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斋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斋期[1] ,亦称大斋节、大斋节期,天主教会、东正教会称四旬期(旧称四旬节期、严斋期、封斋期),信义宗称预苦期,是基督教教会年历一个节期。
简介
拉丁教会称Quadragesima,意即四十天(四旬)。整个节期从大斋首日(圣灰星期三/涂灰日)开始至复活节止,一共四十天(不计六个主日)。
大斋期的时间长度是固定的,但因为复活节的日期在变,所以大斋期开始的时间,每年都不一样。
由于大斋期的日期与农历新年一样以阴历为参考,因此这两项节期的时间经常重叠。
部分教派为免与农历新年冲撞,会在必要时把某些仪式顺延一个星期举行,天主教会则允许华人地区的教会庆祝新年而免斋[2]。
大斋期是一个为期40天的节期,从圣灰礼拜三开始,直到复活节。(如果你从第一天开始算,总共不只40天;因为这个节期中,礼拜天是不算在这个节期内的,它们在整个节期中都是庆祝耶稣复活的主日。)大斋期从一个鲜明的警示开始——你出于尘土,仍要归回尘土;慢慢地迈向耶稣在世的最后一周——起始于棕枝主日,结束于复活节清晨之前;整个大斋期并不包含复活节的庆祝。灰尘是大斋期一个合宜的象征,这表明我们肉身生命的必死性和灵里死亡的状态,也像征大斋期那悔改的灵,同时暗含著复兴的盼望。
天主教徒以斋戒、施舍、克己及刻苦等方式补赎自己的罪恶,准备庆祝耶稣基督的由死刑复活的“逾越奥迹”。
大斋期的背景
回顾大斋期的意义。复活节主日往前推四十日(主日不算在内)的星期三(今年是二月二十六日)我们称之为“圣灰礼拜三”或“撒灰节”Ash Wednesday,从这日开始到复活节主日前,我们称为“大斋节期”Lent(中译又作“预苦期”或“四旬期”)。
这四十日是配合纪念耶稣在旷野四十昼夜面对试探的事迹,所以传统上这是个严肃的节期,教会鼓励信徒在这段时间安排,禁食、默想、自省等灵修的活动(甚至有食素、戒酒等相关的配合行动)。教会通常在圣灰礼拜三也就是大斋节的首日,开始换上了象征“忏悔”、“警醒”及“禁戒”等意义的紫色作为布置。
圣灰礼拜三这日,甚至还有撒灰的仪式,代表了披麻蒙灰的心情。更早的古礼在圣灰礼拜三前,还有暂时埋藏“哈利路亚”的仪式,表示在复活节前暂时不用“哈利路亚”这个代表欢欣的赞辞。由此可见这段节期中忏悔之象征意义极其明显。
大斋期期间特别以守斋(拉丁语:Ieiunium,禁食)为做复活节的准备,故从前称之为“严斋月”[3];但在中古前期,四旬期是为一般人成为基督徒及加入教会的预备期,后来才转变成大家所熟悉的做补赎、悔改以预备迎接耶稣复活的功能。
四十日的时间起源于耶稣在洗者若翰受洗后,到荒野禁食并三退魔鬼以食物、权势与对天主的信赖的试探。
大斋期的礼仪颜色是紫色,但棕枝主日是用红色。
主日
大斋期内一共有六个主日(不计算在四旬期的40天内):
- 大斋期第一主日/大斋第一主日/预苦期第一主日/四旬期第一主日(紫)
- 大斋期第二主日/大斋第二主日/预苦期第二主日/四旬期第二主日(紫)
- 大斋期第三主日/大斋第三主日/预苦期第三主日/四旬期第三主日(紫)
- 大斋期第四主日/大斋第四主日/预苦期第四主日/四旬期第四主日(玫瑰红/紫)
- 大斋期第五主日/大斋第五主日/预苦期第五主日/四旬期第五主日(紫)
- 棕枝主日/棕树主日/圣枝主日/大斋期第六主日(深红)
(棕枝主日)之后的圣周亦计算在大斋期之内。
参考资料
- ↑ 大斋期的意义,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总会
- ↑ 罗马教会通用礼仪日历及香港教区专用礼仪日历一览表
- ↑ 四旬期信友留意守斋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