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太極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太極中國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主要繼承自《周易》:「易有大恆,是生兩檥。兩檥生四馬,四馬生八卦。」(馬王堆出土本),故改「恆」為「極」,而四馬同時改為四象。「太」與「大」古時相通,而「泰」又與「太」相通。而原文是指泰(坤乾)與恆(震巽)兩卦。「坤乾」是一種易書,出自商代,坤為金德,殷以金德王,故坤乾為商代之易。商代之易以為天道。按照五德終始說,震為木德,夏以木德王,故震巽為夏代之易。夏代之易以為人道。是以泰恆闡天人之道。

出處

八卦有關,成書於東周末年的《易·繫辭傳》(西漢馬王堆出土版本)記載有「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原與天文氣象及地區遠近方向相關,後來被宋代理學家哲理方式進一步闡釋。

道家、道教的太極

太極的概念,比較早使用的,有莊子和《易傳》,一般在宇宙論方法論上,用的太極概念,主要繼承自《易傳》: 「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1]。」意思易成卦的過程,先是有太極,尚未開始分開蓍草(易占卜用蓍草做工具),分蓍占後,便形成陰陽二爻,稱做兩儀。二爻相加,有四種可能的形象,稱為四象。由它們各加一爻,便成八卦。這裡講的是八卦畫出的過程。

在中國的典籍中,易素來是作為窮盡天地奧秘的哲理書,對成卦過程的分析,根本說來,也是對天地開闢的概述。太極生兩儀,便是由太極的分化形成天地的過程,兩儀,即是天地。

太極的概念經常與易學一起出現。道教的易學有自己的獨特體系,太極的概念是道教易學的宇宙論、宗教修養理論和法術理論的重要基本概念 。

太極圖

「太極陰陽圖」[2](又稱「太極兩儀圖」)常被錯認為「太極圖」。「太極」是由無極而來,是陰陽兩分前之混沌狀態,沒有陰陽分明的「陰陽魚」,只有外面之圓圈,內部有一群小點;然後是陰陽分明的「兩儀」(一般所說之『太極圖』);再來是陰陽中有陰陽是「皇極」。

視頻

太極 相關視頻

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陰陽平衡是萬物之根本!
易學基礎知識:太極,太極圖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