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好人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好人卡 好人卡是一个网络流行语,拒绝人表白的委婉词语。用来形容男女关系中代表不接受对方的心意,表示拒绝的意思。好人文化是1990年代以后在中国台湾等地发展出来的一种网络文化中的次文化,常用的句式为"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们不适合""你是个好人,希望你能找到更好的人"等。

据2021年5月31日百度指数显示,"好人卡"的整体日均搜索指数值为896、移动日均搜索指数值为548、最高峰值为1551。

词语来源

好人文化是1990年代以后在中国台湾等地发展出来的一种网络文化中的次文化,据传起源于某光棍向心仪的少女告白,但被对方以"你是个好人,但是我们不能在一起。"为理由婉言拒绝了,从此"你是个好人"就成为光棍被拒绝的代表性语言。

流行背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人"一词已经脱离了他原有的意义,而进化成男女恋爱时的专用术语,而且连使用者、使用时机、对白都已经发展成一套可以任意套用的系统。

好人的用语出现之后,围绕这个名词逐渐发展成一种网络文化中的次文化。例如在中国台湾的bbs站上,出现了"好人"的讨论版面及好人俱乐部的组织,拥有大量的版友及成员,许多有类似遭遇女性拒绝经验的男性,在网络上借由彼此对于个人处境的分享、男女交往相关意见的交流、以及彼此的鼓励,逐渐产生一种认同感,并产生一些共同用语和想法。随着好人文化的发展,"好人"逐渐不再限于男性,而泛指对爱情付出却得不到回报的人,因此女性也加入了"好人"的行列中。

发好人卡和被发好人卡几乎是很多人都有过的经历,所以很能引起共鸣,慢慢的该词被越来越多的使用,甚至还出现了"好人卡"英文名称叫做friend zone,以及前段时间出现的一个非情侣关系的异性合照的新手势被大家调侃为好人卡的官方标志。

随着黄晓明在2009年北京电视台春节晚会上一曲《好人卡》的唱响,以及由于歌曲跟强辩乐团撞歌名所引起的媒体的关注,"好人卡"这个词大范围、全方位地进入了公众的视野。

词语应用

引用示例 叮,您的好人卡已签收。

你努力合群,却只得了一张好人卡。

女生拒地男生时,最有效的常规式器,便是发一张"好人卡"。(汉网)

一个从小一直自以为长得很帅的男生,到大学时代才惊觉原来自己并不帅,还被心仪的校花颁发了"好人卡"。(奥一网)

从小到大,我就被很多女生发过好人卡,每当我表白之后,她们总会无一倒外地说:"你是个好人,可是我不想破坏这种单纯的朋友关系。"(人民网)

如果你被发好人卡,意味着告白的你被对方以"你是个好人,但....为理由婉言拒绝了。(北方网)

词语衍生

好人:指对付出很多但被对方拒绝交往的人。

好人牌:好人卡的别称。获得好人卡,即被人拒绝而成为"好人"。

发卡:用委婉的方式拒绝对自己很好的追求者。

坏人:对异性不见得很好,但却有异性缘的人。

社会影响

"好人卡"是一张卡,也是一道思考题-我们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梁春霆老人已经给了答案:尽一己之力,为他人带去帮助,也为爱心的传递接力鼓劲。"好人卡"不是非逼着每一个人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好事情,而是要有一颗当好人的心,是要大家都来做好人,都来做平凡的好人。

参考资料

[1]