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天禄阁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天禄阁,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名,属于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区西北7.5公里未央区境内,汉未央宫前殿遗址北面约六七百米处,有两处驰名古迹,一所叫天禄阁,另一所叫石渠阁。天禄、石渠两阁,成一条直线,东西相对而立,间距520米,东为天禄阁(在今未央区天禄阁小学内)。西为石渠阁(周河湾村东一座土丘)。天禄阁与石渠阁同为汉宫御用藏书典籍和开展学术活动的地方,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图书馆和档案馆[1]

距离未央宫前殿遗址不足两百米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天禄阁,现有汉天禄阁遗址,是一个高七米,周三十二米的夯土台,上面有明代建的庙宇刘向祠,小庙的砖地上还遗留有清同治年间,回汉仇杀时天禄阁村民在此遭大屠杀的血迹。天禄阁在汉代为国家档案馆,石渠阁为国家图书馆,西汉学者刘向曾在此校书,搜集大量秦代书籍,辑录了《战国策》等书。新朝时期王莽不重视档案文书作用,毁了天禄阁和石渠阁,作为铸币场所,天禄阁便只留下一个地名了。

发展史

西汉初年,长安作为统治阶级的国都开始设计修建时,丞相萧何就在未央宫中主持修建了天禄阁与石渠阁。西汉初,继续推行秦代的“挟书之律”(规定民间不准藏书的禁令)。汉惠帝时,为收集和整理图书,废除“挟书之律”。汉武帝更积极地收集整理书籍,命令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汉成帝时又遗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并分类整理。经过几代帝王的努力,秦末散佚的图书又被发掘和整理出来,集中到长安的书籍共有596家、13269卷,藏于天禄阁与石渠阁。后来司马迁就是参考这些书,写成了五十多万字的不朽巨著《史记》。

作用

天禄阁位于未央宫北部,南距前殿730米。天禄阁主要存放国家文史档案和重要图书典籍,西汉的著名学者扬雄、刘向、刘歆等都曾在天禄阁校对书籍。汉成帝时,曾命学者在未央宫天禄阁中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整理和校勘工作。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文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太医监李柱国校方技,每校成一本,由刘向画出篇口,修改错误,写出提要。刘向死后,汉哀帝令其子刘歆子承父业,把汉皇家藏书加以校勘、分类、编目后写成定本。目录分为提略(诸书总页)、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七部分,共33090卷[2],统称《七略》。《七略》是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我国目录学之祖《别录》,也是刘向在天禄阁编撰的。

天禄阁是一座高台殿阁建筑,原阁规模宏大,后经两千多年来的风雨剥蚀,现今的天禄阁只留下了台基。遗址位于天禄阁小学内,现存夯土面积22X34平方米,残高7米,台上有一间房。台上有后人为纪念刘向而修建的“刘向祠”。并且出土过镌刻着“天禄阁”的瓦当。

视频

天禄阁 相关视频

长安故事 天禄阁的故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