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 |
---|---|
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 |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充分表现出杜甫的为人,即使在困难中,对于一物的去取,他也是丝毫不肯苟且的。"吾道属艰难",这便是他的实践。
这大概是杜甫公元七六四年(唐代宗广德二年)回成都后所作。"太子张舍人",实即张太子舍人。"太子舍人"是东宫宫,属太子,杜甫怕引起误会,故把它拆开,将"太子"二字放在姓"张"的前面。这也是他细心处。《新唐书》卷四十九(上):"太子舍人四人,正六品上,掌令书表启。"通过这首诗,读者更可以看出杜甫的为人,即使在困难中,对于一物的去取,他也是丝毫不肯苟且的。"吾道属艰难",这便是他的实践。
关于此诗的写作目的,钱谦益笺注有所阐明:"史称严武累年在蜀,肆志逞欲,恣行猛政,穷极奢靡,赏赐无度(按见《唐书·严武传》),公在武幕下,此诗特借以讽谕,朋友责善之道也,不然,辞一织成之遗,而侈谈杀身自尽之祸,不疾而呻,岂诗人之意乎?"吴祥农则认为:"借此以戒大臣豪侈纵欲者,不第武也。'其说皆可信。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杜甫
创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1]
客从西北来,遗我翠织成。开缄风涛涌,中有掉尾鲸。
逶迤罗水族,琐细不足名。客云充君褥,承君终宴荣。
空堂魑魅走,高枕表神清。领客珍重意,顾我非公卿。
留之惧不祥,施之混柴荆。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
今我一贱老,裋褐更无营。煌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 息当路子,干戈尚纵横。掌握有权柄,衣马自肥轻。
李鼎死岐阳,实以骄贵盈。来瑱赐自尽,气豪直阻兵。
皆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奈何田舍翁,受此厚贶情。
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振我粗席尘,愧客茹藜羹。
注释
⑴织成褥段,是用丝织成的床褥。古人称丝织品曰段,张衡《四愁诗》有"美人赠我锦绣段"句。
⑵此二句句法本《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遗我一端绮。"这首诗并不是写给张舍人的,所以称"客"而不称"君"。不直说从长安来,而说从西北来,是不想把话说得太露骨。织成,可作名词用,《后汉书》卷四十《舆服志》:"衣裳玉佩备章彩,乘舆,刺史、公,侯,九卿以下皆织成、陈留襄邑献之云。"又《宋书》卷十八《礼志》:"诸织成衣帽、锦帐、纯金银器、云母从广一寸以上物者,皆为禁物。"
⑶此四句描写褥上的织纹。胡夏客云:"刘禹锡诗(《历阳书事七十韵》)华茵织斗鲸。知唐时锦样多织鲸也。"不足名,不足数。
⑷此四句转述张舍人赠送褥段的话。充,供也。承,奉也。醉后高眠,鬼怪见而惊走,形神交泰,岂非宝物?
⑸自领客以下至末是杜甫说明不能接受的道理。客意诚可感,但我愧非公卿,留而不用,既怕惹祸,用嘛,又和我这田舍人家不相称。混,混乱,混淆。
⑹万古程,不变的法度。
⑺裋,音竖,僮竖所著布衣。褐,贱者所服。更无营,是说裋褐之外,更无所营求。
⑻珠宫,犹龙宫。这个褥段一定是宫廷中御用的禁物,故曰珠宫物。封建时代,僭用禁物,是有罪的,所以说"寝处祸所婴"。《说文》:"婴,绕也。"以上说明于自己身分不合,是不能接受的第一个理由。
⑼当路子,当权的人。阮籍诗:"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⑽掌握,犹言手中。《论语》:"乘肥马,衣轻裘。"自字含蓄。是说只要有权,便自然而然的一切都有了。
⑾李鼎之死,史无明文。按《唐书》卷十《肃宗纪》:"上元元年十二月以羽林军大将军李鼎为凤翔尹,兴、凤、陇等州节度使。……二年二月,党项寇宝鸡,入散关,陷凤州,杀刺史萧曵,凤翔李鼎邀击之。……六月,以凤翔尹李鼎为鄯州刺史,陇右节度、营田等使。"则李鼎盖有军功,其死,必缘恃功骄贵。歧阳,即凤翔。
点评鉴赏
《巩溪诗话》:《张舍人遗织成褥段》云,"服饰定尊卑,大哉万古程"、"煌*珠宫物,寝处祸所婴","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其意在明分守,箬贪饕,*斥玩物,严道义之大节,岂直专为诗哉?就中"和平"之语,尤可人意。世有豪横凶人,强委馈于善士,而不能骤绝之,其心愧耻,虽欲"和平",不可得也。
《后村诗话》:《张舍人遗褥段》云……"昔闻黄金多,坐见悔吝生。奈何日舍翁,受此厚贶情。锦鲸卷还客,始觉心和平。"可见子美一介不取之意。
《唐诗归》:钟云:小小题,许多感慨,许大关系。诗不关理,杜诗入理独妙谭云:真心不敢,真心不愿,矫廉人不能伪作此话。钟云:已不受此物矣亏他仍如此细心看,不没其好处("开缄"四句下)。钟云:"浑"字好("施之"句下)!钟云:天道、王制,小物中轻轻数语发尽,说得奢侈人梦中魂惊,不必看下一段矣("煌煌"二句下)。
《杜臆》:"服饰定尊卑",人能言之,而继以"大哉万古程",何等郑重,此孔子惜繁缨意,俗儒岂能知之?此根"混柴荆"来。"寝处祸所婴",此根"惧不祥"来。此一小物,而天道、王制,发出许大议论。
《钱注杜诗》:史称武累年在蜀,肆志逞欲,恣行猛政,穷极奢靡,赏赐无度公在武幕下,作此讽谕,朋友责善之道也。
《唐宋诗醇》:因小见大,殊有关于典制,足以正人心而厚风俗。
《杜诗镜铨》:此诗于小中见大,全是乐府意。点染处已令人目眩("无缄"二句下)。结二句亦与"承君"句应("振我"二句下)。
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2]
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
在杜甫中年因其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他的诗清代三十六诗仙图卷之杜甫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3]
盛唐伟大的诗圣杜甫是大家都喜爱的文学家,他的诗歌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了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他忧国忧民、悲天悯人,很多诗都留下了他的痛苦和沉思。比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就表现了作者济世救民的使命感;“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也表现了他的圣人情怀。[4]
视频
参考资料
- ↑ 《太子张舍人遗织成褥段》 诗词文句网
- ↑ 杜甫简介 古诗文网;
- ↑ 杜甫特别开心的一首诗,行文潇洒,颔联为千古绝对,不愧为诗圣 快资讯;发布时间;2020-06-04 11:06
- ↑ 杜甫的十首抒怀诗,怅望千秋一洒泪,摇落深知宋玉悲 品诗赏词;发布时间;18-05-28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