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大马士革钢

大马士革钢英语:Damascus steel),古称镔铁,是一种高碳钢;3世纪到17世纪间,中东大马士革地区自印度斯里兰卡进口乌兹钢再配合铸造技术打造出有利于铸造刀剑的钢材

从冶炼到锻造对温度的要求都很苛刻,冶炼时温度不得高于一千度,锻造时必须低温(即“冷锻”);其制成的刀剑锋利无比,品质不逊于日本武士刀,刀身会有一种类似于木纹特殊的纹路,被称为穆罕默德纹[1]

18世纪之后因锻造技术失传而消失,现代冶金学者试图重新冶炼出大马士革钢,但多半失败;虽然现代工艺已经可以仿造出类似花纹的刀剑,但仍未能完整重现大马士革钢的锻造技术。

目录

历史

Hobson、Sinopli和Juleff等历史学家宣称,来自印度和斯里兰卡以及稍晚流传至波斯的乌兹钢铸锭就是用来铸造传统的大马士革钢[2]。从3世纪到17世纪,印度运载钢铸锭到中东便是为了制造大马士革钢。17世纪时,荷兰人曾在印度洋上劫掠阿拉伯商船取得这种钢材,但无法利用这种钢材铸造出同样品质的刀剑,显示出这种刀剑还需要特殊的铸造技术才能打造出来,两者缺一不可。

在欧洲研究显示,公元前三世纪由塞尔特人和日耳曼民族拥有多重的纹路烧焊技术制造出所谓“穆罕默德纹”的高强度剑。

技术的失传

这种铸剑技术渐渐地衰微,最后在大约1750年后,工匠们便再也无法传承这项技术了。许多现代理论对这种衰微进行了大胆的解释,包括:提供金属必需品的贸易路线的毁坏、金属中少量他种元素的缺乏、由于藏私或缺乏传承造成铸剑工艺的知识流失,或是以上数点的综合发生。

据信来自印度的乌兹钢是用来生产大马士革钢的生铁材料,由于取得这种材料的贸易路线太长,而过长的贸易路线稍有毁坏,便可能破坏大马士革钢的制造,甚至最终导向技术的失传。同样的,如果来自不同生产地的金属原料,或是熔化后的矿石缺乏制造中所需的关键元素如,也可能使得制造失败。用以控制温度的循环使熔炉保持在一定的特定温度的技术也可能失传,因此阻碍了产生出“穆罕默德纹”的出现。

在大马士革钢中发现的奈米碳管结构的证据支持了这项假设:大马士革钢里奈米碳管的沉淀可能起因于特别的制造过程,且由于制造技术和金属原料产生太多改变,使得难以再次复制大马士革钢。过去制造的大马士革剑亦有可能是在经过一连串的测试中选出小部分品质较佳的成品用于贸易

传奇故事

大马士革钢的名声和历史也产生了许多传奇故事,比如它能劈断来复枪的枪管、切断飘落的纱巾。

1857年,印度反对英国殖民的民族起义中,大马士革刀的故事也流传至今。英国人制造了一种特殊的机器,打算剿断所有的大马士革刀剑,不料机器却被坚硬的刀身给摧毁了。

视频

大马士革钢 相关视频

什么是大马士革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