是一种细胞自身成分降解和循环的基本过程。通俗地说,细胞可以通过降解自身非必需的成分(例如,细胞内的老化物质及有害、有毒性的物质)来提供营养和能量,维持身体健康。不少有冬眠习性的哺乳类会利用这一现象,让细胞内的无用物质再生以此维持生命。

同样地,利用“自噬 ”机制,细胞会“吃掉”自己的一些不好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以使好细胞安全度过恶劣的环境条件。

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主任刘伟说:“中国人常说的吃饭要吃七分饱,饥饿可以让细胞自噬,维持细胞的代谢,从而让人更长寿。这个理论是很有道理的。”

所以,“我饿起来,连自己都吃”-- 细胞语。[20]

给年轻人的勉励

当媒体问大隅:“是基于什么契机,让他想要做别人不想做的事(研究)?”大隅觉得:“去发现没人做的事,其实是很快乐的。”

大隅说:“我想对年轻人传达的是,科学并非都能成功,但勇于挑战是很重要的。”[21]

视频

日本科学家获诺奖,他的细胞自噬机制是个啥?


发现细胞自噬机制 大隅良典独获医学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