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天水堂位于中山北路与体育场路交叉处西南角的耶稣堂弄2号,是杭州最早的一所基督教教堂,也是杭州目前五所对外开放的教堂之一。教堂及牧师楼,还依稀可辨,旧貌犹在,特别是庭院内当年传教士司徒尔种植的银杏树和榉树,已是高耸入云的大树,现被市园文局列为“名木古树”重点保护。
概述
天水堂的历史可追溯到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当时美国南长老会,差谴第一批传教士胡思登、郝理美来杭州传教,南长老会组织的布道团,最初落脚在杭州市内的城隍山上,并建立了一个据点。山坡上是一排排庙宇和政府官员的住宅,布道团驻地可以说是居高临下,恰巧正对着当时政府某官员的住宅,每当这位官员的儿子患病,医生和占卜家们,就把病因归咎于一股邪气,说是外国人住在山上造成的。于是地方当局千方百计编造理由,要求南长老会布道团搬迁,当时政府官员也主动配合,拨给天水桥畔(现耶稣堂弄)荒地10亩,作为南长老会布道团上午活动场地。
当时,清政府时局动乱,太平天国军队攻打杭州,扎营城外的耶稣堂弄一带,民房均被烧毁,农田早已荒芜。虽芦藩台批了地快,但传教士住宿仍无着落,住房还需要另租民房解决。直到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差会拨来经费,先在这块基上建房二间,虽比较简陋,但还是开放了布道所,落成之日,芦藩台还特地赠送了“胡郝礼拜堂”木匾一块以示祝贺,“胡郝礼拜堂”实是杭州最早的基督教礼拜堂,也就是基督教天水堂。
继胡郝二位传教士之后,由于布道所需要,差会又差谴了第二批人员来杭州,传教士名单中,就有司徒尔和他的同事们,同时,差会又增拨建房经费,不久就在耶稣堂弄二号,即“胡郝礼拜堂”原址上,拆去简易平房,重新建造礼拜堂,并正式命名为基督教天水堂,有在礼拜堂后面新建传教士住宅楼二幢,男女书房和宿舍5-6幢等一大片建筑群,建筑用地相继增拨到80余亩。胡郝二位传教士任满后,于1875年司徒尔主持天水堂工作并开办了仁慈堂,医局、女子学校和育婴堂等服务机构。
关于天水堂布置情景,大同日报在1946年有一篇专题报道,他写道:教堂朝南,堂内壁上有块培德女校捐献的“幸有耶稣”匾额,下面是写着信徒司徒氏的“基督宝训”共有八条:1、虚心者福矣,以天国乃其国也;2、哀恸者福矣,以其将受慰也;3、温柔者福矣,以其将得土地;4、饥渴慕义者福矣,以其将得饱也;5、怜恤者福矣,以将见于恤也;6、清心者福矣,以其将见神也;7、施和平者福矣,以其将称为神之子也;8、为义而遭迫害者福矣,以其将称为神之子也。另外两旁是一副对联:尔当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尔之神此首戒也,其比亦如之即当爱邻如己戒未有大于斯之者。这篇报道,在读者面前,再现了当年天水堂的真实面貌。
司徒尔于1913年病逝后,传教工作由华人牧师接替,天水堂第一任华人牧师是桑坚堂、第二任牧师是刘德胜、第三任牧师周汗章(其中钱楚雄代过)、第四任牧师是郑勉余。1958年杭州教会联合后,宗教活动停止,教堂房屋作为包租产由房管部门租给杭州链条厂。1984年落实宗教政策后,教会收回部分房屋,并进行了初步整修即恢复了宗教活动。复堂后主任牧师有张灵光、王彼得。现任主任牧师汪吉生及缪大军、鲍水清牧师,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形成危房,正在筹建中。经常参加礼拜的信徒约600人。天水堂还负责以堂带点的工作,带领下城区基督教艮山、朝晖、东新、华丰四个聚会点的圣工。
当人们到天水堂参观及礼拜,会想到在这里生活过的、在中国现代史上影响深远的人物司徒雷登。他在中国度过五十年,其中在杭州有十四年半的时间。他于1876年6月24日出生在耶稣堂弄3号,是司徒尔的长子,他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1887年司徒雷登11岁时,他随父母回美国探亲,并留在那里读完中学和大学。到了1904年,司徒雷登又回到了阔别17年的杭州。在众安桥边的湖山堂做牧师,并在弘道女中和冯氏女中等教会中学任教。37岁那年,他到南京金陵神学院教书,后到北京筹办燕京大学,出任校长。抗日战争中,他蹲过日本人的监狱。由马歇尔特使推荐,当了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在任大使期间,曾来杭州故地重游,访问期间,当时的杭州市长周象贤很热情的接待他,还授于他杭州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天水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西文化在杭州的美好见证,外宾络绎不绝来天水堂访问参观,对外颇有影响。最近,市政府将中山路一带划为文化保护区,以商贸、旅游、宗教文化为一体的城市新景区。天水堂必将成为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文景点。
牧师
牧师,新教多数宗派中的主要教职人员。拉丁文作pastor(牧羊人)。《新约》[1]中以牧人喻耶稣,以羊群喻教徒,所以新教用牧师称呼主持教务和管理教徒的教牧人员。
新教各派认为每个信徒都可凭借自己的信仰与上帝直接相通,教职人员只是引导教徒走向基督的“引导人”,而非“中介人”。在实行长老制的教会中,牧师由地方会众选举产生,与长老共同组成各级大会、堂会或区会,并为该会的主持人。在实行公理制的教会中,牧师为各独立自主的堂会的教务负责人,由信徒直接民主选聘产生。在实行主教制[2]的教会中,牧师(圣公会译为“会长”)的职位介于主教与会吏之间。
参考文献
- ↑ 圣经旧约新约介绍,学时网,2016-04-21
- ↑ 主教制、长老制、公理制、家长制、无政府主义制的简要区别,个人图书馆,201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