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大鼻真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大鼻真鲨

学名  Carcharhinus altimus

命名者 Springer, 1950

英文名 Bignose shark

别名  Carcharhinus albimarginatus、大沙

    大鼻白眼鲛、高翅真鲨

观赏鱼/食用鱼  否/是

最大体长     300 cm

分类

  软骨鱼 Chondrichthyes

  真鲨 Carcharhiniformes

  真鲨 Carcharhinidae

  真鲨 Carcharhinus

大鼻真鲨,体呈纺锤型。头宽扁。尾基上下各具一凹洼。吻短而圆钝。眼圆,瞬膜发达。前鼻瓣发达,具一宽三角形突出;无口鼻沟或触须。口裂弧形,口闭时上下颌紧合,不露齿;上颌齿侧扁,三角形,边缘具细锯齿,齿尖略外斜;下颌齿较窄而直立,边缘具锯齿,基底宽。

喷水孔缺如。背鳍2个,背鳍间存在隆脊,第一背鳍中大,鳍高大于基底长,起点与胸鳍内角相对,后缘深凹,下角尖突;第二背鳍小,起点稍后于臀鳍起点,后缘斜直,后角尖突;胸鳍大型,镰刀形,后缘稍凹,外角钝尖,内角钝圆,鳍端伸达第一背鳍基底后端;尾鳍宽长,尾椎轴上扬,下叶前部显著三角形突出,中部低平延长,与后部间有一深缺刻,后部小三角形突出,尾端钝尖。

体背侧灰色,腹侧灰白;除腹鳍外鳍尖均为黑色;胸鳍内角亦为黑色。[1]

栖地环境及深度

大洋、深海、礁区、砂泥底、近海沿岸 。栖息深度0 - 800公尺

栖息于温、热带近海和外海中、底层水域的大型鲨类。通常巡游于大陆棚或岛坡边缘的海域,除幼鲨活动于较浅水域外,一般皆活动于80-225公尺深处。主要掠食硬骨鱼,其它鲨类、𫚉类及乌贼等。[2]

分布

在热带和温暖的海中有零星的记录。西大西洋美国佛罗里达州委内瑞拉。东大西洋:塞内加尔加纳,包括地中海。西印度洋红海莫桑比克南非马达加斯加印度。西太平洋:中国台湾澳大利亚。中太平洋夏威夷。东太平洋加利福尼亚湾墨西哥南部,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台湾分布东北部[3]

繁殖

胎生,一胎可产下3-15尾幼鲨(平均9只),刚出生之幼鲨体长可达70-90公分。 在地中海,鲨鱼在8月和9月出生,而在马达加斯加,幼鱼在9月和10月出生。出生时身高60-75厘米; 70-90厘米TL。具有拥抱的独特配对。[4]


保育

数据不足(DD) ;评估日期: 2008年12月1日

视频

[Wikipedia] Bignose shark

参考文献

  1. 大鼻真鲨,fishdb.sinica.edu.tw
  2. 大鼻真鲨,fishdb.sinica.edu.tw
  3. Carcharhinus altimus,fishbase.se
  4. Carcharhinus altimus,fishbas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